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观察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S)的动脉造影表现并采用新的介入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方法 观察7例KTS患肢动脉DSA的影像表现。采用经导管患肢动脉内注射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平阳霉素用量6~12mg,超乳化碘油4~8ml)治疗。观察术后疗效、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动脉造影显示患肢少数动脉2、3级分支增粗,软组织内可见部分斑片状染色伴大小不等血窦显影(5例),引流静脉增粗(4例)和浅静脉迂曲扩张(5例)。病变区碘油沉积良好者6例,1例碘油沉积欠佳。术后随访13~30个月,肢体肥大明显回缩者6例,大腿的周长接近正常肢体,1例病情无明显变化。1例于1年后局部轻度复发。主要术后反应:均有肢体中至重度肿胀和轻度发热,另外有一过性血清转氨酶升高2例和肢端麻木1例。并发症为局限性皮肤坏死1例,经治疗痊愈;另1例出现患侧足拇指背屈无力,治疗无效。结论 患肢动脉造影可以显示KTS部分畸形血管。PLE动脉内灌注治疗KTS引起的患肢肥大具有较好疗效。由于本疗法可能有较严重的副反应和并发症,应慎用。  相似文献   
22.
自1998-2002年我院使用中空双头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共78例,所有病例全部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TACC)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29例原发性T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生存情况。结果29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55.1%)和喘息胸闷(41.4%),病变主要位于主气管(58.6%),29例患者均经胸部CT发现病灶。24例经支气管镜组织活检病理确诊,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18例(62.1%)接受手术治疗。截至2020年3月,23例患者存活,死亡3例,失访3例;全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6%、91.7%和91.7%;18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存活。结论原发性TACC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经手术治疗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肌肉含量与其骨量变化特点的相关性,以及影响RA患者肌肉含量减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66名(男∶女=8∶25) RA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0. 4岁。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及法国MEDI-LINK超声骨密度仪对研究对象进行二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3D体积骨密度(皮质骨、骨小梁及总体积骨密度)及肌肉含量的测定,根据T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41名)和骨量流失组(25名),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骨折史、吸烟史、糖尿病史、肾病史、甲状腺病史以及RA疾病活动度DSA28评分。结果与RA骨量正常组患者相比,RA骨量流失组患者的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含量均明显降低(P0. 05); RA患者肌肉含量的减少与其BMD及总的体积骨密度的减低具有明显相关性(r=0. 342,P=0. 005及B=35022. 918,P0. 001);而RA患者的总体肌肉含量与激素的使用及RA疾病活动度(DSA28)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A合并骨量流失患者的肌肉含量明显减少,肌肉含量的改变与骨密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贴壁不良综合征(dys-seal syndrome,DSS)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收集我科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行食管支架手术患者98例,共置入99枚金属支架。其中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狭窄19例,术前有食管癌放疗病史26例,伴食管-气管瘘34例。结果术后7例患者出现DSS(发生率7.1%)。其中有放疗病史及梗阻上段食管明显扩张患者DSS发生率明显升高(χ2=0.017,0.005,P=0.036,0.013)。经禁食,静脉输液或鼻饲等营养支持治疗后,1例患者逐渐恢复至进食半流质;1例于原支架上端再次置入较大直径支架,术后症状无缓解,后失访;2例改行鼻饲管置入;余3例内镜下取出支架。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发生DDS为并发症之一,临床处理预后不良。取出已经置入的支架是较好的治疗措施。应在术前进行适当的评估以排除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等有助于DSS的预防。  相似文献   
26.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一直被视为外周介入技术中综合性、复杂性和风险性最高的技术之一.约20年前TIPS技术被引进中国,张金山等[1]和徐克等[2]先后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报道.随后在他们的倡导下,TIPS技术逐渐在国内推广应用,笔者是随行者之一[3].但随着技术推广TIPS的不足之处逐渐显现[4-6].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PTFE覆膜支架TIPS术治疗的10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2例、女20例,年龄16 ~ 73岁,平均(53±13)岁.术前症状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83例)或顽固性腹水(19例),肝功能Child-Pugh评分5.0 ~10.0分,平均(6.7±1.7)分.患者均采用PTFE覆膜支架行TIPS术.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和肝功能评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寿命表法绘制术后6、12、24、36、48个月的分流道开通率、术后生存率、术后肝性脑病(HE)的发生率曲线.结果 全部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成功建立肝内门腔覆膜支架分流道,共置入支架128枚.支架直径6.0~10.0mm,平均(8.1 ±0.9)mm.其中PTFE覆膜支架104枚,裸支架24枚.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下降,术前平均(28.5±5.3)mm Hg(1 mm Hg=0.133 kPa),术后(18.0±4.5)mm Hg,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8,P<0.01).3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腹腔出血、1例支架周围感染.术后随访0 ~58个月,平均(20±13)个月.术后3个月肝功能Child-Pugh评分(6.5±1.6)分,与术前相比[(6.7±1.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P>0.05).患者术后6、12、24、36、48个月的覆膜支架分流道一期累积通畅率分别是96%、91%、82%、82%、82%,随访期间10例患者出现覆膜支架分流道再狭窄,总体一期再狭窄率为9.8%;27例出现术后HE,发生率26.5%,累积发生率分别为7%、21%、34%、46%、66%;16例出现死亡,病死率为15.7%,累积生存率分别是95%、83%、76%、76%、76%.结论 与裸支架相比,采用PTFE覆膜支架行TIPS术在技术上安全可行,可以明显提高TIPS术后分流道通畅率,但如何改善术后HE及生存率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给予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变化状况、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变化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52例,有效45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4.6±2.7)d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FEV1(88.7±6.6)%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次复发4例,复发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具有十分明显的临床效果,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郑伟  赵剑波 《当代医学》2016,(26):157-158
目的:分析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的疗效。方法将脾虚型泄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使用三黄屏风膏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大便次数为(9.34±1.45)次,治疗后次数为(4.39±1.64)次;观察组治疗前大便次数为(9.16±2.18)次,治疗后大便次数为(2.89±0.75)次,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显效例数为14,有效例数为21,无效例数为15,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的显效例数为28,有效例数为16,无效例数为6,有效率为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屏风膏穴位贴敷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比单纯使用蒙脱石散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0.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5年肝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术后患者5年肝功能变化。方法收集因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顽固性腹腔积液、临床随访时间5年以上的76例患者资料,均行TIPS进行治疗,随访患者术后1、6、12、24、36、48、60个月的肝功能指标变化,并按照Child-Pugh分数、支架门静脉位置、支架直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随访时间为62~132个月,平均(72.3±16.4)个月。术后患者门静脉压力由术前平均(37.12±7.61)cmH2O降至术后(22.23±6.95)cmH2O(t=12.72,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6、12个月Child-Pugh A级患者Child-Pugh评分增高(P均0.05),而Child-Pugh B级患者评分下降(P均0.05)。Child-Pugh C级患者术后第6个月评分下降(P0.05)。与支架位于门静脉右支者相比,位于左支者术后1、6、12、24个月Child-Pugh评分较低(P均0.05);与支架直径≥8mm者相比,直径8mm者术后1、6个月Child-Pugh评分较低(P均0.05)。结论 TIPS对远期肝功能无明显影响。TIPS对Child-Pugh B级和C级患者前期肝功能有益处,但无法改善Child-Pugh A级患者肝功能。支架直径及支架位置是影响术后前期肝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