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HTFs)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刺激下,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分别以0、10、20、40、80和160μg/L的HGF刺激人Tenon's囊成纤维细胞12、24和48 h;应用MTT法检测HTFs的增殖率;real-time PCR定量分析不同增殖状态的HTFs上LDLr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增殖状态HTFs上LDLr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TFs上LDLr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与HTFs的增殖率呈正相关,HGF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HTFs的增殖,同时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LDLr的表达(P0.05)。结论:在HGF刺激下,增殖活跃的HTFs上LDLr呈高表达状态,提示增殖异常活跃的HTFs上高表达的LDLr,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抗代谢药物作用靶点,尤其是在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研究中可能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调查丙型肝炎病人罹患干眼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横断面研究.门诊病人分成病例组(丙肝患者)60人和对照组(健康人)60人,根据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和泪液分泌试验(SIT)来确定两组的干眼患者人数并行x2检验比较,t检验进一步比较丙肝病人组的干眼和非干眼者之间的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时间、血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HCV-RNA载量等指标,再把有意义的因素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干眼患病率病例组45.0% (27/60)和对照组23.3% (14/60)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1,P=0.012),丙肝病人中的干眼和非干眼者之间的感染时间(t=3.487,P<0.01)和血白蛋白浓度(t =2.450,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LT(t =0.222,P=0.852)和血HCV-RNA载量(t=1.545,P=0.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时间与血白蛋白的浓度密切相关(r=-0.91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时间是丙肝病人罹患干眼的危险因素(OR>1,P=0.007).10% (6/60)的丙肝患者泪液中HCV-RNA的检查阳性,但与罹患干眼无关.其浓度明显低于血中病毒载量,结论 丙肝患者常并发干眼,HCV感染时间越长及血白蛋白浓度越低其干眼患病风险越大,临床眼科医生需提高认识,注意筛查.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角膜层间微创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眼科手术显微镜下,对21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施8~9mm深达1/3~2/3角膜的层间分离并进行层间微创术。结果:所治病例角膜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眼部症状如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甚至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访6~24个月,临床疗效稳定。结论:角膜层间微创术在患者尚不具备穿透性角膜移植条件下,既能起到重建眼表结构,又能缓解大泡性角膜病变症状。同时它提供了一种简便,安全,不需特殊材料,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门诊采用 Nd:YAG激光行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门诊对 74例 (98眼 )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进行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 ,探讨根据膜的厚薄选择激光能量 ,分别采用“十”字切开 (若后囊有张力者行张力线切开 )、横形、纵形切开及环形或瞳孔缘开罐式切开方法。结果 :一次性 Nd:YAG激光后发性白内障切除术成功 6 2例 (83只眼 )最佳矫正视力达 0 .3~ 1.0占 83.8% ;其余 12例 (15只眼 )经二次激光手术后 ,其中 8例 (10只眼 )视力亦有不同程度提高 ,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 0 .0 5 ,低于 0 .3,另外 4例 (5只眼 )因先天性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机化膜较厚 ,发现有钙化 ,未能击穿 ,视力无改善 ,最终手术治疗。激光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短暂性高眼压和人工晶体损伤。结论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效果满意 ,它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可在门诊开展。对明显影响视功能的后发性白内障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可替代手术 ,立即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回顾分析NdYAG激光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WDJ 110B型DdYAG激光泪道机,选择不同部位泪道阻塞患者66例(74只眼),采用单次或多次击射阻塞部位,阻塞解除后使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冲洗泪道.泪道内注入科恒滴眼液.结果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治愈率为100%(21/21),慢性泪囊炎治愈率为60.6%(20/33),鼻泪管阻塞治愈率为83%(10/12)及泪道多段阻塞治愈率为50%(5/8).经χ2检验(χ2=13.50,n=3,P<0.005),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DdYAG激光治疗阻塞性泪道疾病方法简单,治疗时间短,病人痛苦小,经济、可重复使用,颜面部不留瘢痕,若手术失败仍不影响行施泪囊鼻腔吻合术或其他手术等优点.但对于慢性泪囊炎及与之相关的多段阻塞效果较单纯性泪小管、总管或鼻泪管阻塞效果差.  相似文献   
57.
目的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平板离心法筛选出的三群角膜缘上皮细胞,确定细胞的类型。方法用人角膜缘组织块培养法原代培养出角膜缘上皮细胞,收获细胞后将细胞置于未包被的六孔板上1400r.min-1和1800r.min-1进行离心分群。ATC1为1400r.min-1离心后贴壁的细胞,ATC2为1800r.min-1离心后贴壁的细胞,NAC为1800r.min-1离心后漂浮而不能贴壁的细胞。用BrdU标记延迟实验和原子力显微镜来分析这三群细胞。结果在三群细胞中ATC1几乎全被BrdU标记延迟,占分选前总体细胞的10.14%±1.21%。原子力显微镜显示ATC1、ATC2和NAC的细胞形态和细胞膜表面有显著的差异。整体细胞粗糙度在ATC1、ATC2和NAC中分别为(20.91±1.42)nm、(80.37±3.43)nm和(102.94±4.52)nm,核部位膜的粗糙度分别为(33.79±1.66)nm、(13.12±0.79)nm和(8.48±0.64)nm。结论原子力显微镜是一种非常好的区分和观察三群细胞的方法。BrdU标记延迟实验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参数表明ATC1、ATC2和NAC可能分别为角膜缘干细胞、短暂扩充细胞和终末分化细胞。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ORK引导的非球面个性化切削手术前后的角膜像差变化特点,并与传统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08至2009年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激光中心就诊的平均等效球镜度、散光、角膜像差没有明显差异的近视患者400例(800眼),随机分为2组:A组200例(400眼)接受ORK引导的非球面个性化切削手术,B组200例(400眼)接受传统LASIK手术.进行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等效球镜、散光和角膜像差的比较.结果 术后6个月,2组患者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瞳孔直径6 mm时,2组患者术后等效球镜度和散光度均减少,但2组间比较及变化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角膜总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三阶像差均方根值(RMS3)、四阶像差均方根值(RMS4)、球差和慧差均增加,但A组的增幅小于B组[RMS:(0.17±0.14)μm比(0.27±0.12)μm;RMS3:(0.03±0.12)μm比(0.10±0.16)μm;RMS4:(0.21±0.12)μm比(0.26±0.18)μm;球差:(0.17±0.13)μm比(0.27±0.19)μm;慧差:(0.01±0.12)μm比(0.11±0.17)μm,均P<0.05].结论 ORK引导的非球面个性化切削手术能相对减少术后角膜高阶像差的增加,尤其是球差的增幅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9.
本文旨在探讨联合抗肿瘤药物在预防后发性白内障中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在兔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实验组右眼晶状体囊袋内注入含有0.2mg/ml丝裂霉素及12.5mg/ml 5-氟尿嘧啶的甲基纤维素,左眼晶状体囊袋内仅注入甲基纤维素设置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右眼晶状体囊袋内注入含有0.2mg/ml丝裂霉素的甲基纤维素,左眼晶状体囊袋内注入含有12.5mg/ml 5-氟尿嘧啶的甲基纤维素,所有实验的新西兰白兔前房使用高粘的粘弹剂爱维维持前房。5分钟后用灌注液置换前房及晶状体囊袋内的粘弹剂。部分新西兰白兔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手术后对动物进行1~12月临床观察并记录,对不同阶段进行晶状体囊膜组织和人工晶体病理学检查、晶状体囊膜组织平片检查及人工晶体电镜扫描。临床观察显示,空白对照组在手术后2周出现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和部分术眼有人工晶体前膜形成,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PCO明显加重;对照组在术后1月发生不同程度PCO,而实验组临床观察12月,未见PCO发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实验组手术后1月出现前囊中央3mm直径外晶状体上皮细胞(1ens epithelialcells,LEC)、晶状体赤道部生发区细胞发生空泡样变性,核固缩,甚至细胞溶解,2个月后,LEC基本消失;空白对照组手术后1月开始出现LEC增生,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形成明显的soemeting环、晶状体后囊膜纤维化和囊袋皱缩;对照组手术后1月开始出现LEC和晶状体赤道部生发区细胞发生空泡样变性,核固缩,部分细胞溶解,但2个月后LEC开始增生,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晶状体后囊膜开始纤维化。晶状体囊膜组织平片检查表明,实验组晶状体囊膜光滑,染色均匀,未发现细胞及纤维化,而空白对照组和对照组晶状体囊膜欠光滑,污浊,表面可见LEC增生和纤维样组织形成。人工晶体电镜扫描显示,实验组人工晶体表面光滑,而空白对照组和对照组人工晶体表面可见巨噬样细胞和纤维附着,表面污浊。本结果表明,晶状体囊袋内联合抗肿瘤药物能有效杀伤LEC、晶状体赤道部生发区细胞,较单一抗肿瘤药物更可靠预防PCO的发生,晶状体囊膜组织平片技术不失为实验性评价PCO的有效方法之一。晶状体囊袋内联合抗肿瘤药物可能为解决预防人类PCO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角膜波前像差引导联合Q值优化的最优个性化角膜屈光矫正程序(ORK-CAM)引导的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角膜薄的高度近视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角膜波前像差引导联合Q值优化的ORK-CAM及小光斑高速飞点激光扫描系统对49例76只眼角膜薄的高度近视患者行LASEK.术后2周,1月,3及6月检查裸眼视力、验光、Haze等级.术后半年时复查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视觉对比敏感度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术前平均最佳眼镜矫正视力(BSCVA)为1.10+0.12,术后6月BUCVA(BUCVA)为1.12+0.17.术后平均模拟角膜记读数(SimK)等效值、慧差、球差、总体像差分别增加了-13.5%、93.87%、172.22%、23.81%、43.28%,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地形图形态有92.11%为同心圆型,视觉质量满意度为95.92%.结论 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LASEK治疗角膜薄的高度近视,术后3个月以后平均视力稳定,且好于术前BCVA.术后6月时平均总波前像差增加百分比较小,球差增加较少,较好的保持了角膜的的非球面性.术后患者出现眩光、夜视力差的机率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