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评价微创小切口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R&R)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IXT)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的患者52例(52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24例(24只眼),女性28例(28只眼);年龄3~16岁,平均年龄(7.3±3.1)岁。按照斜视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小角度斜视组和大角度斜视组。检查并记录全部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远视力、屈光度、同视机融合功能及近立体视功能等指标;检查并记录全部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远近斜视度。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术龄、屈光度及斜视度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组的眼位正位率和近立体视提高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术前与术后同视机融合功能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本研究纳入的52例(52只眼)基本型IXT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4.7±3.2)岁,术前平均斜视度为(-38.56±14.96)个三棱镜度(PD)。两组患者性别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P>0.05);两组患者发病年龄、病程、平均年龄、术眼及非术眼屈光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0.02,0.08,0.27,0.28;P>0.05)。两组术前平均斜视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P<0.05)。行R&R术的患者中采用"退5缩4"、"退6缩3"、"退6缩4"、"退7缩4"及"退7缩5"术式者分别有24例(24只眼)、8例(8只眼)、8例(8只眼)、12例(12只眼)、2例(2只眼)及6例(6只眼)。术后6个月时,小角度斜视组和大角度斜视组患者眼位正位率分别为82.1%和79.2%。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两组患者术后从第1周开始逐渐发生外斜漂移,并且术后1个月之前外斜漂移发展较快,之后眼位趋于稳定。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融合范围的绝对值分别为(14.56±9.53)°和(21.79±6.93)°。经t检验,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5)。小角度斜视组和大角度斜视组患者近立体视功能的提高率分别为53.6%和75.0%。经卡方检验,两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P>0.05)。 结论对斜视度为-20 PD~-85 PD的基本型IXT患者行微创小切口单眼R&R术,术后6个月患者的眼位正位率较高,融合功能及近立体视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该术式对于小角度和大角度斜视患者均具有较好疗效。因此,该术式可作为治疗基本型IXT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7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3岁,因发热9天,呕吐、气促1天入院.入院前9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9℃,伴畏寒、头疼.在当地医院多次查血常规,白细胞(WBC)在15.0×109~20.0×109/L之间,分类不详.予抗感染、对症等治疗4天,体温下降,症状缓解出院.1天前发生非喷射性呕吐,呼吸急促急诊入院.查体:神清,对答切题.体温37℃,呼吸20次/min,脉搏82次/min,血压108/63mmHg.轻度贫血貌,双侧瞳孔等大,0.4cm,皮肤粘膜无黄染,无淤斑、淤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心肺阴性,肝脾未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WBC 26.0×109/L,中性粒细胞39%,成熟淋巴细胞29%,幼稚淋巴细胞29%,血小板(BPC)74.0×109/L,血红蛋白105g/L;尿素氮2.6mmol/L,肌酐59μmol/L.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复方夏天无片联合柳氮磺吡啶、塞来昔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开放对照实验方法.将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柳氮磺吡啶+塞来昔布口服治疗,治疗组30例接受复方夏天无片+柳氮磺吡啶+塞来昔布口服治疗. 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治疗前后差值的两组比较,说明治疗前后变化值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联合复方夏天无片组有明显增加抗炎镇痛、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病情作用.复方夏天无片是一种安全、可靠,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作用,对强直性脊柱炎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4.
郑君议  陈建斌 《重庆医学》2005,34(9):1301-1303
目的探讨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MA方案)作为成人初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一线诱导化疗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MA方案和柔红霉素或三尖杉酯碱联合阿糖胞苷(DA/HA方案)诱导治疗成人初治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MA方案组与DA/HA方案组完全缓解率分别是52.5%和30.4%(P=0.09).两组方案诱导期死亡率分别是7.5%和8.7%(P>0.05).MA方案对WBC的抑制作用重于DA/HA方案(P<0.05),但对Hb、PLT的抑制程度以及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方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A方案诱导治疗成人初治AML的完全缓解率高于DA/HA方案,两组方案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MA方案可以作为成人初治AML患者一线诱导化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创建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现场救治新模式的体会.方法 比较采用ZX120急救信息预告知系统的处理组与未采用此系统的对照组60 s内完成接听呼救电话率、接收指令后出车率、院前院内衔接率;比较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心血管疾病康复出院率、猝死抢救成功率、脑部创伤康复出院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严重多发伤(创伤严重度评分>30)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两组60 s内完成接听呼救电话次数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到调度发出出车指令后60 s内出车台次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60 s内完成院前院内衔接例次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血管疾病康复出院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猝死患者抢救成功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部创伤患者康复出院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伤病员的现场施救、信息网络告知、途中救护到院内抢救、手术住院治疗等连续性急救方式,赢得了抢救伤病员的黄金时间,构建起一条环环相扣、高效快捷的现场患者救治链,能够降低突发灾害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6.
新鲜生姜对幽门螺杆菌抑菌杀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效果良好。实验研究表明多种中药具有抑杀HP的作用。为了探讨HP对生姜的敏感性,笔者选用生姜与干姜进行体外对HP抑菌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据记者王泽议报道,我国生物制药业有了重大突破:由上海赛达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与第四军医大学合作研究开发成功的国家一类新药注射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将于近期上市。这是目前世界惟一一个获准上市的重组TNF产品。 记者从7月3日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举行的赛达生物药业新药发布会上了解到,rmhTNF已于今年4月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临床试验表明,该产品对肺癌、头颈部肿瘤等实体肿瘤有较好的疗效、毒副作用小,与天然TNF相比,它选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索解剖型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89例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应用解剖型钢板固定,体会到该手术的优越性。结果解剖型钢板治疗长骨干骺端骨折疗效满意。结论解剖型钢板是根据长骨干骺端特殊的骨骼解剖形态和生物力学需要制作,钢板与骨骼贴合紧密,手术操作方便,创伤小,固定牢靠,有利骨折愈合和功能锻炼,如果适应症掌握得好,是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79.
仙茅、淫羊藿颗粒剂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仙茅、淫羊藿是否有促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设立空白、E2及TAM对照组,观察二仙汤中两味君药仙茅、淫羊藿颗粒剂在不同剂量和作用时间下对MCF-7细胞的生长的影响。应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仙茅、淫羊藿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影响因浓度的不同而不同,不同浓度的仙茅颗粒剂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促增殖作用均不明显(P〉0.05),而中等剂量的淫羊藿颗粒有弱雌激素样作用(P〈0.05)。结论:仙茅颗粒剂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基本上是安全的,但淫羊藿颗粒剂单独应用于ER(+)乳腺癌患者需谨慎,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包括使用剂量及持续时间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索解剖型钢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89例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应用解剖型钢板固定,体会到该手术的优越性。结果解剖型钢板治疗长骨干骺端骨折疗效满意。结论解剖型钢板是根据长骨干骺端特殊的骨骼解剖形态和生物力学需要制作,钢板与骨骼贴合紧密,手术操作方便,创伤小,固定牢靠,有利骨折愈合和功能锻炼,如果适应症掌握得好,是四肢长骨干骺端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