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并测定其血浆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水平,以探讨LP-PLA2与各型冠心病的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程度的关系.方法:将入选收住本院的患者分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48例,稳定性心绞痛组54例,冠脉造影正常者44例为对照组.入选冠心病患者的确诊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和中华医学会的相关指南.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同时采集血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四组患者LP-PLA2浓度.所得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三组中的男性,高血压和吸烟史的比例较对照组高,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急性心肌梗死组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1MP-1)以及新喋呤均高于对照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稳定性心绞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在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中LP-PLA2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各组内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LP-PLA2的水平有逐步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变支数相同时,各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病变支数相同的患者合并结果显示:随着病变支数增加,LP-PLA2水平逐步升高,多支病变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脉病变的支数增加,LP-PLA2水平及Gensini积分呈现逐步升高趋势,3支病变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LP-PLA2的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R=0.02,P=0.82)、新喋呤(R=-0.11,P=0.14)、MMP-9(R=-0.15、P=0.40)以及TIMP-1(R=0.12,P=0.11)皆无相关性.结论:LP-PLA2的水平与冠脉的病变支数有着密切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冠脉的狭窄程度.LP-PLA2与冠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稳定与否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的实验评估.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食管癌三维适型放疗(3DCRT)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5年接受3DCRT的5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1、3、4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3.1%、50.3%、45.3%。全组1、3、4年生存率分别为50.3%、33.4%、23.1%,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因素有疗前进食情况、食管造影食管病变长度,CT显示病灶直径大小,TNM分期、近期疗效。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长度和TNM分期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食管癌3DCRT能明显提高部分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与生存率,放疗前TNM分期越早,病灶越短,疗效越好;反之,放疗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63.
在外科学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结合循证医学的教学实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一种有益的和成功的尝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语言表达和探索创新能力,对于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WagnerSL股骨柄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方法:2008年8月~2009年8月,采用Wag.nerSL股骨柄假体进行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按Jensen—Evans分型均为不稳定骨折。采用Singh分级评定骨质量均为骨质疏松。选择WagnerSL股骨柄假体进行半髋置换术。结果:平均部分负重时间为术后第3~5天,随访时间10—15个月,平均12个月,无失访病例。21例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及随访X线片假体位置好,均无明显疼痛,无髋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双下肢不等长6例,均在1cm以内。术后最后1次随访Harris评分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90.5%。结论:WagnerSL股骨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允许术后早期完全负重活动、降低并发症和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虚拟现实技术在蝶骨嵴脑膜瘤术前计划中的应用。方法 10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术前行头颅CT、MRI和MRA等检查,然后将这些数据输入新加坡Volume Interactions公司研发的Dextroscope术前计划系统,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对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进行重建等处理,构建出立体的空间三维图像;再利用系统工具对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进行观察、手术模拟等操作,在术前充分获得肿瘤、颅底骨质及神经、血管等相互关系的信息,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并与术中情况进行对照。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实现了三维立体虚拟现实影像的重建,按照术前计划进行手术,术中情况与术前模拟基本一致,符合率达100%。10例肿瘤均全切,取得良好效果,术后患者无后遗症。结论头颅MRA结合Dextro-scope术前计划系统反映肿瘤及其邻近组织的解剖结构信息,为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帮助,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与病灶切除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6.
戴军 《江苏中医药》2021,53(11):65-67
顾维超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从医近50年,擅长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顾师临证化裁张锡纯之升陷汤治疗大气下陷[1],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加味升陷饮(黄芪、知母、升麻、桔梗、柴胡、红景天、仙鹤草、桑寄生、山萸肉、甘松、炙甘草),用于治疗诸多疑难病症[2],临床每每获效.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常见顾师运用加味升陷饮化裁治疗心、脑、肺、肾等疑难病症,疗效显著,兹取验案3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7.
68.
幼儿数学教育作为重要的学科,对幼儿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幼儿园在开展数学教育活动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幼儿更好的接受知识.本文将进行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实践尝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其能够全面发展,提升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9.
实验性酸性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酸性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的制备多通过外源性酸诱导及自身酸反流完成[1,2],自身酸性反流性食管炎动物模型的制备在国外自1995年始开展,而国内则尚未见报道。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完全幽门结扎+贲门肌切开术,其能造成较理想的酸反流,但存在实验动物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70.
Ⅱ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脂肪酸构成比推荐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阐明不同脂肪酸构成比对 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脂代谢的影响 ,探索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膳食脂肪酸构成比 (SFA∶ MUFA∶ PUFA)。方法 采用脂肪负荷餐后血脂代谢研究法 ,将 2 8例血糖控制稳定的 型糖尿病患者按两级分层抽样被随机地分为三组 ,禁食 1 2 h,分别接受脂肪酸构成比为 1∶ 1∶ 1 ( )、1∶ 1 .7∶ 1 .2 ( )和 1∶ 1 .7∶ 2 .3( )的脂肪负荷餐。测定餐前和餐后 2、4、6h血浆 TG、TC、HDL- C、Apo A1和 Apo B,LDL- C由公式计算得出。结果 各组餐后各时间点 TG较餐前明显升高 ,HDL- C和 Apo A1较餐前降低 , 、 和 组 TG峰时间 2~ 4、4和 4~ 6h,而 HDL- C和 Apo A1峰时间分别为 4、4和 6h;各组餐后 LDL- C和 Apo B较餐前降低 ,峰时间均在 4h。 组 LDL- C餐后 6h浓度和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 和 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MUFA/PUFA是影响餐后 2 h血浆总甘油三酯增值的因素 ,PUFA/SFA是影响LDL- C餐后曲线下面积的重要因素。结论 脂肪酸构成比不同可影响脂肪负荷餐后 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动态 ; 组脂肪酸构成比可初步作为 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脂肪酸构成比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