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2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物理诊断学》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首门桥梁课程,其教学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临床专业兴趣,奠定扎实的物理诊断和体格检查基本功。而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尽可能缩短医学生成熟期和医学知识传承时间。为提高物理诊断教学效率,笔者总结出"暴露→定位→手法→结构、功能"这一教学思维主线,将其贯穿于授课始终,反复强调及应用于每项体格检查中,实用性强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2.
93.
邵虹  程何祥  王海昌  苑媛 《现代保健》2014,(12):135-137
《物理诊断学》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首门桥梁课程,其教学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临床专业兴趣,奠定扎实的物理诊断和体格检查基本功。而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尽可能缩短医学生成熟期和医学知识传承时间。为提高物理诊断教学效率,笔者总结出“暴露→定位→手法→结构、功能”这一教学思维主线,将其贯穿于授课始终,反复强调及应用于每项体格检查中,实用性强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利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 ,MRU)对儿童核素肾动态显像(renal dynamic scintigraphy, RDS)中无功能的肾脏进行鉴别诊断。方法 总结分析38例RDS显示一侧肾脏无功能患儿的MRU、B超及临床资料。MRU原始图像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重建后行三维多角度观察。结果 38例中结合MRU、B超及/或临床手术诊断为重度肾积水12例;孤立肾7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6例,3例盆腔异位伴发育不良肾。结论 MRU结合临床资料及RDS、B超能对多种病因所致的无功能肾脏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儿童肠重复畸形的超声、CT及99TcmO4-动态平面显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肠重复畸形患儿的超声(n=14)、CT(n=10)及99TcmO4-动态平面显像(n=18)表现。结果 18例中2例为广泛管状肠重复畸形,15例为单发囊状或囊实性畸形,1例为双囊状重复畸形。18例中3例含异位胃黏膜,15例未见异位胃黏膜。14例行超声检查的患儿中,11例表现为形态较固定的厚壁肠管样无声团诊为肠重复畸形,1例表现为一大一小"葫芦"形两腔相通的厚壁囊性管腔结构,均正确诊断,余1例误诊、1例漏诊。CT检查可见7例均表现为厚壁囊性为主占位,与肠道关系较密切,1例诊断为其他囊性病变,2例肠管状分布畸形漏诊。99TcmO4-动态平面显像的3例均为阳性,2例表现为与小肠分布相对应的弥漫性异常放射性浓聚,均正确诊断,1例为小团状异常固定放射性浓聚灶,提示肠重复畸形可能。结论 超声、CT及99TcmO4-动态平面显像检查各有优势,超声检查因无辐射、操作简便,常作为筛查首选,CT显示解剖结构较全面,99TcmO4-动态平面显像有助于诊断临床高度怀疑肠重复畸形,尤其对于CT、超声无明确阳性表现者。  相似文献   
96.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肝脏脉管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复习国际脉管性病变研究协会(ISSVA)脉管性病变分类及命名标准,明确影像诊断及正确命名在肝脏脉管性病变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搜集本院2006年1月-2014年12月91例儿童肝脏脉管性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48例经随访证实。91例中男46例 ,女45例,年龄15天-11岁,中位年龄3岁。将影像诊断(超声、CT、MRI)与术后病理结果以及随访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1例中89例未按照ISSVA标准正确命名;CT和MRI显示肝脏脉管性病变表现为孤立性单发肿瘤57例,多发肿瘤 21例,弥漫性肿瘤13例;病变的CT和MRI表现相似,均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表现为“快进慢出”的特点;91例中4例合并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结论:肝脏脉管性病变亦需根据ISSVA标准进行规范命名和分类,影像检查是儿童肝脏脉管性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利用放射性肺灌注显像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分流定量分析,探讨其与缺氧的关系.方法22例右向左分流的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行肺灌注显像;以脑、肾放射性指数(NPI)对分流定量;将肺放射性指数(PI)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及血氧饱和度(SaO2)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NPI和PI呈显著负相关(r=-0.95,P<0.01);PI与Hb及RBC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55和-0.58,P均<0.01);PI与SaO2呈显著相关(r=0.83,P<0.01).轻-中度及轻-重度PI组间的Hb有显著差异(t分别为2.8和3.8,P均<0.05),而中-重度PI组别间的Hb无显著差异(t=0.5,P<0.05)结论NPI可直接反映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右向左分流量.分流量越大,缺氧越严重;SaO2越低,Hb及RBC越高.但缺氧达一定程度后,两者的升高不能准确反映机体的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比较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cutting bal-loon angioplasty,CBA)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conventionalballoon angioplasty,BA)对血浆vWF和血清cTnI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65例入院拟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CBA或BA,球囊扩张后均放置支架。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h和6h抽取冠状静脉窦血样,测量血浆vWF的浓度;分别于术前、术后6h、24h和48h抽取肘静脉血样,测量血清cTnI的浓度。以上指标均以ELESC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量。结果 两组患者靶病变情况无显著差异。CBA组的球囊最大充盈压明显低于BA组(P<0.01)。BA组术后即刻和2h的血浆vWF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BA组24h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CBA以及联合支架植入术对UAP患者血浆vWF和血清cTnI浓度的影响均小于BA或其联合支架植入术,这可能是前者通过减少对血管内皮和心肌细胞的损伤,减少RS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护理技术的可行性、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 0 9例经桡动脉PCI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全程特别介入护理技术。结果 全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 ,无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 97.5 % ,PCI成功率 98.2 % ,冠脉狭窄度从 (85 .2 8± 10 .6 6 ) %降低至 (6 .32±5 .16 ) %。总手术时程为 (6 8.90± 2 4 .32 )min。并发伤口渗血 1例 ,前臂皮下瘀斑 2例。术后 (2± 8)h生活自理 ,术后住院时间 (4.2± 2 .5 )d。结论 全程特别介入护理技术对于经桡动脉行PCI的顺利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肾重复畸形是儿童常见泌尿系统畸形之一,本文探讨肾动态显像和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5例肾重复畸形进行99mTc-双半胱氨酸(EC)肾动态显像(DRS)及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检查。DRS结果以1帧/min连续显示,MRU原始图像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重建后进行三维多角度观察。对两种方法显示的肾脏、输尿管及膀胱分别进行比较。结果35例共36个患肾,DRS诊断为重复畸形32个,灵敏度为88.9%,输尿管显影17例,一过性显影或部分显影10例,8例未显影。15例膀胱下壁有压迹或局部有放射性稀疏区。MRU共显示35个重复肾组织,灵敏度为97.2%,12例输尿管不显示,16例输尿管扩张、扭曲,14例膀胱内见“眼镜蛇头“征。结论肾动态显像能判断肾重复畸形的上下半肾功能,从而决定患肾的去留;MRU能清晰地显示肾重复畸形的解剖结构,尤其对肾功能严重受损的病例能更好地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