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7篇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雄性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各15只。假手术组大鼠打开腹腔后缝合,其他各组采用CLP法制备脓毒症模型。利多卡因组大鼠在给予10 mg/kg的负荷剂量后,以10 mg·kg-1·h-1的剂量通过尾静脉持续泵注利多卡因3h;乌司他丁组大鼠进行CLP的同时,以100 000 U·kg-1·h-1的剂量通过尾静脉持续泵注乌司他丁3 h;假手术组和CLP组用等量等渗NaCl溶液代替。于CLP后24 h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另取40只大鼠(每组10只)用于观察4组大鼠72 h死亡情况。 结果4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HMGB1及HMGB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189.886、237.952、175.999、179.491,P均< 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CLP组、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血清TNF-α、IL-6、HMGB1及HMGB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 0.05);与CLP组比较,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血清TNF-α、IL-6、HMGB1及HMGB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 0.05);与利多卡因组比较,乌司他丁组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肺泡大小均匀、结构完整,肺泡上皮细胞形态正常;CLP组大鼠肺泡间隔增厚、间质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塌陷;而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病理学改变较CLP组均明显减轻,肺组织轻度水肿,肺泡及肺间质出现少量炎症。四组大鼠死亡构成比(0 /10、9/1、4/6、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00,P < 0.001)。CLP组、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大鼠死亡构成比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均<0.008);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大鼠死亡构成比均较CLP组显著降低(P均<0.008);而利多卡因组和乌司他丁组大鼠死亡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08)。 结论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可以有效降低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TNF-α、IL-6及HMGB1的表达,抑制肺组织中HMGB1 mRNA表达量,减轻脓毒症对肺组织的损伤,有效提高动物存活率,其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及肺保护作用疗效与乌司他丁相似。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拖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09名在校大学生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一般拖延量表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60份。结果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母亲偏爱因子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程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3,P<0.05),时间管理倾向中的计划因子对大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13,P<0.05);时间管理倾向中的计划因子在父母养育方式中的母亲偏爱与大学生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规范拟合指数为0.990,增值适配度指数为0.893,比较拟合指数为0.813,近似误差的均方根为0.057)。结论父母教养方式、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形成有一定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母亲偏爱因子对大学生学业拖延有直接影响,时间管理倾向中的计划因子的部分中介作用对大学生的学业拖延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3.
既往发现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 PV)发病机制与桥粒芯糖蛋白1(desmoglein,Dsg1)和 Dsg3抗体有关,目前在PV患者中发现大量非Dsg自身免疫性抗体,包括桥粒胶蛋白1(desmocollin,Dsc1)和Dsc3、斑菲素蛋白1(plakophilin,PKP1)和PKP3、斑珠蛋白(plakoglobin,PG)、桥粒斑蛋白(desmoplakin,DP)、乙酰胆碱受体等。本文对非Dsg蛋白在P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4.
血培养是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一个主要项目,血培养检测病原菌是诊断菌血症、败血症的一个既古老又实用的方法。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实验室使用进口仪器进行血培养的细菌生长检测,绝大部分实验室的血培养尚处在手工操作阶段,不少实验室普遍存在血培养阳性率偏低的问题[’,’]。改进血培养方法,早期正确的诊断菌血症、败血症及早正确使用抗生素治疗,对临床很有意义。根据培养基的成份不同,作者分别采用4种血液增菌液进行血液细菌培养,并对4种血液增菌液进行比较。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选内科病房发烧病因待查患者65例。葡萄糖肉汤培…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伤段脊髓线粒体代谢功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变化.方法 取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脊髓损伤组(SCI组),每组又分为处理后6、12、24 h 3个时相组,每个时相组8只,分别提取伤段脊髓的线粒体,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呼吸Ⅲ态(R3)、呼吸Ⅳ态(R4)、呼吸控制率(RCR)及磷氧比(P/O)值]、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及GSH的变化.结果 SCI组在伤后6、12、24 h伤段脊髓线粒体的R3、RCR及P/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R4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组Na+、K+-ATP酶和Ca2+、Mg2+-ATP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伤后6 h急剧下降,12 h后稍有代偿性升高,24 h后又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水平SCI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以伤后12 h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损伤后伤段脊髓线粒体的呼吸功能、ATPase酶活性及GSH水平明显下降,说明脊髓损伤后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受到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26.
王韵  李青青  葛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2):3007-3007
对重症肌无力伴肌酶升高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男,76岁。主因左眼睑下垂近3 a,右眼睑下垂、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近2个月于2010-08-04入院。  相似文献   
27.
28.
29.
李青青  王路  魏璐 《黑龙江医学》2021,45(20):2224-2226
目的:探究老年慢阻肺患者在优质护理下对患者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健康调查量表(SF-36)得分、肺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呼气峰流速、一秒用力呼气容积较参照组更优(P<0.05);两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F-36量表得分比较,研究组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容积再现图像标记图像教学在影像医学专业头颈五官系统中咽喉部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在本校影像医学专业本科2014级学生中,挑选两个教学班,一个班在实习教学中采用自主研发的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三维重建标注影像图像进行教学,并将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三维重建标注影像图像制成讲义形式文本发给学生课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