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1.
目的:摸索抑制神经干细胞(NSCs)中β-catenin表达的合适条件,为获得抑制β-catenin表达的NSCs做准备。利用抑制β-catenin表达的NSCs,探索wnt/β-catenin通路在脉冲强磁场促NS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取新生的SD大鼠双侧侧脑室下的NSCs,然后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4d。利用RNAi原理构建β-catenin shRNA慢病毒载体及阴性慢病毒载体,并转染NSCs,确定合适的感染复数(MOI)值。将NSCs分为阴性组(阴性病毒转染组)和实验组(β-catenin shRNA病毒转染组),并用4T、0.1Hz、8次的脉冲强磁场干预。在用脉冲强磁场干预后的1d、7d,采用CCK8法检测阴性组和实验组的NSCs增殖情况。结果:β-catenin shRNA序列在MOI=10时,对NSCs中β-catenin的抑制效果最好。阴性病毒组在脉冲强磁场干预后1d、7d时NSCs增殖最明显(P0.05),而实验组在干预前后NSCs增殖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wnt/β-catenin通路在脉冲强磁场促NSCs增殖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朱春怀  许涛  刘和俊 《安徽医药》2015,19(12):2339-2342
目的:探讨早发急性心肌梗死( AMI)院内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死亡原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5年4月住院期间死亡的165例AMI患者的一般情况、家族史、既往病史及手术史、入院时检查、临床诊断、及院内死亡情况、死亡原因。根据患者发病及死亡年龄,将患者分为早发死亡组和非早发死亡组。结果(1)早发死亡组家族史比例高于非早发死亡组(P<0.01)且发病至死亡时间中位数,早发死亡组(2 d)明显低于非早发死亡组(7 d);(2)早发死亡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磷酸肌酸激酶(CPK)峰值、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非早发死亡组( P<0.01,P<0.05);(3)与非早发死亡组比较,饮酒、饱食是早发死亡组患者发生AMI的独特诱因( P<0.01,P<0.05);(4)治疗方案中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急诊支架植入、溶栓治疗、择期介入治疗所占比例均较小;(5)非早发死亡组下壁心梗较早发死亡组所占比例较大(P<0.01),早发死亡组心梗部位以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为主(24/34,70.59%),非早发死亡组以合并下壁为主(74/131,56.49%);(6)早发死亡组死亡原因中以心率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室速、室颤)为主(24/31,77.42%),非早发死亡组以泵衰竭(包括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为主(55/131,41.98%)。其中早发死亡组死亡原因较非早发死亡组心力衰竭例次较低(P<0.01),心室颤动例次较高(P<0.05)。结论早发AMI院内死亡患者多具有遗传因素且较多累及前壁,饮酒、饱食是其独特的发病诱因,致死原因多为室颤。应重视LDL、CPK、Fib对判断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二氧化锆固位钉与金属固位钉在离体牙上的拉伸固位强度、抗剪切强度、三点弯曲强度的差异;观察二氧化锆固位钉在≥65岁老年病人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选取老年病人因牙周病拔除的离体牙60颗,分别采用二氧化锆固位钉与金属固位钉配合纳米树脂充填修复,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2)随机选取年龄≥65岁,前牙大面积缺损的老年病人168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采用金属牙本质钉加复合树脂联合修复,B组采用直接复合树脂修复,C组采用二氧化锆固位钉加复合树脂联合修复。1年后复查,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1)二氧化锆固位钉组的抗拉伸强度、抗剪切强度高于金属固位钉,三点弯曲强度低于金属固位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2) 1年后复查发现,C组成功率为89. 7%,B组成功率为79. 2%,A组成功率为65. 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1)二氧化锆固位钉联合树脂对离体牙的黏结能力强于金属固位钉,金属固位钉的机械强度高于二氧化锆固位钉。(2)二氧化锆固位钉加复合树脂联合修复老年前牙牙体缺损更有优势,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移动式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障碍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移动式平板训练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对照组加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进行治疗。治疗前后采用Tecnobody本体感觉评估系统(ATE及Time值)、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MBI)评估2组患者的本体感觉、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治疗8周后,2组ATE值及Time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FMA、BB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FM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但BBS、MBI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移动式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及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优于PNF疗法;对于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两者未见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6.
许涛 《校园心理》2015,(1):44-45
<正>2011年1月23日的《华尔街日报》上刊载了1位美国母亲严厉管教女儿取得成功的事例,该事例讲述了1位华裔母亲以高期待和严厉管教的方式培养了2个出色的女儿的故事,这种教育价值观又引发了人们对严厉管教的研究热潮。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转型,很多研究者在父母严厉管教方面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1父母严厉管教的内涵父母严厉管教是指父母为了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而实施  相似文献   
17.
景红霞  杨波  许涛 《海南医学》2015,(3):450-451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oome,SSS)是锁骨下动脉的近端狭窄或闭塞导致远端血流灌注压力下降,当狭窄远端压力低于椎动脉血流压力时,导致椎动脉血流返流至锁骨下动脉远端,从而引起脑及上肢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SSS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多发性大动脉炎,由锁骨下动脉扭曲引起者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由左侧锁骨下动脉扭曲导致左侧锁骨下动脉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儿茶酚抑素(Catestat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为EH组82例和健康对照组101例,EH组又分为1级38例、2级26例、3级18例3个亚组,测定两组血浆Catestatin值、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值、尿液NE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血浆Catestatin水平下降〔(0.47±0.14)比(1.32±0.39)μg/L,P<0.01〕;与1级EH组比较,2、3级EH组血浆Catestatin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EH组血浆NE水平和尿液NE水平均明显升高〔(449.14±72.39)比(216.92±56.46)ng/L;(288.84±65.37)比(69.42±8.37)μg/L,P均<0.01〕。结论 EH患者血浆Catestatin水平降低,提示Catestatin与EH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有可能为EH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在CKD 3~5期非透析和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血糖评估价值.方法:入选18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CKD 1~2期68例,CKD 3~5期ND患者89例,CKD 5期HD患者30例,比较各组患者空腹血糖与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终末期肾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的因素.结果:HbAlc与GA在每组均显著相关(CKD 1~2期:r=0.632,P〈0.001、CKD 3~5 ND期:r=0.647,P〈0.05、CKD 5 HD期:r=0.585,P〈0.001),但血液透析患者直线回归方程的斜率显著高于CKD 1~2期及CKD 3~5期非透析患者(4.14 vs 1.84、2.12,P〈0.05).CKD 5 HD组GA/HbAlc的值显著低于非透析组(3.01±0.75 vs 2.48±0.58、2.48±0.59).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在透析组仅空腹血糖是影响GA的因素.结论:GA与HbAlc在CKD 3~5期非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评估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HbAlc明显低估了血糖的真实水平,GA较HbAlc更能反映真实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分析脊髓损伤(SCI)患者F波的最小潜伏期(Flat-min)、F波出现率以及F波的时间离散度(F-CD)等指标与脊髓损伤后痉挛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29例正常健康者及29例SCI患者的双下肢胫神经F波的Flat-min、F波出现率以及F-CD进行检测,采用Ashworth量表对SCI患者下肢痉挛状况进行评定,并比较F波各参数在SCI患者及正常人间的差异,同时还分析SCI患者痉挛与F-CD、F波出现率以及Flat-min间的相关性。结果SCI患者的F-CD值为(9.2±1.9)ms,正常人的F-CD值为(6.7±1.0)m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F波出现率在SCI患者与正常健康者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CI患者F-CD与痉挛Ashworth评分呈线性正相关(r=0.79031,P<0.0001);SCI患者F波出现率与痉挛Ashworth评分亦呈线性正相关(r=0.74203,P<0.0001);而Flat-min在健康者与SCI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I患者Flat-min与痉挛Ashworth评分亦无明显相关性(r=0.08168,P>0.05)。结论F-CD和F波出现率可作为SCI患者电生理评价中的敏感性指标,同时还可用于SCI患者痉挛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