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61篇
  免费   1032篇
  国内免费   767篇
耳鼻咽喉   166篇
儿科学   255篇
妇产科学   114篇
基础医学   961篇
口腔科学   279篇
临床医学   2921篇
内科学   1631篇
皮肤病学   140篇
神经病学   347篇
特种医学   10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704篇
综合类   6495篇
预防医学   2478篇
眼科学   155篇
药学   2326篇
  31篇
中国医学   2314篇
肿瘤学   645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88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1156篇
  2013年   844篇
  2012年   945篇
  2011年   1055篇
  2010年   1085篇
  2009年   1038篇
  2008年   1054篇
  2007年   1134篇
  2006年   1076篇
  2005年   1103篇
  2004年   1059篇
  2003年   923篇
  2002年   756篇
  2001年   660篇
  2000年   753篇
  1999年   784篇
  1998年   666篇
  1997年   692篇
  1996年   587篇
  1995年   531篇
  1994年   457篇
  1993年   358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322篇
  1990年   306篇
  1989年   241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75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46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2篇
  1974年   7篇
  1965年   6篇
  195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1.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大鼠海马区NF-κB和C-myc表达水平的调控及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经水迷宫实验筛选后的150只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分为空气对照组(NC组),CO中毒组(CO组),CO中毒+PDTC组(PCO组),每组50只。采用分次腹腔注射纯品CO气体法制备DEACMP大鼠模型,PCO组于首次注射CO气体后0.5 h腹腔注射PDTC稀释液,1次/d,直到处死。于染毒后1 d、3 d、7 d、14 d、21 d,从三组中分别选取10只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验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CA1区NF-κB和C-myc蛋白的动态表达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及TUNEL荧光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NC组对比,染毒后14~21 d CO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CO组海马CA1区NF-κB和C-myc蛋白表达增多(P0.05),在染毒后1 d即明显升高,于染毒后3~7 d达峰值(P0.05);CO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明显(P0.05),在染毒后7 d达高峰(P0.05)。PCO组大鼠行为学改变介于NC组和CO组之间,海马CA1区NF-κB、 C-myc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在染毒3 d以后较CO组明显减少(P0.05),但仍高于NC组(P0.05)。结论:NF-κB、C-myc持续过量表达可加剧急性CO中毒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PDTC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减少凋亡因子C-myc的表达,减轻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从而达到改善DEACMP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及乳酸水平在早期诊断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意义。方法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n=20)和非颅内感染患者(n=20)的脑脊液和血液样本,检测脑脊液和血清PCT,脑脊液和血液乳酸水平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脑脊液和血清PCT、乳酸水平较非感染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PCT和乳酸水平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血清PCT和乳酸水平高。结论脑脊液PCT、乳酸在颅脑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中均有意义,其中脑脊液PCT较乳酸敏感性更高,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子宫,天枢,水道,气海,关元,曲骨,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血海,太冲等穴位施以针刺补泻治疗,腹部穴位配合温针灸,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50例中痊愈7例,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结论针刺补泻方法配合温针灸对子宫肌瘤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桂林理工大学离退休职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体检结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7月每年1次共3次的桂林理工大学离退休职工体检者4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460例体检者的一般资料以及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体检资料。结果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及血糖均存在检测异常者,其中男性ALT、UA异常率稍高于女性,女性TC、TG、HDL-C、LDL-C、GLU异常率稍高于男性,老年女性血脂总异常率、血糖异常率均略高于中年女性,老年男性血脂总异常率、血糖异常率均略低于中年男性。结论桂林理工大学离退休职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均存在异常,且尤以血脂、血糖异常问题较为突出,另外各指标异常率与体检者性别、年龄也存在一定的关系,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积极做好对职工疾病的预防和医疗、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横县鱼类吸虫感染的虫种,评价形态学结合ITS2序列分析鉴定囊蚴的有效性。方法采集横县某水库小鱼,采用人工消化法消化收集囊蚴,在解剖镜下分捡单个囊蚴,按形态学特征鉴定分类,提取不同形态囊蚴的DNA后进行ITS序列PCR扩增和测序,获得的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分析,并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检测小型鱼类112条,吸虫囊蚴阳性率为39.29%。观察到5种不同形态的囊蚴。ITS2序列分析鉴定为4种吸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pumilio)、台湾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formosanus)和日本全冠吸虫(Holostephanus dubinini)。其中一种在形态学上判定为非人类吸虫的囊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华支睾吸虫。结论在横县某水库小鱼中检出4种吸虫囊蚴,分别为华支睾吸虫、台湾棘带吸虫、钩棘单睾吸虫和日本全冠吸虫。仅靠形态学上对鱼类吸虫囊蚴进行虫种鉴定有一定的缺陷,可以结合ITS2序列分析来完善。  相似文献   
17.
肝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根本手段,现在肝脏移植术后主要面临的总是保持移植物长期稳定的功能和提高受者的长期生活质量。慢性移植物失功(CGD)是指移植物功能缓慢和不可逆性减退,目前CGD已成为阻碍移植物长期稳定功能和受者长期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本文对肝脏移植后引起CG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寻求改进受者术后移植肝长期功能和提高受者术后长期生存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刘丽君  蒋春燕  吕娜 《临床荟萃》2006,21(5):341-342
学习障碍(1earning disorder,LD)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儿童,由于基本的心理过程障碍,导致听说读写和数学推理能力低下而引起学习困难的一类综合征。息儿常因学习受挫而出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生活质量下降。本病自然病程大多持续终生,目前尚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成为困扰儿童、家长、教师的一大难题。多数儿童在上学后才被诊断,失去了早期干预机会。笔者通过对46例LD儿童早期发育史的回顾性分析,探寻此类儿童早期临床特征,为寻求该病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部分岛状皮瓣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对2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岛状皮瓣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及外形良好.根据手部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进行创面修复,术后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7岁。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临床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双下肺支气管扩张症、肺心病。血型:O型,Rh( )。CMVIgG( ),IgM(-)。供体:男,42岁。供、受者血型相同,HI V、HCV病毒均阴性,CMVIgG( )、IgM(-),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阴性。患者经右胸前外侧第5肋间进胸,分离右胸广泛粘连后解剖肺门。右肺动脉第一分支远端切断肺动脉;右上叶支气管开口近端一软骨环切断右主支气管;剪开右上下肺静脉交界分叉处成左心房袖。按照支气管-肺动脉-心房袖的顺序依次吻合供肺。吻合时间55min,供肺热缺血时间8min,冷缺血时间200min。术后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