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联合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乳腺癌HER-2表达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201例,HER-2阳性组106例,HER-2阴性组95例,所有病例均行IVIM及DKI检查.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病例资料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地尔硫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受试者筛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0例,每日口服厄贝沙坦片150mg,1次/d,观察组40例,每日口服厄贝沙坦片150mg,1次/d,地尔硫片30mg,3次/d,两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天、夜间、24h平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不同导联和不同时间段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质量指数(LVMI)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24h、白天、夜间平均SBP、DB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率无显著性改变(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MV5、MV1、AVF导联TIB及总TIB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TIB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IVST、LVPWT、LVDd及LVM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地尔硫联合厄贝沙坦可有效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重构,并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的影响,降压效果显著,且不会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3.
【摘要】 目的 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 (MEBT/ MEBO) 对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内核转录因子红系 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 醌氧化还原酶1(NQO1)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选取90只SPF级 Wistar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MEBO 组和贝复新组,每组18只。 其中空白组大鼠只做备皮处理, 对照组大鼠建立急性创面模型, 模型组、MEBO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模型建立后,空白组大鼠备皮处皮肤及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创面予以生理盐水纱布换药处理, 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EBO)药纱换药处理,贝复新组大鼠创面予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药纱换药处理, 对比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以及皮肤/ 创面组织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Nrf2、HO-1、NQO1 蛋白与 HO-1、NQO1 mRNA 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第 3 天, 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尤以对照组最高、贝复新组次之 (P均<0.05); 干预第 7、14 天, 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尤以 MEBO 组最高、贝复新组次之 (P均<0.05)。 HE 染色结果显示, 干预第 3、7、14 天,对照组、MEBO 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内坏死细胞及炎性细胞逐渐减少, 成纤维细胞与毛细血管逐渐增多,而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内坏死细胞和炎性细胞减少不明显; Masson 染色结果显示, 干预第 3、7、14 天, 对照组?MEBO 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内胶原纤维由细少且紊乱逐渐趋于粗大且平整, 而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内胶原纤维虽逐渐增粗、增多, 但排列仍较紊乱。 干预第 7 天, 对照组、MEBO 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内 MDA 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P均<0.05); 干预第 3、7 天, 对照组、MEBO 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内 SOD 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 (P均<0.05)。 干预第 3、7 天, MEBO 组和贝复新组大鼠创面组织内 Nrf2、HO-1、NQO1 蛋白以及 HO-1、NQO1 mRNA 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对照组和模型组 (P均<0.05), 且干预第 7天, MEBO 组大鼠创面组织内 Nrf2、HO-1 蛋白以及 HO-1 mRNA 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贝复新组 (P均<0.05)。结论 MEBT/ MEBO 可能能够通过激活 Nrf2 / HO-1 / NQO1 信号通路减轻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氧化应激损伤, 促进创面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34.
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恶性胸膜问皮瘤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60例中,59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其巾弥漫性胸膜增厚42例,局限性胸膜增厚17例;结节状胸膜增厚12例,肿块状胸膜增厚37例,环状增厚10例;胸膜增厚<1 cm者8例,≥1 cm者51例.38例出现胸腔积液.结论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5.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探讨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GIST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病变分布于胃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1例,结肠1例,直肠2例,食管1例,胃肠道外3例。病理分型:良性0例,潜在恶性9例,恶性11例。临床表现:腹痛占40%(8/20),腹部肿块25%(5/20),腹胀20%(4/20),排便异常5%(1/20),血便20%(4/20),皮肤黏膜黄染5%(1/20),进食梗噎感5%(1/20)。主要影像学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其内易出现坏死、液化,增强扫描有中等以上强化。肿块边界清楚或不清楚。有3例出现淋巴结转移,2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腹腔转移。结论 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对其定位、良恶性的判断、随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2007年间收治的67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63例,姑息性切除2例,探查活检2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神经源性肿瘤。结论早期诊断以及根据肿瘤特点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7.
芒果叶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作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芒果叶总黄酮(MLF)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浸提方法提取芒果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评价芒果叶总黄酮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及抗脂质过氧化活性.结果 芒果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38.35%,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维生素C和芒果叶总黄酮对羟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546 9、2.973 9 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的IC50分别为0.253 0、3.861 2 mg/mL,清除能力与浓度有明显的量效关系;芒果叶总黄酮浓度(x)与抑制率(y)之间拟合曲线,得出回归方程为:y=5.263 9 ln(x)+50.947,R2=0.982 1,表明芒果叶总黄酮在1~10 mg/mL剂量范围内能有效抑制肝组织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结论 芒果叶总黄酮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和红细胞溶血作用.  相似文献   
38.
肺栓塞的影像学诊断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Artery Embolism PE)又称肺栓塞,是指内源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有研究显示,80%~90%的肺动脉栓塞的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PE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肺血管疾病,因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易漏诊、误诊[1].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DWI和动态增强MRI在舌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5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38例,无淋巴结转移的27例;其中55例患者行动态增强扫描。测量并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病变大小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分析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time-intensity curve,TIC);同时比较不同T分期和病理分级舌鳞状细胞癌的ADC值差异。结果 65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长径均值(28.2 ±11.7) mm,短径均值(17.7 ±9.4) mm,厚度均值(26.8 ±11.9) mm,ADC均值(1.029 ±0.142)×10-3 mm2/s,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之间,病变的长径、短径、厚度以及ADC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跨中线生长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55例行增强扫描的癌灶中,TIC曲线类型Ⅰ型(速升平台型)42例,Ⅱ型(速升流出型)13例。早期(T1+T2)舌癌组ADC值(1.090 ±0.113)×10-3 mm2/s,晚期(T3+T4)舌癌组ADC值(1.001 ±0.147)×10-3 mm2/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鳞癌的ADC值分别为(1.101 ±0.101)×10-3 mm2/s、(0.992 ±0.139)×10-3 mm2/s和(0.819 ±0.125)×10-3 mm2/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1.011×10-3 mm2/s和0.928×10-3 mm2/s分别为诊断高分化及低分化舌鳞癌的临界点,两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5.7%、63.3%和81.4%、83.3%。结论 DWI和动态增强MRI可较好反映舌鳞状细胞癌的特点,在对其定性、病理分级、分期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溃疡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筛选湿润烧伤膏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从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中查找糖尿病溃疡相关靶点,使用STRING 11.5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在Cytoscape 3.8.2软件中制作“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图筛选核心活性成分,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基因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应用分子对接对筛选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筛选出湿润烧伤膏37个活性成分映射100个作用靶点,糖尿病溃疡疾病靶点5 527个,交集靶点77个,PPI网络拓扑分析提示TP53、TNF、HSP90AA1等为关键靶点;“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图显示刺槐素、汉黄芩素、槲皮素、吴茱萸次碱等为核心活性成分;GO功能分析主要涉及血管生成、离子转运、管径调节、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主要包括PI3K-Akt、AGE-RAGE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均具有较好的对接活性。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