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为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我们对 18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Ⅳ型胶原 (C -Ⅳ )和Ⅲ型胶原N端肽 (PⅢNP)的检测 ,并与同期进行的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对象 :180例 (男 15 9,女 2 1)均为我院 1998年 1月~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其中乙型肝炎 15 5例、丙型肝炎 2 5例。年龄 2 0~ 6 2岁 ,平均 34岁。二、诊断 :临床及病理诊断按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炎肝纤…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水平与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2例CHC合并T2DM(CHC+T2DM组)、78例非合并T2DM的CHC患者(CHC组),采集人体学资料并开展空腹血糖、ALT、AST、脂代谢指标、胰岛素、CK18-M30水平、HCV RNA载量及HCV基因型等检测,以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IR),同时运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ransient elastography,TE)测量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并进行APRI评分。结果 CHC+T2DM组基因1b型所占比例、血清胰岛素、CK18-M30水平、HOMA-IR、LSM及APRI评分均显著高于CHC组(P 0. 05)。CHC+T2DM组HOMA-IR与APRI评分、LSM及血清CK18-M30水平均呈正相关(r=0. 91、0. 84、0. 71,P=0. 00);血清CK18-M30水平与APRI评分及LSM也呈正相关(r=0. 89、0. 76,P=0. 00)。结论合并T2DM的CHC患者血清CK18-M30水平、IR和肝纤维化程度均高于单纯CHC患者,血清CK18-M30水平不仅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还可反映机体IR水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不同门静脉给药模式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方法 51例PHC患者行TACE后随机分成2组,门静脉化疗栓塞(PVE)组25例,采用门静脉内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化疗药物选择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丝裂霉素(MMC)、表柔比星(EPI)、羟基喜树碱(HCPT)中的2~3种,栓塞剂采用碘化油;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PVC)组26例,采用门静脉内持续灌注5-Fu或HCPT 5~7 d,分别统计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时间。结果 PVE组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6例,好转(MR)10例,总有效率为64.0 %(16/25);PVC组 CR 0例,PR 6例,MR 9例,总有效率为57.6 %(15/2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癌栓消失或缩小1/2者,PVE组66.7 %,PVC组69.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AFP)转阴或滴度下降1/2以上者,PVE组78.9 %,PVC组77.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E组平均生存时间1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PVC组分别为16个月和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E、PVC两种不同门静脉给药模式治疗PHC的临床近期疗效相似,PVC在生存时间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4.
吴亚平  刘兴祥 《右江医学》2006,34(4):372-37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A、C-IV、LN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S)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7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急性肝炎、48例肝硬化和28例正常人,检测各组血清中HA、C-IV、LN的含量,并作肝组织活检。结果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越高,血清中HA、C-IV、LN的含量增加越明显,呈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3项指标含量分别是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正常人组,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联合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A、C-IV及LN的水平是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及药物疗效的敏感而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5.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采用DNA重组技术生产,能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促进其向中性粒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动员成熟中性粒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增加机体内中性粒细胞数,广泛用于骨髓移植、白血病恶性肿瘤化疗及各种原因致中性粒细胞(ANC)减少症患者。自2003年9月-2005年10月,笔者对76例已证实或推测合并感染的ANC减少症患者采用广谱抗生素加立生素(北京双鹭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或不加立生素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刘兴祥 《实用癌症杂志》2016,(10):1640-1645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3D-C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80例,单纯放疗30例,放化疗50例;采用常规分割放疗77例,大分割放疗3例;全程3D-CRT 57例,后程3D-CRT 23例;全组中位等效剂量59 Gy.结果 全体放疗后近期疗效:CR 7例(8.75%)、PR 50例(62.5%)、SD 19例(23.75%)和PD 4例(5.0%),其中(CR+ PR) 57例(71.25%).近期疗效与T分期、合并化疗、等效剂量相关.全体研究对象放疗结束后1、3和5年总生存率是63.0%,24.9%和17.8%,其中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平均生存期为33.3个月,年龄、性别、病理、近期疗效、放疗方式、分割方式、合并化疗及放射性炎性等单因素均与LANSCLC3D-CRT生存率相关,总共有57例具有完整的放疗计划参数,对其进行分析GⅣ(≤145 cm3/> 145cm3)、GTVD100(≤54 Gy/> 54 Gy)等与LANSCLC 3D-CRT生存率相关,其他的与LANSCLC 3D-CRT生存率无关.性别、年龄、病理、近期疗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GTVD100、PTV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性因素.结论 LANSCLC 3D-CRT疗效肯定,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可以耐受;LANSCLC 3D-CRT时,年龄、性别、病理、近期疗效、GTVD100、PTV是影响预后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放化疗加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放化疗加射频消融,以单纯放化疗作为对照,两组分别统计近期疗效、治疗副作用、生存质量、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40例,有效率(RR)65.0%,疾病控制率(DCR)77.5%,对照组RR 30.6%,DCR 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存时间(OS)观察组(15.8±2.6)个月,对照组(13.4±2.3)个月(P=0.146),其中IIIa期观察组(18.9±2.8)个月,对照组(15.2±2.6)个月(P=0.039),IIIb期观察组(14.2±1.9)个月,对照组(12.3±1.7)个月(F=2.971,P=0.091)。无病进展时间(PFS),观察组(9.9±2.8)个月,对照组(8.7±2.2)个月(P=0.366);其中IIIa 期观察组(11.8±3.6)个月,对照组(8.9±3.4)个月(P=0.044),IIIb期观察组(8.1±1.2)个月,对照组(6.4±1.5)个月(P=0.182)。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好转率在IIIa 期比较无差异,在IIIb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治疗副作用主要为化疗相关毒副反应,RFA主要为咯血、痰中血丝、发热、气胸,经对症处理缓解。结论:射频消融结合放化疗可以延长IIIa期NSCLC病人的OS、PFS,可以改善IIIb期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规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手段.方法:研究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病例的药物和使用环节等因素,寻找内在联系.结果:通过对发生病例的认真剖析,找出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重点监测环节与方法.结论: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众多,发现并防止其发生是医院药学的重要内容和安全用药前提.规范监测可减少发生时的处置成本或避免发生.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血清单纯抗 - HBs阳性、谷丙转氨酶 (AL T)升高 12个月以上患者病原学诊断情况。方法 对 4例血清单纯抗 - HBs阳性、AL T升高者 ,进行肝组织活检 ,作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3例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肝炎轻度 (G1~ 2 S0~ 1 ) ,1例为慢性肝炎中度 (C2~ 3S2~ 3) ;免疫组化 3例肝组织中查见 HBs Ag定位。结论 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 ,可作为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 ,有利于作出正确的病原学诊断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血清单纯抗-HBs阳性,ALT升高6mo以上4例患者的病原诊断价值。方法 肝脏组织活检,作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3例病理检查为慢性肝炎轻度(G_(1~2)S_(0~1)),1例为慢性肝炎中度(G_(2~3)S_(2~3));免疫组化检测,3例查见HBsAg定位。结论 肝组织中乙肝病毒抗原检测,可作为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有利于作出正确的病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