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67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的 观察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小鼠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胶质瘢痕、轴突再生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ICR小鼠6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n=12)、单纯损伤组(n=18)、莱菔硫烷组[5 mg/(kg·d)SFN,ip,n=18]、溶剂对照组(等体积玉米油腹腔注射,n=18).假手术组仅咬除椎板,余各组行脊髓夹伤术,制备脊髓夹伤模型.建模后1、7、14、21、28 d进行小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MS评分);Western blot检测建模后7d各损伤组小鼠脊髓GFAP、CSPG、P65表达情况,28 d后各损伤组GAP-43表达情况;ELISA检测建模后7d各组小鼠脊髓TNF-α、IL-1β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建模后7d各损伤组小鼠脊髓GFAP、CSPG、P65表达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BMS评分9分,各脊髓损伤组术后后肢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28 d时单纯损伤组评分为(2.17±0.41)分,溶剂对照组(2.33±0.52)分,莱菔硫烷组(3.33±0.52)分,后者与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行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各脊髓损伤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GFAP、CSPG、P65表达增加,单纯损伤组与溶剂对照组较莱菔硫烷组更明显.术后7d莱菔硫烷组GFAP、CSPG、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单纯损伤组与溶剂对照组低(P<0.05),术后28 d莱菔硫烷组GAP-4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单纯损伤组与溶剂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建模后7d,莱菔硫烷组小鼠脊髓TNF-α、IL-1β表达较其余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莱菔硫烷可减轻小鼠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抑制胶质瘢痕形成,促进轴突再生,改善后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miR-4324对踝蛋白2(Talin2)调控和乳腺癌细胞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验Talin2在乳腺癌组织(BCT)和对应癌旁乳腺组织(PCBT)的表达,结合病理资料分析Talin2与乳腺癌预后及病理特征间的关联;qRT-PCR法测定miR-4324在BCT和PCBT的表达;人乳腺癌细胞株(SKBR-3)体外培养,分为Control对照组(正常培养)及相关转染组(转染相关片段):miR-4324 mimics组;miR-4324 inhibitor组;miR-4324 NC组;si-Talin2组;miR-4324 inhibitor+si-Talin2组。通过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SKBR-3的生物学活性改变;通过qRT-PCR及Western-blot实验测定Talin2的表达;利用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验证miR-4324对Talin2靶向表达;利用Transwell回复实验验证miR-4324调控Talin2影响SKBR-3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Talin2在BCT中的表达高于PCBT,并与淋巴结转移、HER-2的高表达有关(P<0.05),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miR-4324在BCT中表达较PCBT降低(P<0.01);与Control组比较,miR-4324 mimics组SKBR-3细胞增殖降低,凋亡增多(P<0.01),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实,相对于Control组,miR-4324 mimics共转染可显著降低Talin2-3'-UTR WT报告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miR-4324 mimics组中Talin2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Control组降低(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Control组,SKBR-3细胞的迁移能力在miR-4324 inhibitor组中上升(P<0.01);si-Talin2组中下降(P<0.01);miR-4324 inhibitor+si-Talin2组中居中(P<0.05)。结论 Talin2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HER-2过表达相关,下调miR-4324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与迁移,并诱导凋亡,其中抑制迁移可能是其靶向抑制Talin2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9年 8月至 2013年 3月,采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治疗 32例伴有后外侧劈裂、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 15例,女 17例;年龄 28~77岁,平均 46.2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均未合并神经及血管损伤;受伤至内固定手术时间为 3~ 18 d,平均 7.13 d。通过外后侧入路在胫前肌、腘肌和比目鱼肌间隙两个间隙分别显露胫骨前外侧髁及后外侧髁,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分别用“高尔夫”与“T”形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前外侧和后外侧骨折。术后按 Rasmussen 评分评价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情况,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6~36个月,平均 15.3个月。术后 X线片均示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未见明显塌陷。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 6~ 14周,平均 11.2周。末次随访时,Rasmussen评分为 6~18分,平均 14.06分,其中优 14例,良 15例,可 3例,优良率为 90.62%(29/32)。HSS评分为 57~92分,平均 78.25分,其中优 11例,良 17例,可 3例,差 1例,优良率为 87.5%(28/32)。无一例发生腓总神经损伤及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手术区皮肤坏死、感染或内固定松动。结论 胫骨平台后外侧塌陷骨折采用外后侧弧形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治疗,在一个切口内既可显露胫骨前外侧平台骨折又可兼顾后外侧塌陷骨折,无须腓骨小头截骨,创伤小,切口间皮瓣坏死及钢板外露的发生率低,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入路。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深度创面的效果 . 方法 2007年5 月-201 3年12月,笔者单位应用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共修复22例患者拇指Ⅳ度损伤创面,创面面积为2.0cm×1.5cm~4.0cm×2.5cm,皮瓣切取面积为2.1cm×1.6cm~4.1cm×2.6cm,供瓣区均于同侧上臂内侧切取全厚皮片移植修复 . 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血运良好,拇指创面愈合良好,供瓣区移植皮片成活 . 术后随访6个月~1年,患者皮瓣质地、色泽、外形良好,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成活率高、外形不臃肿等优点,是修复拇指深度创面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大鼠膀胱出口部分梗阻(PBOO)后尿流动力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探讨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超微结构和尿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48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24只、PBOO 2周组8只、4周组8只、8周组8只。饲养后,于相应周数解剖膀胱,测定膀胱重量、不稳定收缩发生率、容量、漏尿点压及膀胱顺应性,观察逼尿肌超微结构改变等指标。结果 PBOO 2周、4周、8周膀胱重量分别为(220±24.2)mg、(327.8±27.7)mg、(521.6±24.7)mg,Sham组为(108.5±6.3)mg(P0.05);不稳定收缩发生率分别为50%(4/8)、87.5%(7/8)、37.5%(3/8),Sham组0%为(0/24)(P0.05);膀胱最大容积分别为(0.65±0.26)mL、(1.57±0.70)mL、(5.62±1.39)mL,Sham组为(0.30±0.08)mL(P0.05)。梗阻组漏尿点压为2周组(31.5±4.78)cmH2O、4周组(56.5±7.46)cmH2O、8周组(33.00±9.92)cmH2O,Sham组(22.13±3.18)cmH2O(P0.05)。膀胱顺应性PBOO 2周组、4周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组与Sha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为大鼠PBOO后线粒体增多、水肿,细胞膜穴样凹陷增多,中间连接减少、缝隙连接及胞突连接增多。结论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由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可以通过尿流动力学进行检测,而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形态学基础可能是超微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分析食管闭锁(EA)术后食管气管瘘复发(RTEF)再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RTEF的原因、诊断方法及再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们收治的10例EA术后RTEF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再手术平均年龄为19个月,平均体重为8.3kg,所有病例均为GrossⅢ型;10例中有9例曾接受经右胸食管气管瘘结扎+食管端端吻合术。结果在初次手术中有4例(4/10)瘘管并未切断。9例(9/10)复发瘘管的食管端开口于原食管吻合口狭窄处或近端食管。8例(8/10)术后存在不同程度吻合口狭窄,1例合并吻合口瘘。再手术前所有患儿行食管欧乃派克造影检查,确诊和疑似RTEF分别为5例(5/10,50%)、4例(4/10,40%)。所有RTEF通过胃镜及支气管镜确诊(10/10,100%)。患儿均接受再次进胸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2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5.8d。术后均获随访3~96个月,食管造影提示所有病例均治愈,未再发生RTEF。结论 EA术后RTEF与初次手术瘘管处理不当、食管吻合口局部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需再次手术治疗,再手术的疗效及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颈肩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的16例颈肩部皮肤和上臂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2±6)岁;其中电接触性损伤14例,火焰烧伤2例;5例颈部创面,7例肩部创面,4例上臂创面;采用背阔肌肌皮瓣修复14例,背阔肌肌瓣修复2例.供瓣区11例植皮修复,其余直接缝合.结果 16例患者背阔肌肌皮瓣均存活良好,供瓣区愈合良好.植皮均一期成活;4例患者术后因皮瓣臃肿,行二期皮瓣削薄修整术;16例患者术后均随访1~3年,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结论 采用背阔肌肌皮瓣是修复颈肩部和上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9.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保留乳房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的治疗是世界范围内的临床难题,影响着乳腺癌总体生存率的提高。LABC的涵盖范围伴随着TNM分期系统的修订而不断变化。已有的研究证明,新辅助化疗后可以进行保留乳房手术(BCT),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保留乳房手术的指征已逐渐取得共识。开始治疗之前准确记录或定位肿瘤,要保证足够的阴性切缘。对于腋窝淋巴结手术问题仍有争议,多数主张常规进行清除手术。预后上不差于早期乳腺癌作保留乳房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核因子-KB(NF-KB)亚单位p65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胰腺癌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p65ASODN,体外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用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用RT-PCR检测p65及ICAM-1mRNA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细胞侵袭实验分析细胞增殖能力和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结果p65ASODN可成功转染PANC-1细胞;转染后,p65及ICAM-1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1);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转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结论脂质体介导的p65ASODN能有效抑制p65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p65ASODN可能主要通过下调ICAM-1基因的表达发挥抗侵袭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