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末期肾衰竭每年以5%~6%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依靠透析生存的患者已逾10万。腹膜透析利用患者腹膜作为半透膜清除毒素和水分,为这类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可以居家操作的腹膜透析看似简单,但有很多因素限制了患者长期生存。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有以下原因:①腹膜损伤导致腹膜纤维化和超滤衰竭,无法继续透析;②对透析充分性标准缺乏足够认识导致给予患者不适当的透析剂量,或剂量过多会增加腹膜损伤、增加不必要的医疗支出,或过少导致患者生存率降低;③对透析并发症的认识不够和处理不当。本项研究历时20余年,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长期腹透患者临床转归,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1994年1月至2003年8月腹透龄超过3年以上的58例腹透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其临床转归分为继续腹透组、转向移植组、转向血透组及死亡组。比较各组间近期营养指标(半年以内血清白蛋白水平)、近期透析充分性指标(Kt/V、Ccr)、水清除指标及残肾功能等临床特点。对死亡组同时做回顾性前后自身对照研究(死亡前半年以内与死亡前1年资料比较)。对继续腹透组回顾性分析比较1年前资料,并前瞻性追踪随访1年。结果死亡组总Kt/V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总Ccr显著低于继续腹透组(P〈0.01)。继续腹透组、移植组及血透组3组间总Kt/V、总Cer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透组水清除指标显著低于继续腹透组及移植组;继续腹透组水清除指标稍高于死亡组但无显著性差异。死亡组近期总Kt/V显著低于死亡前1年总Kt/V(P〈0.05);近期总Ccr显著低于死亡前1年总Ccr(P〈0.01)。继续腹透组近期总Kt/V及总Ccr与1年前及1年后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残肾Kt/V或残肾Ccr随时间推移而显著下降(P〈0.05)。继续腹透组残肾Kt/V或残肾Ccr显著高于死亡组及血透组(P〈0.05)。死亡组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其余3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13例中有7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结论腹透3年以上患者大部分仍可继续腹透。透析不充分是长期腹透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死亡的病因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残肾功能可影响长期腹透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63.
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该文旨在观察规律性腹膜透析患者(2年左右)和刚开始腹透的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不同,以比较腹膜透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78例腹透患者,规律性腹透(A组)45例,平均腹透龄24±16.6月;刚开始透析(B组)33例,平均腹透龄3.8±3.1月,用SF-36生活质量询问表进行评估。 结果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尤其在躯体痛苦、情感问题所导致的角色限制和情感健康三项指标中差异显著(P均<0.05)。SF-36总分与腹透龄呈正相关(r=0.30,P=0.0039);两组营养状态无显著差异,透析均达充分性水平(P>0.05)。 结论随着腹透治疗的进行,患者生活质量逐步上升,从生活质量角度提示腹透是终末期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了解必需氨基酸和酮酸是否有助于改善极低蛋白饮食(VLPD)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可能造成的营养不良和顺应性差等问题。方法 比较1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VLPD和VLPD这基酸和酮酸前、后营养参数、肾功能指标、估算蛋白质摄入(EPI)变化的情况。结果 VLPD治疗后,患者的体重、上臂中部周轻、血清前白蛋白及IGF-1均显著下降;血BUN降低(P〈0.01),Ccr无明显改变;EPI高于VLP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住院患者对检验标本留取及其采集工作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满意度情况,本研究选取2014年2月福建省某三甲医院的160例住院患者,并进行了检验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的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4年2月入住福建省某三甲综合性医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160例住院患者参与调查.纳入标准:①住院时间3d以上的患者;②年龄在20~70岁;③文化程度中学以上.排除标准:①有语言沟通障碍者;②不愿意参加此调查者.  相似文献   
66.
改良腹膜平衡试验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改良腹膜平衡试验(改良PET)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中的应用,初 步建立改良PET转运参数的参考值,探讨其评估腹膜溶质转运特性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97例腹透患者用高渗腹透液(4.25%葡萄糖)进行改良PET,分别测定4 h透析液肌酐与血肌酐 比值(4h D/Pcr)、计算物质转运面积系数(MTAC)、1 h透析液钠与血钠比值(1h D/PNa+)及记录 净超率量(nUF)。其中有14例患者在1个月内曾行标准腹膜平衡试验(标准PET),其结果与改 良PET进行自身比较。所有患者在研究时及研究前1个月内均无腹膜炎。结果 97例腹透患 者中有90例nUF大于400 ml,这些患者的转运参数经正态分布校正后建立了改良PET的参考 值。改良PET的4 hD/Pcr为0.70±0.15,标准PET4 hD/Pcr为0.68±0.13,两者非常接近,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两种PET对患者腹膜转运特性分型结果相似。7例nUF小于400 ml的患者中有 5例有效腹膜表面积增大;2例存在水通道介导的水转运障碍,其中1例同时存在有效腹膜表面 积增大,还有1例患者改良PET转运参数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与标准PET相比,用高渗腹透 液进行改良PET能够准确地评估腹膜小分子溶质转运特性,此外还能提供更多更敏感的液体转 运信息,为临床诊断超滤衰竭,以及进一步鉴别其原因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67.
林爱武  任卿  钱家麒 《上海医学》1999,22(9):532-535
目的 了解必需氨基酸和酮酸是否有助于改善极低蛋白饮食(VLPD)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可能造成的营养不良和顺应性差等问题。方法 比较1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VLPD和VLPD这基酸和酮酸前、后营养参数、肾功能指标、估算蛋白质摄入(EPI)变化的情况。结果 VLPD治疗后,患者的体重、上臂中部周轻、血清前白蛋白及IGF-1均显著下降;血BUN降低(P〈0.01),Ccr无明显改变;EPI高于VLP  相似文献   
6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ngiopoietin-2 (Angpt-2) and peritoneal angiogenesis in a uremic peritoneal dialysis (PD) rat model. Methods Uremic (subtotal nephrectomy) rats were established and divided into non-PD, 10 d-PD, 28 d-PD and 56 d-PD groups. Standard PD solution was applied in the study. Rats undergone sham operation without PD were used as control group. Vessel density of the peritoneum was detected and quantified with anti-CD31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Expressive levels of Angpt-2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were examined in the peritoneum by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The non-PD group was characterized by increased vessel density in the peritoneum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3)/HP vs (1±1)/HP]. Progressive angiogenesis was found in 10 d-PD, 28 d-PD and 56 d-PD groups [(10±5)/HP, (17±5)/HP, (19±4)/HP]. Furthermore, expressive levels of Angpt-2 and VEGF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non-PD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P<0.01), and such expres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D groups as compared to non-PD group (P<0.01), but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among the PD groups. Both VEGF and Angpt-2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vessel density(r=0.7756, P<0.01; r=0.5223, P<0.05). Conclusions Uremia and PD promote peritoneal angiogenesis in rats. Increased expression level of Angpt-2 in peritoneum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eritoneal angiogenesis. Angpt-2 may be a new therapeutic target of peritoneal angiogenesis.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病人合并腹壁疝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方法: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间28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者中,有45例(15.8%)并发腹壁疝,研究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其中单侧腹股沟疝20例,脐疝17例,切口疝4例,白线疝1例,腹股沟疝合并脐疝2例,双侧腹股沟疝1例。所有病人均施行腹壁疝无张力修补手术,术后24h后即进行自动化腹膜透析,不常规进行临时替代性血液透析。结果:45例病人共施行了48例次疝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63±38)min,术后住院4(1~26)d。48例次手术中有7例(14.6%)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2例、切口出血2例、阴囊水肿2例、腹膜炎1例,经相应治疗后均痊愈。45例病人均得到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9±21)个月。术后有38例(84.4%)病人继续行腹膜透析,随访中无病人出现腹壁疝复发或腹透液渗漏。结论:行腹膜透析中病人合并存在腹壁疝者应使用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术。术后过渡期内使用自动化腹膜透析可有效避免使用临时替代性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透出液中白介素6(IL-6)和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水平与腹膜高通透性的关系.方法 将60例稳定的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根据腹膜平衡试验中4h透出液肌酐与血浆肌酐的比值(D/Pcr)分为L/A组(D/Pcr <0.65,n=39)和H/A组(D/Pcr≥0.65,n=21).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透出液中IL-6和Tie-2的质量浓度,分析IL-6和Tie-2水平与D/Pcr的相关性.结果 H/A组患者透出液中IL-6和Tie-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1.71±8.88)pg/mL和(1.23±0 43) ng/mL,均显著高于L/A组患者的(13.94±5.43) pg/mL和(0.95±0.43) ng/mL(P< 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透出液中IL-6和Tie-2水平均与D/Pcr呈正相关(r=0.366,P =0.004;r =0.402,P =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出液中IL-6和Tie-2水平是影响D/Pcr的独立危险因素(β=0.007,P=0.026;β=0.162,P=0.006).结论 腹膜高转运的CAPD患者存在较明显的腹腔局部炎症和血管新生.透出液中IL-6和Tie-2水平是影响腹膜通透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腹腔局部炎症和血管新生与腹膜通透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