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治疗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术后30%.50%的再狭窄率,严重地影响了PTA治疗的远期疗效。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辅以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虽能有效地抑制局部血栓形成、血管急性弹性回缩和血管负性重塑,但术后因血管平滑肌细胞移行增殖所致的内膜过度增生仍使15%~25%的患者出现再狭窄。许多抗增殖药物虽在动物宴验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临床宴践中却令人失望,  相似文献   
82.
桥小脑角肿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 探讨MR在桥小脑角肿瘤诊断中的定位、定性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肿瘤患者的MRI表现。使用SE、TSE序列,平扫T1WI、T2WI,增强T1WI,轴位、冠状位。结果 68例桥小脑角肿瘤中听神经瘤31例,MRI表现除有包膜、易囊变外,多有病侧听神经的增粗;表皮样囊肿12例沿脑沟池生长,占位效应小,增强后无强化;脑膜瘤7例,瘤体信号均匀,强化明显且有脑膜尾征,同侧听神经正常显示;三叉神经瘤6例,瘤体呈哑铃形生长,病侧三叉神经增粗或被瘤体代替;血管母细胞瘤6例,为典型的大囊小结节形状;脊索瘤5例,发生于斜坡并使斜坡破坏,瘤体信号混杂,对周围骨质有溶骨性破坏,增强后强化不均匀。颈静脉球瘤1例,发生于颈静脉孔处,瘤体内有流空的血管影,增强后明显强化。本组病例总体定位准确率100%,定性95%。结论 MR在桥小脑角肿瘤的诊断价值在于定位,定性准确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计划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3.
84.
认知功能和神经行为的发育、发展受多种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空气污染物暴露会对人群认知功能和神经行为产生不良影响。该文综述了空气污染的概念与分类、空气污染物暴露对人群认知功能和神经行为影响的可能机制及相关研究,为深入探讨空气污染对认知功能和神经行为的影响及公众健康防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慢性鼻-鼻窭炎作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并不很清楚.在患者的分泌物及其黏膜下经常会见到免疫球蛋白E(IgE).IgE通常被认为在过敏的个体中出现较多,然而,研究发现,在鼻-鼻窦炎的发生过程中,同样有他(IgE)的参与.这一发现引起人们对IgE的重视,下面我们就免疫球蛋白E在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6.
鼾症,可分为生理性鼾症与病理性鼾症。生理性鼾症不需要治疗,是指在过度劳累或服用足量安眠、镇静药物之后,使人进入深睡状态的偶发性鼾症,平常无任何打鼾现象,这种现象对人体只产生短暂的影响,不会形成新的并发症,以后完全可以恢复正常。而病理性鼾症则不同,一般是指每次发作时,  相似文献   
87.
恶性腔静脉梗阻的介入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溶栓、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相结合治疗恶性腔静脉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上腔静脉梗阻,21例下腔静脉梗阻分别采用球囊扩张联合支架置入(腔静脉完全梗阻和支架扩张不满意患者)、支架置入(腔静脉不完全梗阻患者),并结合溶栓治疗(腔静脉梗阻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结果 共置入支架29枚,支架释放成功率100%。8例上腔静脉梗阻术后症状完全消退。21例下腔静脉梗阻分级评分由术前4~5分(平均4.2分)降为术后0~2分(平均0.3分),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55.245,P=0.000)。29例随访1~20个月,平均6.2月,腔静脉通畅。1例发生腔静脉撕裂、1例术后第3天出现支架移位至右心房,其余27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溶栓、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相结合是治疗腔静脉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究并评价在骨科教学中联合使用PBL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两个年级的骨科临床学生共计62人给予常规教学,并选取同时期剩余临床学生中62人采取常规教学联合PBL教学方法 ,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满意度和教学质量。结果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学满意度为95.16%较对照组学生的82.26%高出12.90%(P0.05);而教学质量通过对学生的各项反馈评价指标和教学知识、技能考核比较中,实验组学生各项评价指标和考核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与单纯常规教学相比,常规教学联合PBL教学方法对于临床骨科学生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9.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fMRI)对比未用药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在进行面孔识别工作记忆时(中性面孔作为记忆内容)脑激活区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对10名符合ICD-10、DSM-Ⅳ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未用药患者(病例组)和10名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人进行面孔识别功能成像,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右利手,经常规MR检查除外脑部外伤等器质性疾患,应用磁共振BOLD成像技术比较两组在进行面孔识别任务时各脑区激活程度的差异。结果在面孔识别任务时病例组较对照组脑部激活降低的区域:两侧梭状回、两侧枕中回、两侧扣带回、两侧额中回和额下回、两侧小脑、左额上回、左顶上叶、右顶下叶和左侧丘脑。结论梭状回是分裂症患者面孔识别认知功能受损的主要部位,同时,两侧额叶(VLFPC、DLFPC)、扣带回、小脑和左丘脑等激活程度降低也说明分裂症患者这些脑区信息加工过程受损。  相似文献   
90.
超选择性脾栓塞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及脾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11例,低压流控法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3例,观察治疗前后门脉压力,血液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判断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人治疗后门脉压力明显降低,血液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肝功能GVF下降。2例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复发,经第2次栓塞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的方法,既可以降低门脉压力,又可以改善脾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