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寿命得到延长,人口老龄化和交通、建筑业的发展,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逐渐上升.由于股骨颈解剖的特殊性,骨折后股骨头内血流灌注遭到损害,出血又使关节囊内压力增高,关节囊血供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由此所致骨折不连接与股骨头缺血坏死是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尚未解决的两大严重并发症.老年病人多伴骨质疏松,尤其是女性发生率更高,常由轻微创伤引起骨折,这些病人同时并存周身疾病多而严重,又易发生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危及病人的生命.年青人股骨颈骨折尽管少见,但由于骨质坚硬,具有损伤暴力大,股骨颈粉碎,软组织损伤严重,复位困难,骨折不连接率及股骨头缺血率均高于老年人的特点.如何针对具体情况,实施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是摆在骨科医生面前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42.
跟距骨桥是指跟骨之载距突向上方增大,并与距骨体内侧向下方增大的骨块相连而形成的先天畸形,有的借软骨或纤维组织相连接而形成关节,病人常以足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诉而就诊。我们对4例跟距骨桥的病人行“骨桥切除术”,术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18~45岁,平均29.8岁。病史4个月至2年。3例单足,1例双足。术前查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血尿酸均正常。常规照踝关节正、侧位及跟骨轴位片。手术方法从内踝下2cm起向前下作长约8cm之孤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屈肌支持带,从胫后肌和处长屈肌…  相似文献   
43.
吻合隐神经的小腿内侧逆行皮瓣修复足跟缺损一例王大雄,张龙海,邢玉林,时述山病例男,11岁。右足跟拖拉机轧伤致皮肤剥脱跟骨外露,曾在某医院行清创及剥脱皮肤原位缝合术,术后完全坏死。20余天后转入我院。检查:右足跟皮肤软组织坏死范围12cm×11cm,边...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抗瘢痕增生药物曲尼司特在单纯慢性卡压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抗瘢痕形成作用。方法按照Bennett等报导的方法,将36只大鼠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每日经口给予曲尼司特200mg/kg,对照组每日给予药物溶剂10ml/kg。比较两组动物从7d到28d患肢热板试验、神经传导速度、组织病理学和电镜微细结构的改变。结果右下肢热逃避反射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变短,对照组坐骨神经在实验7d后表现为神经周围或神经束间炎性反应和轴索变性,14d大量的轴索发芽和再生的有髓纤维,28d神经束再生。实验组有效地预防了早期神经的炎性反应和轴索的变性。结论曲尼司特在大鼠单纯慢性卡压性神经病变模型中有对瘢痕形成抑制和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软组织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系机体生态失调,多种致病菌侵犯软组织,扩散蔓延,液化坏死。利用常规的抗炎、清创、截肢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本症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继“杨晓霞疑难病”在本院治愈后,先后又收治类似患者2例,均细菌学确诊,经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了自1982年10月以来应用背阔肌皮瓣治疗烧伤后畸形5例,4例岛状移植(颈部和腋部)、1例游离移植(面颈部)疗效满意。作者认为该方法对颈部严重烧伤后畸形是有效的治疗,尤其适于胸部疤痕广泛的患者。  相似文献   
47.
脱细胞保鲜异种骨移植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脱细胞保鲜异种骨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方法 以大鼠为动物模型 ,分别植入脱细胞保鲜牛皮质骨(PBCTB)和松质骨 (PBCCB)、新鲜骨 (FBC)、去抗原牛松质骨 (BCB) ,采用体外二次刺激增殖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局部组织学观察 ,研究移植后大鼠体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宿主对该移植物的局部病理反应。结果 保鲜牛皮质骨、松质骨显著降低了异种骨的抗原性、其中保鲜松质骨尤佳 ,与BCB相比较 ,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脱细胞处理的保鲜松质骨显著降低了细胞的免疫原性 ,同时可以避免化学毒物的残留 ,是一种理想的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膝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特发性髌骨软骨软化症改善疼痛及恢复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于2001—04/10选取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门诊特发性髌骨软骨软化患者31例(36膝)作为观察对象。膝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mL,1次/周,疗程为5周,治疗2月后复诊检查。以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中的疼痛和功能评分和疼痛消失时间作为观察指标。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中的疼痛和功能评分:①疼痛(30分)。任何时候都无疼痛30分,行走时无疼痛15分,行走时轻微疼痛10分,走时中度疼痛5分,行走时严重度疼痛0分;休息时无疼痛15分,休息时轻微疼痛10分,休息时中度疼痛5分,休息时严重疼痛0分。②功能(22分)。行走站立无限制12分,行走2500~5000m10分,行走500-2500m 8分,行走小于500m 4分,不能行走0分;能上楼梯5分,能上楼梯,但需支具2分,屋内行走,无需支具5分,屋内行走,需支具2分。结果:3例患者在接受1次治疗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加重的表现,考虑为药物反应而停止继续使用,排除在观察范围内。20例完成3次治疗,8例完成1疗程治疗。20例(65%)患者接受3次治疗后,膝关节疼痛消失,其治疗前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中的疼痛和功能评分平均为22.9,治疗后2个月平均为45.5分;8例(26%)患者接受1疗程治疗后,膝关节疼痛消失,其治疗前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中的疼痛和功能评分平均为13.7,治疗后2个月平均为43、25分。治疗1疗程后2个月时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中的疼痛和功能评分平均改善22.77&;#177;6.95,差异有显著性(t=18.2,P〈0.01)。结论:膝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特发性髌骨软骨软化症的方法,临床症状和疗效相关,症状越重,疼痛消失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49.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因素可调节骨代谢,迄今为止已发现5种神经肽参与骨代谢过程。 目的:观察正常人成骨细胞表面不同神经肽受体的表达。 方法:分别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酪氨酸羟化酶、P物质、神经肽Y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种肽类受体在成骨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另外,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灰度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与结论:正常人成骨细胞表面有神经肽Y、P物质、酪氨酸羟化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表达,这些因子可以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影响细胞生物学特性。不同因子免疫组化染色的灰度值由小到大依次为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酪氨酸羟化酶、P物质,神经肽是成骨细胞活性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50.
背景:骨细胞的体内研究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便于结果分析.分离的骨细胞培养则可获得单一的细胞系,以此来观察各种不同物质或实验手段对细胞的直接效应,可以避免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目的:探讨建立可行的、能大量生产人正常成骨细胞培养方法和保存方式.方法:取引产胎儿四肢皮质骨,彻底刮除皮质骨表面的骨膜及内部的骨髓,并反复冲洗去除残余组织,胰酶、胶原酶消化后,将骨粒平铺于尼龙网上培养,建立正常人成骨细胞系.观察细胞形态及组织学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其生成Ⅰ型胶原情况.利用液氮冻存细胞以建立适当的保存方法.选取对数生长良好的细胞进行遗传学特性一染色体的制备.结果与结论:成骨细胞呈梭形,多突起;细胞核呈卵圆形,偏于一侧;胞体大,胞浆丰富;碱性磷酸酶染色可见胞浆中含有大量的灰黑色颗粒,某些部位染成黑色,定量分析细胞内的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明显高于成纤维细胞;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其主要合成Ⅰ型胶原.染色体分析表明,其具有23对染色体,未发现异常染色体,从而证实了其为正常人体来源的细胞,经培养与多次传代后仍保持正常,未发生变异.通过使用对新生骨有特异性的荧光染料四环素进行染色标记,证实了此培养细胞具有成骨能力.证实建立了可靠的正常人成骨细胞系,并能采用液氮冷冻的方式长期保存.经多次传代其遗传性质及生物学特征均未发生变异,复苏后的冻存细胞仍具有稳定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