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4岁,因“发热、咳嗽20 d,心累、气促10 d”人院.入院前20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9℃,以下午、夜间发热为主,伴咳嗽,为干咳,觉头痛,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10d前患者开始出现活动后心累、气促,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发现“右肺门占位”,予以“头孢西丁”等治疗后患者仍反复发热,转入我院.患者于50年前患“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具体不详)半年后复查胸片病变已钙化.入院查体:体温38.2℃,心率84次/ min,呼吸21次/min,血压152/78 mmHg.神清,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  相似文献   
22.
沈剑  李艳萍  包勇  殷俊 《华西医学》2014,(5):931-93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患者与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期间COPD患者共92例,行抑郁自评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评,记录住院期间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研究计算人选92例患者中合并抑郁患者53例,抑郁发病率57.6%,其中37例(69.8%)为中重度抑郁。COPD抑郁患者合并呼吸衰竭者33例,合并肺性脑病表现24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发生率与COPD患者抑郁状态有关,合并抑郁状态的COPD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可能性是单纯COPD患者的2.5倍,发生肺性脑病的可能性是单纯COPD患者的1.7倍。结论COPD合并抑郁患者较单纯COPD患者易发生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肺性脑病产生的神经精神异常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超分割或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对局限期SCLC的生存影响。方法 超分割和大分割组分别入组患者92、96例。超分割组采用45 Gy分30次,2 次/d。大分割组采用55 Gy分22次,1 次/d。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超分割和大分割组患者1、2、5年PFS率分别为82%、61%、59%和85%、69%、69%(P=0.27),OS率分别为85%、41%、27%和77%、34%、27%(P=0.37)。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开始到放疗开始时间≤43 d是PFS的有利因素(P=0.005),化疗开始到放疗结束时间≤63 d、PCI是OS有利因素(P=0.044、0.000)。超分割组和大分割组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8%、9%和16%、2%(P=0.009)。结论 采用加速超分割或大分割方案联合同步化疗的PFS及OS均显著提高。控制化疗开始至放疗开始、结束时间≤43 d、≤63 d有利于提高PFS和OS。但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超分割组显著高于大分割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前瞻性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采用累及野照射(IFRT)或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局部失败的差异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99例LA-NSCLC经紫杉醇加卡铂化疗2周期后无远处转移患者随机分为IFRT组(45例)或ENI组(54例),IFRT组照射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和纵隔阳性淋巴结,ENI组照射原发病灶、同侧肺门、双侧中上纵隔淋巴引流区及双侧锁骨上区。在满足双肺 V20≤35%、脊髓受量≤50 Gy条件下给予尽可能高剂量,每周紫杉醇40 mg/m2放疗增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结果 随访率为99%,随访时间满1、2、3年者分别为49、29、17例。IFRT组与ENI组放疗剂量>60 Gy的分别占49%和26%(χ2=5.59,P=0.018),局部失败率分别为29%和36%(χ2=0.46,P=0.497),1、2、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69%、65%和80%、53%、49%(χ2=0.74,P=0.389),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41%、33%和69%、32%、13%(χ2=3.97,P=0.046)。两组不良反应相似(χ2=3.91~0.16,P=0.142~0.925)。结论 IFRT较ENI照射剂量高并增加了总生存率,未增加选择性照射区淋巴结复发率,不良反应相近,还需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建立Logistic剂量反应及Lyman-Kutcher-Burman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LKB-NTCP)模型,并评估其对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后重度急性放射性肺炎(SARP)的预测价值.方法 搜集2006-2010年间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的14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按美国RTOG毒性评价标准定义超过3级的ARP为SARP.根据DVH剂量学信息建立Logistic剂量反应模型和LKB-NTCP模型.结果 SARP发生率为9.5%(14/147).Logistic剂量反应模型参数:常数b0=-6.66、b1=0.252,TD50=26.43 Gy,γ50=1.67;模型曲线在17 Gy以下相对平坦,17~18 Gy处变为陡峭,SARP风险增大.LKB-NTCP模型参数:体积效应因子n=0.87±0.40,曲线斜率倒数m=0.27 ±0.10,TD50(1)=(29.5±8.0)Gy;Logistic回归及ROC分析均发现此参数下计算出NTCP值对SARP有良好预测价值(P=0.013、0.019).结论 NTCP值对SARP的预测价值优于简单剂量参数,2个模型曲线均提示最大限制剂量在约17 Gy.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G蛋白信号通路调节蛋白5(RGS5)对人肺癌细胞的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过表达RGS5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及Calu-3生长的影响;采用克隆形成法检测过表达RGS5及联合X射线照射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及Calu-3的存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过表达RGS5可显著地降低人肺癌细胞系A549及Calu-3的生长,pTriEX-RGS5组在受照后48和72 h时A549、Calu-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4.4%(F=29.18, P<0.05)和39.27%(F=23.04, P<0.05)、54.3%(F=103.45, P<0.05)和44.7%(F=108.02, P<0.05).RGS5可诱导肺癌细胞的凋亡,对照组、pTRiEX组及pTRiEX-RGS5组处理36 h后,A549、Calu-3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3±0.2)%、(3.4±0.6)%、(19.6±2.3)%(F=86.62,P<0.05)和(3.2±0.8)%、(3.0±0.9)%、(12.8±1.8)%(F=28.80,P<0.05).此外,过表达RGS5与X射线照射联合,可以显著地增强抑制肺癌细胞的存活能力.结论 RGS5可显著地抑制人肺癌细胞的生长,并且过表达RGS5可增强X射线照射对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7.
李艳萍  包勇  何萍  梁秋萍 《华西医学》2010,(10):1808-18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8月收治的92例患者中肺癌患者64例,采集静脉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VEGF水平。结果 64例肺癌与28例非肺癌患者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255.72±566.00)、(299.46±795.8)pg/mL,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中晚期肺癌VEGF值(125.07±68.2)pg/mL,表达显著高于12例早期肺癌(196.00±260.60)pg/mL(P〈0.05);CEA与CYFRA21-1的表达对判断26例发生胸膜转移的肺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血清VEGF水平和常规肿瘤标志物,可评估现状及临床分期,VEGF结合CEA与CYFRA21-1表达水平为预测肺癌患者早期发生胸膜转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霞  苏娴  包勇 《华西医学》2010,(9):1765-1768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作为一项无创、便捷的监测技术,能够测定气道炎症,特别对于重症哮喘不能行肺功能检测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可行性。其在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评价严重程度、控制水平、指导用药和预测预后等方面有独特的临床价值,特别是FeNO在诊断支气管哮喘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己基本达成共识,但各个研究设定的阈值不尽相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评价哮喘的严重程度及控制水平方面价值是有限的;对指导用药的价值是临床争论最多的领域;预测(哮喘发作)预后,FeNO升高对预测哮喘患者病情发展均有所帮助,可使患者得到早期预防、治疗。但如何利用其更好的管理和监测哮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9.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致食管支气管瘘1例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629000)包勇,陈拥军1病历简介患者男,31岁,因“反复呕血、黑便3月余”,以“上消化道出血”于1993年5月12日收入院。患者10年前患急性重症肝炎,同年转为肝硬化、腹水。1989年因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胸部不同放疗靶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2-2017年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接受2程EP方案诱导化疗后无疾病进展的309例局限期SCLC患者。随机分为照射化疗后残留肿瘤组(159例)和照射化疗前原发病灶组(150例)。2个组患者均采用累及野照射纵隔阳性淋巴结的完整结区。胸部放疗采用45 Gy分30次3周完成,2 次/d,与第3程EP方案化疗同步进行。共化疗4-6程。放化疗后疗效评价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患者接受全脑预防性放疗25 Gy分10次2周完成或30 Gy分15次3周完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数据。结果 照射化疗后残留肿瘤组和化疗前原发病灶组1、2、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9.4%、61.5%、60.1%和79.8%、66.5%、57.3%(P=0.73)。化疗后残留肿瘤组和化疗前原发病灶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2.1个月(95%CI:18.2~26.0)和26.9个月(95%CI:23.5~30.3),1、3、5、7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1%、31.6%、23.9%、 22.2%和85.3%、36.6%、26.1%、20.0%(P=0.51)。化疗后残留肿瘤组和化疗前原发病灶组2-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2.9%和43.2%(P=0.01),2-3级肺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2.0%和10.9%(P=0.01)。结论 对于诱导化疗后的局限期SCLC,胸部放疗可仅照射化疗后残留原发灶,纵隔淋巴结引流区可常规采用累及野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