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情绪障碍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治疗的全部患者,采用17项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于术后1 d内对其进行焦虑、抑郁障碍评分。HAMA≥14分定义为焦虑,HAMD≥17分定义为抑郁。结果 PCI术后入选的2 028例患者中,合并焦虑者为935例(46.10%),合并抑郁者为732例(36.09%),同时存在焦虑、抑郁者为482例(23.7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自费医疗是PCI术后发生焦虑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女性、既往合并抑郁病史、自费医疗是PCI术后发生抑郁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PCI术后有较高比例的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因此有必要对PCI术后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表式血压计袖带充气压迫及弹力绷带包扎2种方法对血肿进行压迫的效果。方法随机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发生前臂血肿(血肿直径>5×5 cm)的患者分成血压计袖带压迫组和弹力绷带压迫组。以前臂血肿为中心,将表式血压计袖带适当捆绑后充气。观察患者疼痛、麻木、张力性水疱、手臂肿胀、淤斑吸收时间长短的情况。结果血压计袖带压迫组的前臂血肿消散较弹力绷带包扎组少见疼痛、麻木,淤斑吸收时间短,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臂肿胀及张力性水疱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表式血压计袖带充气压迫前臂血肿引起的疼痛程度较弹力绷带包扎压迫引起的疼痛明显减轻。结论应用血压计袖带充气压迫血肿效果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包扎,表式血压计袖带压迫血肿具有舒适、方便、定量、定位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9例EGFR突变NSCLC,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55例(予吉非替尼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和对照组54例(仅予吉非替尼治疗),21 d...  相似文献   
54.
患者男,78岁。18年前患者左面颊出现黄豆大肿物,逐渐增大、破溃,针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放疗后,皮损消退。3个月前,原损害处再次出现黄豆大结节,反复破溃。病理检查为非典型性纤维黄瘤。手术切除,术后放疗,随访半年无复发、无转移。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与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在肺栓塞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肺栓塞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与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显像。结果 :2 3例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与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显像结果比较 ,肺血管堵塞≥ 8支以上者 ,二者相关性达 10 0 % ;<8支者二者相关性为 90 5 %。 7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 ,经肺动脉造影证实为肺栓塞。结论 :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是临床肺栓塞诊断和病变定位的可靠依据 ,而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显像检查则是目前临床诊断肺栓塞的有价值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6.
心脏瓣膜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伴发冠心病的诊断方法。方法:对602例心脏瓣膜病术前临床资料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脏瓣膜病并发冠心病为14.1%,其中无症状者占76.2%,21例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阳性率为9.5%。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心脏瓣膜病伴发冠心病的最可行的方法。在临床,大于50岁(有冠心病危险因素提前到40岁),需心脏瓣膜置换的病人,术前应常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型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F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后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完全病毒学应答(cEVR)、早期部分病毒学应答(pEVR)和早期无应答(NonEVR)对复发率的预测及影响病毒应答的因素。方法:应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芯片检测103例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PEG-INFα-2a联合RBV治疗,并分别检测其治疗前及治疗第4、12、48周和随访24周时检测患者的HCVRNA。分析在治疗12周内因药物不良反应而调整PEG-INFα-2a、RBV剂量的情况。结果:PEG-INFα-2a联合RBV治疗患者达RVR者为71例(68.9%)、cEVR为20例(19.4%)、pEVR为7例(6.8%)及NonEVR为5例(4.9%),治疗终点的病毒应答率(EOT)分别为95.8%、95.0%、74.4%及40.0%;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分别为92.9%、80.0%、42.9%及20.9%;复发率分别为5.9%、15.8%、60.0%及100.0%。12周内PEG-INFα-2a和(或)RBV剂量减少与不同病毒学应答模式明显相关(P<0.05)。结论:PEG-INFα-2a联合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型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不同模式对复发率有一定预测价值。治疗12周内PEG-INFα-2a和(或)RBV减量可能使病毒清除减少,是导致病毒复发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应用和术前即刻应用替罗非班对PCI术后心肌损伤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评价两种应用时机的优势。方法:160例预行PCI的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PCI术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组(治疗1组,冠脉造影前4~6 h应用替罗非班)和PCI术前即刻应用替罗非班组(治疗2组,导丝通过冠脉病变后应用替罗非班)。测定PCI术前和术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入院后、冠脉造影前和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记录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的出血并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组 PCI术后48 h内cTnI的峰值、累积释放值和阳性例数均显著低于治疗2组(P<0.05);两组PCI术后48 h内CK-MB的峰值、累积释放值和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应用替罗非班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1组冠脉造影前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治疗2组(P<0.05)。在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两组重度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度出血并发症和轻度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均为1.25%。结论: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高危NSTE-ACS患者PCI术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更早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明显减少PCI术后微量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59.
桂红莲  史冬梅  刘芸野  谢青 《肝脏》2006,11(6):445-445
患者,男性,50岁,已婚,公务员,江苏江都人,2006年3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39℃,伴咽痛,无盗汗、咳嗽、畏寒、寒战、腹痛和腹泻.既往每年体检均示HBAg阴性,抗-HBc阳性,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