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研究电针神庭、四神聪配合辨证取穴治疗中风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试验组在针刺头穴时用电针,对照组使用奥拉西坦片。4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同时2组患者均接受康复训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间MMSE评分、ADL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神庭、四神聪配合辨证取穴治疗中风认知障碍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摘要)刘朝中王文清谈维洁黄丛春毛树森孙晓丽本研究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和P物质的变化。病人2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4.1岁,冠状动脉造影示病变冠...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自行合成的半胱氨酰-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酰-色氨酰-青霉胺(Cys-Arg-Gly-Asp-Trp-Pen,W2003;即Arg-Gly-Mp肽类血小板抑制剂)抗人血小板聚集和动物体内预防血栓形成的活性,并与以前报道的N~a-乙酰-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酰-苯乙胺(AcArg-Gly-Asp- NHCH_2CH_2C_6H_5,W2001)和N~a-乙酰-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对甲氧基苯乙胺(N~a-Ac-Arg-Gly-Asp-p-methoxyl phenylethylamine,W2002)比较。方法用比浊法和血小板计效的方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用放射性配体分析法测定W2003竞争性抑制[~(125)I]纤维蛋白原(FGN)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的结合;用20?Cl_3刺激Wistar大鼠的颈总动脉产生动脉血栓动物模型,以被刺激动脉段形成的血栓湿重和干重评价该化合物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W2003有明显的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活性.各浓度点(150,100,50,10,1μmol/L)间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抑制[~(125)I]FGN与血小板结合的IC50值为(31.5±7.0)μmol/L;W2003与以前报道的W2001和W2002比较.预防血栓形成作用的强弱顺序为:W2003>W2001>W2002,与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W2003通过抑制FGN与GPⅡb/Ⅲa的结合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和预防血栓形成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5.
86.
淋巴管瘤可分为单纯性淋巴管瘤、海棉状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发生在阴道壁的淋巴管瘤极为少见.作者发现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22岁.末次月经1989年2月25日.孕左右出现轻度早孕反应,持续一个月·孕5个月自觉胎动  相似文献   
87.
甲胎蛋白胶体金诊断试剂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甲胎蛋白-放射免疫测定(AFP-RIA)试剂盒作对照,测定AFP胶体金诊断试剂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方法:双盲法对426份正常人血清、1567份临床门诊病人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以AFP-RIA定量测定试剂为判断标准,对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AFP胶体金诊断试剂进行客观的临床考核。结果:AFP胶体金诊断试剂在测定正常人血清标本时的假阳性率为1.88%(8/426);该试剂在测定临床病人血清标本时的灵敏度达到99.3%(272/274)、特异度为97.2%(1257/1293),与AFP-RIA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7.6%。结论:AFP胶体金诊断试剂在灵敏度和特异度上均可以和AFP-RIA试剂相媲美,可以替代AFP-RIA试剂,用于原发性肝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88.
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均属 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是常见病和多发病 ,病因复杂且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发病过程。我们的实验是以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 IL- 4)和肿瘤坏死因子 ( TNF- α)为指标 ,观察并比较它们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别 ,探讨其在发病中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 .1 检测对象患者组 :过敏性鼻炎患者 2 3例 ,男 1 6例 ,女 7例。年龄 2 0~ 5 8岁 ,平均年龄 37岁。均为来自我院耳鼻喉科门诊 ,符合 1 990年乌鲁木齐会议诊断标准 [1] 。荨麻疹患者 34例 ,男 1 7例 ,女 1 7例 ,年龄 1 2~ 68岁 ,平均年龄 31岁 ,均来自我院皮肤科就诊并已明…  相似文献   
89.
经颈静脉肝内门脉左支-体静脉分流术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选择性门静脉左支作为TIPS分流道的临床意义,分析门静脉左、右支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重要液道物质浓度差异对术后预防肝性脑病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341例有目的的选择肝内门静脉左支作为穿刺靶点,行经颈静脉矸内静脉左支门腔分流术建立门腔分流道,避开富含营养、毒素的门静脉右支血液。肝实质通道用8mm直径球囊扩张,限制分流口径。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内无一例发生肝性脑病。随访期间TIPS术后341例患者仅5例(1.47%)出现肝性脑病和19例(5.57%)一年随访造影出现支架内狭窄。结论 选择性门静脉左支作为门腔静脉分流道,可心显著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对保护肝功能,提高分流道远期开通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0.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巨噬细胞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巨噬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以 2 5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为实验组 ,2 5例妊娠早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 ,采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综合分析 ,对其蜕膜巨噬细胞百分率、超微结构、诱生TNF α及IL 1活性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巨噬细胞百分率未见显著变化 (P >0 .0 5 ) ,但超微结构显示功能活跃 ;实验组巨噬细胞TNF α、IL 1诱生活性上升 (均P <0 .0 0 0 5 )。结论 患者蜕膜巨噬细胞功能显著增高 ,可能参与了免疫学发病机制 ,为疾病预测及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