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3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51.
糖尿病患者测听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2.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王坚窦京涛田慧陆菊明罗国春李江源潘长玉1病历简介例1.男,49岁。糖尿病史半年,服优降糖(10mg/d)治疗。1994年11月15日因呕吐未进食,仍服优降糖。次日14时30分因意识丧失2小时,送解放军总医院急诊...  相似文献   
53.
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189,自引:4,他引:189  
目的建立糖尿病(DM)患者的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①门诊教育集体授课与讨论形式相结合;②住院教育以集体上课为主,与床旁单人指导和看书自学相结合;③出院后教育以热线咨询电话方式,为出院的DM患者提供教育咨询服务.结果3年多来门诊教育组织讲座36次,听课人数达868人次,笔试成绩平均72.4分,及格率86.3%.住院患者在教育前DM知识测试的优良率为24.2%,而教育培训后达到82.9%(P<0.001).培训后患者进行自我血糖、尿糖监测人数,自我足部检查护理人数均明显增多(P<0.01).患者出院后电话咨询中有51.1%的问题涉及DM的治疗,有20.7%的患者咨询关于DM并发症的防治知识,主动寻求帮助、指导.结论门诊教育课程的设置为患者提供了系统学习DM知识的课堂;住院教育是患者短期内系统学习、强化DM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时机;热线电话咨询服务是对出院后及门诊的DM患者居家继续进行合理治疗、护理的便捷指导方式.  相似文献   
54.
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研究进展 --内分泌代谢疾病(2)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金文胜  潘长玉 《新医学》2003,34(3):193-194
1引言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危害心血管系统。1型糖尿病高血压多在并发肾脏病变后出现,2型糖尿病往往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可以在糖尿病发病之前、之时或之后出现。积极干预和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流行病学新近的数个大样本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和发达国家接近,达到4%,总人数为全球各国中的第二,仅次于印度,而高于美国。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也高达11.1%。在发达国家,糖尿病人群约有30%~50%合并高血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游离脂肪酸 (FFA)、胰岛素 (Ins)、葡萄糖 (Glu)及其共同作用时对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影响。 方法 用MTT法测定经FFA、Ins、Glu处理后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活力 ,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 (annexinV GFP /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或死亡率。 结果  (1)生理浓度 (10 0 μmol/L)的软脂酸 (PA)作用于细胞 72h ,与空白对照组 (对照组 )相比 ,细胞的存活率降低了 (18 7± 5 8)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2 )高浓度的Ins (5 0U/L)可使细胞生存率增加 (36 8± 4 6 ) %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3) 5 0U/LIns 40 0μmol/LPA组细胞的生存率较 4 0 0 μmol/LPA组增加 (2 8± 3 2 ) % (P <0 0 5 )。 (4 ) 2 2 2mmol/LGlu 40 0 μmol/LPA组细胞生存率较PA组减少了 (2 1± 7 2 ) % (P <0 0 5 )。 (5 ) 2 2 2mmol/LGlu 40 0 μmol/LPA 5 0U/LIns组生存率较 2 2 2mmol/LGlu 40 0 μmol/LPA组增加了 (17 6±2 3) % (P <0 0 5 )。 (6 )Glu致VEC的损伤以引起细胞凋亡为主 ,而FFA以引起细胞非凋亡性的死亡为主。 结论 PA对血管VEC的毒性作用远远大于Glu ,Ins本身对血管VEC有保护作用 ,Glu可加重PA对VEC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6.
氨基导眠能(aminoglutethimide,AG)系在六十年代初合成并用于治疗癫痫,后发现此药具有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的作用而用于柯兴综合征的治疗。为了研究AG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影响,我们检测了柯兴病、单纯肥胖(肥胖)、垂体前叶功能减低(垂低)患者和正常人在服固定剂量AG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变化,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通过分析异位ACTH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加深对其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0-2009年确诊的16例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异位ACTH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为肺部肿瘤及胸腺类癌;(2)临床表现以糖代谢异常、高血压、低血钾、下肢水肿最为突出;(3)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24 h尿游离皮质醇(24hUFC)水平显著升高及严重的低血钾碱中毒;(4)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兴奋试验及岩下窦取血测定岩下静脉血ACTH与外周静脉血ACTH的比值对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5)X线胸片、胸部CT能发现大多数原发病灶;(6)手术切除原发肿瘤病灶是首选治疗方法.结论 异位ACTH综合征诊断困难,其治疗应首选手术切除原发肿瘤.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IAsp)和可溶性人胰岛素(HI)分别联合中性鱼精蛋白胰岛素(NPH)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20例来自全国5家医院的1型(T1DM)或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IAsp或HI联合NPH治疗.以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血糖事件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IAsp/NPH组[(14.6±5.3)mmol/L比(8.4±4.1)nunol/L]较HI/NPH组治疗后2 h PPG改善更为显著[(14.9±3.9)mmol/L比(10.6±3.5)mmoL/L,P<0.05],且达标率分别为50.0%、25.5%(P<0.01).治疗后IAsp/NPH组[(9.3±1.4)%比(7.7±1.3)%]和HI/NPH组[(9.2±1.2)%比(7.7±1.2)%]HbA1c明显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达标率分别为24.5%和14.5%(P<0.05).在Imp/NPH组未见严重低血糖事件和其他不良事件,且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更低(IAsp/NPH:3%,HI/NPH:4%).IAap/NPH组与HI/NPH组患者胰岛素日均剂量分别是0.60/0.23 IU/kg和0.65/0.24 IU/kg.结论 IAsp联合NPH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且不增加夜间低血糖和不良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59.
目的 ATLAS( Asian Treat to Target Lantus Study)是在亚洲及俄罗斯人群中就患者主导对照医师主导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的研究.该研究共计划人组554例受试者,其中中国将入组160例.中国作为此研究的主要参加国之一,在糖尿病管理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如患者很少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很少自己调整降糖药物剂量、更多使用预混胰岛素等.本文旨在结合中国的情况介绍该研究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受试者为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0~75岁,体重指数≥20 kg/m2而≤4.0 kg/m2,病程>2年,既往使用稳定剂量的2种口服降糖药物(OAD,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DPP-IV抑制剂、以及格列奈类)超过3个月但血糖控制欠佳,HbA1c≥7.0%且≤11.0%,且未使用过胰岛素.受试者将随机分配至患者主导或医师主导的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组,均接受甘精胰岛素联合OAD治疗6个月,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110 mg/dl(6.1mmol/L).研究终点:主要终点为HbA1c自基线到终点的变化.针对主要终点将采用分层分析,并事先在分析计划中予以阐明.如果非劣效检验达到HbAIc 0.3%的界限,则将采用优效性检验.次要终点包括:HbA1c<7%的治疗达标率(有或无低血糖)、HbA1c下降至少10%和(或)至少5%的患者数、以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体重、胰岛素剂量、患者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等.结论对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而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患者,ATLAS研究将提供关于患者主导和医师主导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比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信息.研究结果将为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及支持性证据,有助于患者的治疗达标.  相似文献   
60.
探讨Ⅰ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病变和血压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对44例偶测血压正常的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测定。结果:存在植物神经病变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其偶测收缩压、舒张压、UAE均高于无植物神经病变者,且ABPM多项指标异常。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检查计分与UAE及多项ABPM指标显著相关,但与偶测血压无相关性。结论:偶测血压正常的Ⅰ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病变、24小时血压与UAE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