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小梁切除术联合双层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76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巩膜瓣下植入贮存羊膜,术后观察患者眼压、眼内反应及滤过泡情况。患眼术后随访5~18个月,平均11.5个月。结果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患者眼压由术前(43.86±7.12)mmHg(1mmHg=0.133kPa)降至(19.63±2.57)mmHg(t=4.96,P<0.001),其手术前、后眼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82.8%。无排斥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可减少滤过道疤痕的形成,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2.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其治疗措施主要是联合化疗,完全缓解率可达80~90%,但5年存活率仅30~40%,大多数患者会在1~2年内复发,采取各种措施疗效欠佳而导致死亡。MEA方案[米托蒽醌(MTZ)+足叶乙甙(VP~16)+阿糖胞苷(ARA-C)]是一个有三种无交叉耐药性药物组成、与常规诱导缓解方案不同的方案,以前主要应用于复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而应用此方案其治疗难治或复发ALL的报道很少。我院血液科自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应用MEA方案治疗31例难治复发急淋,现就其疗效及相关毒副作用报…  相似文献   
103.
观察30例胸、腹部术后患者48小时的镇痛效果。随机分为三组:I组(对照组)接受全身性阿片类药物上痛; Ⅱ、Ⅲ组(观察组)用微量泵硬膜外腔持续输注 0.1%丁哌卡因和 0.0005%芬太尼混合液每小时2ml、5ml上痛。用药后观察镇痛效果和对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Ⅱ、Ⅲ组镇痛效果较Ⅰ组为好,其镇痛效果持续、稳定、用药量少(P<0.01)。注药期间三组未发生呼吸抑制及循环的明显改变。Ⅲ组个别病例出现皮肤瘙痒,停药后自动缓解。  相似文献   
104.
组织氧合及氧供—氧耗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国产的新一代的环孢霉素A(田可 )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我院从 2 0 0 1年 1月至 7月应用田可治疗急慢性再障 7例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3~ 5 5岁 ,平均年龄 2 2岁 ;初诊 5例 ,复治 2例 ,急性再障1型 5例 ,急性再障 2型 1例 ,慢性再障 1例 ;治疗方法 :田可胶囊 5mg·kg-1·d-1,分 2次口服 ;安雄胶囊 40~ 160mg/d分2次口服 ,治疗 3个月以上 5例纳入统计疗效。结果 :2例缓解 ,3例进步 ,坚持治疗 3个月以上的 5例全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主要为毛发增生、变浓和牙龈增生。结论 :国产免疫抑制剂田可治疗再障疗效确切 ,对比我院 1996年以来应用新山的明 (瑞士产CSA)情况 ,田可疗效不亚于国外产品 ,且疗效显著 ,副作用小 ,价格低廉 ,适宜再障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早期死亡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11例早期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死亡率占13.4%(11/82),11例患者中,极早期死亡(确诊5天内)4例,早期死亡(确诊后6至15天内死亡)7例,除2例分别死于呼吸衰竭及感染外,其余9例均死于脑出血,10例合并DIC,7例死亡时周血白细胞大于50×109/L,死亡时血小板均小于25×109/L.结论 APL患者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出现高白细胞的APL易于早期死亡;并与DIC的发生和治疗措施有关,应尽早化疗及处理高白细胞综合症和积极治疗DIC.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幼仓鼠肾(BHK)细胞表达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猕猴体内的药动学。方法:ELISA法测定血清浓度。结果:iv200u·kg-1后符合二室开放模型,t1/2αt1/2β分别为(1.8±0.3)h和(11.3±1.7)h?Sc50,200和800u·kg-1后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t1/2Ke分别为(10.5±3.2)h?(10.0±1.3)h和(7.4±1.0)h,吸收速率受剂量限制,t1/2F=8.2,P<0.05)。tmax分别为(3.0±1.2)h,(4.0±0.0)h和(5.5±1.9)h。AUC随剂量增加,Cls相近,生物利用度为0.64。结论:EPO体内总过程基本符合线性药动学,方法学与结果对人体研究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研究猕猴多次 sc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 2 μg· kg-1· d-1× 2 0 d或保护剂白蛋白后药代动力学 ,外周血小板计数及血清 TPO抗体变化 ;通过猴血清对 TD- 3细胞依赖 TPO增殖效应的影响评价抗体性质 .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 rh TPO浓度表明在第 1 ,7和 2 0次注药后 cmax和 AUC0 -τ随注药次数增加明显降低 ,而 Tp 提前 ,提示 TPO存在时间依赖性非线性过程 .血小板于 d5开始增高 ,d 1 4达峰值 ,d 2 0仍保持较高水平 (2 97±2 7) % .于 d 9- 1 1出现低滴度抗 TPO抗体 ,d 2 1达最高滴度 (1∶ 2 5- 1∶ 1 2 5) .sc TPO和白蛋白后猴血清对 TD- 3依赖 TPO增殖效应均有轻微抑制作用 ,抑制曲线呈非中和抗体性质 .  相似文献   
109.
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区重大体表出生缺陷的流行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地区目前各种体表出生缺陷患病水平及流行特征.方法以人群为基础对山西省的4个县24种体表重大出生缺陷进行监测.结果 2003年四个县共监测到孕满20周以上的出生11534名,总出生缺陷患病率分别为232.4/万.神经管畸形患病率为138.7/万,占全部出生缺陷病例的59.7%.患病率高于10/万的出生缺陷有7种,依次为:无脑儿(65.9/万)、脊柱裂(58.1/万)、脑积水(47.7/万)、多指(26.0/万)、腭裂(21.7/万)、脑膨出(14.7/万)、唇裂(10.4/万).产妇文化程度低和女性胎婴神经管畸形的患病率显著增高.此外,居住在农村,妇女年龄不足20岁或30岁以上神经管畸形患病率有升高的趋势.结论神经管畸形仍然为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区最常见的先天畸形,目前其患病率仍然处于我国乃至世界最高的水平.居住在农村、文化程度低、怀孕年龄太小或较大的妇女生育出生缺陷儿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10.
20例伊利扎诺夫外固定延长器行胫骨延长的护理辽宁省开原市骨科医院(112300)刘秀文,冯淑霞我院自1990年开展儿麻后遗症矫治术以来,先后为20例小儿麻痹后遗症胫骨短缩畸形,应用伊利扎诺夫外固定延长器进行肢体延长,分别延长4—7cm无并发症发生,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