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整合后的机能实验学以综合性实验为主体,通过实验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集器官、系统功能的“正常-异常-用药-恢复到正常”的客观系统的知识于一体,培养医学生从正常人体机能到机能异常及纠正失常的整体性、系统性、连贯性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2.
经皮穿刺瘤内注入碘油化疗药乳剂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瘤内注入碘油化疗药乳剂(CAL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组57例患者中肝细胞癌49例,胆管细胞癌8例.共进行了90例次的治疗,即分90个靶区.术前均已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55例)或化疗灌注术(2例).所有患者动脉造影均表现为少血供或不能插管人供血动脉者.在透视或者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CALE.术后1周内行X线平片或CT和实验室检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以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残留灶复发者,行再次治疗.结果 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90例次治疗.均穿刺和注药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靶区大小及CALE的用量为:肿瘤直径<3 cm者40例次,乳剂剂量3.0~7.0 ml;3~5 cm者43例次,乳剂剂量12.0~20 ml;>5 cm者7例次,乳剂剂量为24~40 ml.AFP阳性患者43例,治疗后14例降到正常范围.术后1个月CT显示CALE在靶区沉积良好者54例次(60.0%),欠佳者34例次(37.7%).缺失者2例次.随访2个月~6年,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00 d.术后的主要副作用有:发热22例次(24.4%),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11例次(12.2%),穿刺部位疼痛17例次(18.9%),均自行缓解.结论 采用经皮穿刺瘤内注射CAL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评价抗双链DNA抗体(antibody of double-strand DNA,anti-dsDNA)和抗单链DNA抗体(antibody of single-strand DNA,anti-ss DNA)单项及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93例SLE患者、74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和抗ss-DNA抗体水平。结果 93例SLE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中,抗dsDNA抗体和抗ss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2.0%和76.3%,特异性分别为89.2%和83.9%。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可提高到78.5%。随着SLE患者病情的发展和药物治疗的进行,血清中抗dsDNA抗体和抗ssDNA抗体水平同步变化。结论联合检测抗dsDNA抗体和抗ssDNA抗体可有效提高SLE的检出率,对于SLE的早期诊断、减少漏检和病情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评价DSA下经皮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价值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对20例MSCTZ诊断为Stanford B型AD患者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结果 20例Stanford B型AD中,单纯行EVGE治疗共植入支架22枚,支架释放成功率100%,造影复查15例无明显渗漏和假腔显影(75%),5例少许渗漏(25%)以适应性球囊逐段贴覆后渗漏消失, 术后6天因右肾出血伴感染死亡1例, MSCT复查19例无明显支架移位或渗漏,回访3个月生存质量良好.结论 DSA下EVGE治疗Stanford B型AD可有效提高EVGE治疗的成功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初步分析经动脉栓塞术后围手术期再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方法 38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均行动脉造影,发现出血动脉给予栓塞治疗.如未见明确出血血管,则根据临床表现和内镜检查结果提示部位行试验性栓塞术.栓塞材料选择明胶海绵颗粒和(或)钢圈.21例经动脉栓塞术后围手术期无再出血,17例术后再发出血.回顾性分析性别、高血压病史、病因、术前失血程度、出血部位和治疗方式等是否为动脉栓塞术后围手术期再发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比较再发出血患者失血程度的变化.结果 术前失血程度和栓塞是否为试验性是动脉栓塞术后再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性别、病因、高血压病史、栓塞材料及出血部位对再发出血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 再发出血患者失血程度较术前减低(P<0.05).结论 术前失血程度及栓塞是否为试验性是影响动脉栓塞术后围手术期再发消化道出血的两个原因,动脉栓塞术能减轻围手术期消化道再出血的程度.  相似文献   
47.
介入性磁共振成像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X线介入广应用于临床的各个方面,而介入性磁共振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本文就介入性磁共振中有关的设备、器材及其在临床上的初步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了解氯硝柳胺泥敷灭螺后泥土残留药物灭螺和毒鱼情况,评价氯硝柳胺泥敷灭螺的的安全性。方法现场进行0g/m^2、4g/m^2、6g/m2、8g/m^2、10g/m^2浓度的氯硝柳胺泥敷灭螺试验,灭螺后7d、15d、30d、90d、180d在每组沟渠中投放活螺和活鱼;同时将试验泥土取回浸泡,配制成各种浓度的溶液,放入活螺和活鱼进行观察,记录钉螺和鱼群的死亡情况,并进行前后比较。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药泥浸出液对鱼类的毒性逐渐变小,15d时对钉螺有40%~86%的杀灭作用,但对鱼类仅有10%的毒杀作用。90d后的浸出液已无灭螺和毒鱼作用。结论泥敷灭螺90d以后的泥土残留药物对鱼类较安全。  相似文献   
49.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全文对生活质量的概念、特征及评定量表作一简单介绍,并着重指出生活质量评价在癌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命质量得分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的生命质量和术后变化情况。资料与方法 采用万崇华等编制的肝癌特异性生命质量评定量表对广东省 3家医院 175例经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定。调查时间为介入术前、术后 1个月及 3个月 ,对 3个时点的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生命质量总分平均值在介入术后出现明显提高 ,术前、术后 1个月及 3个月的分值分别为 :115 .4± 45 .1、12 8.1± 2 8.3、12 9.8± 46 .4(P <0 .0 1) ;维度分析示术后 1个月时 ,生理、心理、症状 3个维度得分明显上升 ,社会维度得分则下降 ,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术后 3个月时 ,心理维度与术前无差异 ,而生理、症状、社会维度则与术前仍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总体上介入治疗能够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程度与患者肝癌分期、肝功分级和介入治疗方法等密切相关。生命质量评价有望成为肝癌介入治疗效果评价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