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Morrison〔1〕1980年报道以游离趾包裹皮瓣移植再造拇指以来,国内外的有关专科医师已将此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不断进行了改进〔2~4〕。当遇手部严重损伤致拇指缺失,同时伴有其他手指皮肤、肌腱、关节的损伤或缺损时,必须在拇指再造的同时,解决其余...  相似文献   
22.
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并比较对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应用功能治疗方法(早期肘关节活动)与传统石膏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7例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随机分成两组;石膏固定组:长臂石膏固定4周后拆除,开始功能锻炼。功能治疗组:骨折后不用外固定或短期内应用(固定时间3~10d),早期进行关节活动。按照Broberg和Morrey的评定标准对两组肘关节进行功能评分[1]。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其中石膏组33例,功能治疗组34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肘关节功能评分:石膏固定组平均为90.8分,极好14例,好14例,一般5例,优良率达84.8%。功能治疗组平均为96.5分,极好22例,好12例,优良率达100%;功能治疗组明显优于石膏固定组(P<0.01)。结论早期肘关节活动可显著提高MasonⅠ、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后肘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23.
生物可降解性血管内支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内支架能减少机械扩张后的血管发生急性血管闭塞和再狭窄的机会,但金属支架具有血栓源性,远期疗效不理想。载药生物可降解血管内支架既能暂时支撑管壁,保持血管通畅,又能抑制早期的血栓形成及晚期的新生内膜增生,有效防止扩张后的血管发生急性闭塞和再狭窄。本文就血管内支架的制作、形式、构成和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4.
不同应力环境对组织工程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体内不同应力环境对组织工程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清洁级犬10只,体重15~20kg;切取一侧隐动脉10cm,消化、离心收集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与154g/L型胶原蛋白凝胶均匀混合,种植于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组织膜,包绕直径3mm、管壁厚度0.2mm的聚乙烯管,制备血管组织工程支架30支。将血管组织工程支架分别植于犬皮下、股四头肌和股动脉管壁外,即皮下组、肌内组和动脉周围组(n=10)。术后4周,取出培养组织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并行组织工程血管形成评分及抗静水压检测。结果三种不同应力环境下的培养组织,在管腔结构、细胞生长增殖和组织塑形方面有明显差异。皮下组管腔结构不完整,内皮及平滑肌种子细胞增殖弱,SIS支架材料分解慢,腔面无内皮细胞覆盖;肌内组有完整管状结构形成,种子细胞有一定程度生长增殖,腔面见稀疏内皮细胞覆盖,少许SIS支架材料未分解,管壁细胞和纤维结构排列无序;动脉周围组可见完整血管样结构形成,种子细胞生长增殖良好,管腔有完整内皮细胞覆盖,平滑肌细胞形态、分布良好。皮下组、肌内组和动脉周围组组织工程血管形成总评分分别为5.529±0.272、8.875±0.248和14.824±0.253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静水压三组分别为67.0±5.8、104.0±7.6和247.0±3.5kPa,动脉周围组与皮下组和肌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力刺激对体内细胞增殖和组织工程血管形成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5.
四肢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以小肠黏膜下层组织(small—calibu tissue,SIS)为血管支架,在体内血流条件下培养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可行性。方法自犬隐动脉分离出血管种子细胞,与Ⅰ型胶原蛋白凝胶均匀混合,种植于SIS膜表面,包绕3mm聚乙烯棒制成3层管状支架,为实验组;制成单层无细胞管状支架,为对照组。两种支架作为血管移植物,分别植入15只犬两侧股动脉缺损处进行桥接吻合。术后进行彩超、组织学评价血管的形成过程。结果术后12周,14个3层血管支架保持通畅,通畅率为93.3%,有明显的血管生物结构形成。单层血管支架5个出现部分狭窄,只有3个完全通畅,通畅率为52.6%。结论SIS膜制成的3层血管支架能直接修复血管缺损,并能在体内环境中培形成生物化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  相似文献   
26.
中枢神经提取液对失神经肌肉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的有效物质对失神经肌肉的作用。方法:在SD大鼠失神经趾长伸肌中,应用中枢神经提取液(centralnerveextract,CE),并观察肌肉萎缩的生理学指标。结果:肌肉失神经后的最大强直收缩力(tetanictension,PO)及强直收缩后动作电位(postetanictwitchpotentiation,PTP)下降,舒张期时程(relaxationtime,RT)延长,肌湿重、肌肉总蛋白及肌纤维截面积(cross-sectionarea,CSA)的减少,均可被中枢神经提取液有效地缓解。结论:中枢神经提取液可减缓失神经肌肉的萎缩  相似文献   
27.
1病例介绍患者男,65岁。因右上肢被渔船缆绳绞伤,致右肘及右腕部开放损伤、骨外露4 h入院。检查:右肘部环形伤口,仅后内侧皮肤完整,外侧肌肉断裂,肘关节脱位,肱骨远端外露;腕背尺侧不规则伤口,尺骨下段自伤口戳出,前臂中下段畸形,腕指背伸障碍,小指感觉迟钝,各指屈曲尚可,桡动脉搏动存在。X线片示右肘关节完全性脱位,桡骨中下段骨折,尺骨茎突骨  相似文献   
28.
<正>指尖是指甲根以远的部分,易受损伤,指尖缺损后不仅影响手指功能,而且外形亦遭到破坏,对患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因而指尖离断时患者再植要求十分强烈。指尖离断再植难度极大,手术失败率高。随着显微器械以及技术的进步,指尖离断再植成功率有所提高。但由于指尖离断再植时,易出现无足够多的静脉甚至是无可见静脉供术中吻合,因而术后极易发生血管危象,这也是导致患指坏死的  相似文献   
29.
患者 男,35岁,2004年2月19日因车祸致双下肢严重损伤,当地医院给予左下肢下1/3截肢,右小腿清创,胫骨骨折螺钉及外支架固定。术后右小腿感染,皮肤及胫前血管、伸肌群坏死;同时,因出血住小腿上段平面结扎胫前血管。2个月后来我院治疗,入院检查见左小腿截肢,残端愈合;  相似文献   
30.
屈肌腱断伤修复后的粘连一直是临床上治疗的难点,自1996年以来在屈肌腱断伤修复与肌腱粘连松解术中应用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生产的透明质酸钠,预防肌腱的粘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