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1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510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132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165篇
外科学   301篇
综合类   931篇
预防医学   447篇
眼科学   35篇
药学   341篇
  14篇
中国医学   431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8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分析耐异烟肼、耐利福平和敏感的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探讨耐异烟肼患者的预后。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联合国内20余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共同合作纳入的资料完整并有治疗转归结果的922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排除219例耐多药及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排除非利福平和非异烟肼耐药的100例患者,共入选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603例。复治肺结核敏感患者的治疗方案采用复治标准化方案,耐异烟肼或耐利福平治疗方案采用个体化方案,对其中药物敏感的485例患者(简称“敏感组”)、耐异烟肼(包含异烟肼单耐药和多耐药)的73例患者(简称“耐异烟肼组”)和耐利福平(包含利福平单耐药和多耐药)的45例患者(简称“耐利福平组”)的治疗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2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痰涂片阴转率(63.6%,42/66)和痰培养阴转率(63.6%,35/55)均分别低于耐利福平组[84.6%(33/39)和70.6%(24/34)]和敏感组[84.2%(388/461)和80.0%(343/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67,P<0.001;χ2=8.500,P=0.014);在治疗6个月末时,耐异烟肼组痰涂片阴转率(79.7%,47/59)和痰培养阴转率(76.5%,39/51)均分别低于耐利福平组[89.2%(33/37)和93.5%(29/31)]和敏感组[91.5%(398/435)和90.8%(367/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27,P=0.017;χ2=10.533,P=0.005)。耐异烟肼组治愈率(53.4%,39/73)低于耐利福平组(60.0%,27/45)和敏感组(69.5%,337/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7,P=0.015);耐异烟肼组治疗成功率(64.4%,47/73)低于耐利福平组(75.6%,34/45)和敏感组(82.1%,39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87,P=0.002)。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中,耐异烟肼患者痰菌阴转率和治疗成功率均低于耐利福平患者和敏感患者;应重视每一种药品的耐药情况,特别是临床应用时间较长的药品。  相似文献   
92.
该文报道了云南省毛蠓属名录和毛蠓属一新种。云南省的毛蠓属已知20种,其中包括1新种:尖锥毛蠓(Dasyhelea oxyria Yu,Wang et Deng sp.nov.)。该新种的体色和尾器形态与D.kyrenica Remm,1972及D.arenosa Kieffer,1925相近似,但该新种阳基侧突愈合,中突短,而且阳茎中叶2侧突及内中突端部钝圆弯曲可资鉴别。模式标本收藏于医学昆虫标本馆(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20号,100071)。  相似文献   
93.
9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治疗大鼠脑缺血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经尾静脉注射治疗大鼠脑缺血的干预效果,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体内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16只健康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上清液低浓度组、上清液高浓度组.模型制作24 h后各组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 标记处于增殖状态的神经前体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缺血后7 d脑组织BrdU、BrdU+NSE、BrdU+GFAP阳性细胞数.结果 脑梗死后7 d侧脑室室管膜下区、海马齿状回区BrdU、BrdU+NSE、BrdU+GFAP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多,上清液高浓度组的上述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和低浓度组(P<0.05).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可以促进脑梗死大鼠损伤原位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95.
研究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住院病人61例。临床特征:①少尿:17例,持续1~7天;其中12例无尿,持续1~4天。9例死于长期少尿、无尿。8例少尿病人存活,少尿期短,且其后出现渐增或骤增之多尿期。②低血压:13例在病期4~10天,收缩期血压低于90。其中只有9例发生急性肾衰。后者5例出现少尿(3例死亡,2例存活),4例未见少尿期。③黄疸:34例出现黄疸,在病期6~10天最明显。除1例(该例死亡)外,全部为深度黄疸。实验室检查:①血尿素氮(BUN):20~167毫克%。在61例中,35例>50毫克%。其中11例BUN明显增加,每天上升>20毫克%。在这11例,9例少尿,2例未见少尿期。在病死者中,BUN趋向持续  相似文献   
96.
本文报告兔华支睾吸虫感染后肝胆汁中总胆红、素胆固醇、磷脂、胆酸之含量以及细菌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结果显示华支睾吸虫感染可使细菌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升高,感染组为52.6±31.6u/100ml胆汁,对照组为12.5±20.5u/100ml胆汁,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胆红素,胆固醇、磷脂、胆酸含量则变化不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与乳鼠心肌细胞共移植的细胞替代作用,进而防止左室重构,增强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恢复。方法制作大鼠心梗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肌细胞组(移植乳鼠心肌细胞),BMSC移植组和共移植组(移植乳鼠心肌细胞和BMSC)。分别在移植前1d,移植后4周和12周,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大鼠心功能的情况。干细胞移植12周,测量各组大鼠的质量,左室与质量比值和心梗面积并进行比较。结果移植后12周,心肌移植组,BMSC移植组和共移植组的左室缩短分数(FS)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有所增加(P<0.05),而对照组则出现数值下降(P<0.05)。心功能改善:共移植组>BMSC移植组或心肌细胞移植组>对照组。移植后4周,BMSC移植组和共移植组的FS和LVEF有所增加(P<0.05),而对照组和心肌移植组则出现数值下降(P<0.05)。心功能改善:共移植组>MSC移植组,对照组和心肌移植组差异不显著。移植12周后,心梗面积,左室质量,室体比值和心脏大小之间比较皆为:对照组>心肌细胞移植组>BMSC移植组>共移植组>正常组。结论与MSC和心肌细胞单独移植相对比,共移植能够促进心功能恢复,减轻左室质量,缩小心梗面积,进一步防止心梗后的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98.
雪口病是一种口腔粘膜的传染性疾病,其致病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正常人口腔带菌情况,各文献报告颇不一致,国内有资料报告约为6.4%~8.83%,但不致病,必须在某些全身或局部诱因条件下,才可能转化为致病菌而致感染。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具有发病诱因的条件较多。本文总结1985年以来已确诊的念珠菌感染病例60例,并分析其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在老年病人中的特征。临床资料本组男54例,女6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为71.3岁。发病诱因见表1。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体外使用音猬因子(SHH)、维甲酸(Ra)、Forskolin(Fn)组成的诱导体系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后的上清液对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从健康志愿者髂骨处抽取骨髓4 mL,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后用400 ng/L SHH、0.5 μm Ra 和5 μm Fn 组成的诱导体系进行诱导,取诱导后6 h、12 h、24 h、3 d、5 d和7 d的诱导液上清分别作用于BMSCs.7 d后使用倒置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诱导前后细胞的变化.结果 诱导7 d后各组均有部分细胞胞体收缩、伸长突起,表现出神经细胞的形态.12 h上清诱导组同SHH+Ra+Fn 诱导组NSE、MAP-2阳性细胞比例高于其他组(P<0.05),12 h上清诱导组同SHH+Ra+Fn诱导组NSE、MAP-2阳性细胞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 h后上清液可有效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 了解西安市二级以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现状及监测情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现场查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 21.0 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 共调查三级医院15家、二级医院43家,96.6%的医院CSSD为集中管理,5家医院CSSD周围环境有污染源或建在地下或半地下|80%的三级医院有高级职称人员,显著高于二级医院(P<0.001)|部分设备设施如水处理设备、超声清洗机等配置比例偏低,三级医院配置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P<0.05)|9家二级医院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不规范。结论 西安地区医院CSSD集中管理情况尚佳,但部分建筑布局不合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清洗相关设备设施配置率偏低,信息追溯和常规监测仍有待规范。同时,二级医院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