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损害和产科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67例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5例健康人进行了产科并发症调查、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以病例组产科并发症阳性数目的平均数为界,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2组之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执行功能的差异.结果 阳性组的持续错误数高于阴性组[(47.14±23.69)分,(35.87±21.95)分,P<0.05];阳性组的完成分类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比低于对照组[(3.00±2.02)分,(4.69±1.64)分,(0.42±0.24)分,(0.59±0.20)分,P<0.05],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完成第一分类所需应答数高于对照组[(54.6±23.70)分,(34.35±21.09)分,(47.14±23.69)分,(26.49±19.05)分,(36.90±41.01)分,(22.43±20.48)分,P<0.05];阴性组的完成分类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比低于对照组[(3.72±2.01)分,(4.69±1.64)分,(0.51±0.23)分,(0.59±0.20)分,P<0.05],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高于对照组[(44.38±22.77)分,(34.35±21.09)分,(35.87±21.95)分,(26.49±4-19.05)分,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损害和产科并发症有关,产科并发症加重了精神分裂症的执行功能损害,但并不是执行功能损害的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双相抑郁患者出现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风险因素.方法 623例双相障碍患者中筛选出68例初诊为"单相抑郁"而单用抗抑郁剂治疗的双相抑郁患者,根据半结构式访谈以及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服药前后的自杀风险以及服药过程中出现的激活症状等进行评估,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对患者的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的自杀风险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7例(10.3%)在抗抑郁剂治疗过程出现自杀意念,4例(5.9%)出现自杀未遂,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的出现时间在抗抑郁剂治疗后2~63d,平均(17.45±5.90)d.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双相抑郁患者出现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与服药前的自杀风险(P=0.012,OR=2.073)、是否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P=0.043,OR=0.236)有关,而与临床亚型、性别、年龄、症状特点、抗抑郁剂的种类以及用药过程中是否出现激活症状无关(P>0.05).结论 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双相抑郁患者出现自杀意念、自杀未遂与服药前的自杀风险呈正相关,而与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的使用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3.
近十几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心理工作者、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一些研究表明 ,大学生中约占 2 0 %~ 3 0 %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5] 。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能发挥 ,也成为休学的主要原因。在校的医学生的心理状况、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和医疗质量。因此 ,利用心理测验方法为学生建立心理卫生档案十分必要 ,它将有助于学校全面了解和掌握整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 ,及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为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计划 ,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提高大学…  相似文献   
24.
自信与医学生心理状态及行为方式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自信与医学心理状态及行为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个人评价问卷(PEI),应付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医学生450名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自信水平与SCL-90各因子和总分及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呈显负相关;与成熟的应付方式呈显正相关。结论 自信与心理状态及应付方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5.
目的:系统探讨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62例经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后具有抑郁和/或焦虑(SAS>50和/或SDS>53)围绝经期女性患者构成病例组,入组患者均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病房接受住院观察和治疗;60例SAS<50和SDS<53的围绝经期健康女性构成对照组,对照组来源于本院教职工及周边单位来三院体检者;2组均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事件量表(LES)、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EPQ)及应付方式问卷的评估,并于清晨8点空腹状态下采取外周静脉血进行雌激素(E2)、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测定。结果: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及E2和5-HT的浓度存在显著差异;病例组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5-HT、NE和E2的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负性生活事件、自责、神经质等社会心理因素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结论:女性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发生是多种社会心理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基于对重性抑郁发作疗效的重新定义,重新评价重性抑郁发作暂时缓解后8周和2年后的疗效并探讨其预测因素。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贝克躁狂量表以及自编的一般情况量表,对84例经住院系统治疗于出院时已取得暂时缓解(持续缓解时间在1~7周)的抑郁发作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开放性、前瞻性的自然观察研究。结果在出院后8周,缓解(持续缓解时间≥8周)、阈下发作、症状残留、复发的患者分别占46.4%(39/84)、10.7%(9/84)、21.4%(18/84)、21.4%(18/84)。出院后2年,完全痊愈、部分痊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分别占39.3%(33/84)、25.0%(21/84)、35.7%(30/84)。回归分析显示,出院后8周是否达到缓解与病程有关(P=0.047,OR=0.89,β=-0.12),出院2年后是否保持痊愈状态与出院8周后是否达到缓解(P<0.001,OR=109.97,β=4.70)、治疗依从性好坏(P=0.002,OR=0.23,β=-1.46)有关;出院后8周、2年的疗效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共病、是否存在精神病性症状、发作次数、病情严重程度、家族史、单相或双相抑郁等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28.
吴小立  钟智勇  王继辉  韩自力 《新医学》2011,42(10):648-651,700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首次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疗效及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0例首次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44例)和齐拉西酮组(36例),分别给予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单药治疗4周。在治疗基线和4周末,分别检测体质量、血糖、血脂等相关代谢指标,并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①治疗后,奥氮平组PANSS总分及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分别为(62±16)、(13±5)、(16±5)、(28±6)]较基线[分别为(104±14)、(25±5)、(24±6)、(44±6)]明显下降,齐拉西酮组PANSS总分及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分别为(73±21)、(16±5)、(19±8)、(33±10)]较基线[分别为(105±17)、(23±3)、(26±8)、(45±13)]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奥氮平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的改善优于齐拉西酮组(P〈0.05)。②治疗后,齐拉西酮组体质量和BMI略增加(P〈0.05),奥氮平组体质量、BMI、腰围、腰臀比、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脂、LDL及载脂蛋白B100显著增高(P〈0.01);奥氮平组体质量、腰围、腰臀比、总胆固醇、LDL、载脂蛋白B100均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或0.01)。结论: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首次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均具有确切疗效,两者对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疗效相似,奥氮平对急性期患者阳性症状的改善优于齐拉西酮。与奥氮平相比,齐拉西酮对首次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体质量影响轻微,对血糖血脂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9.
男性少年犯罪的个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虽然国内外对其成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 ,但仍未能真正准确地揭示其成因。本研究专门针对不同类型 (暴力犯罪与非暴力犯罪 )男性少年犯罪的个性特点进行对照研究 ,探讨个性特点与少年犯罪相互关系。对  象研究组A为暴力犯罪组 ,来源于广州市少年管教所在押暴力犯罪少年男犯。年龄为 16~ 18岁 ,共 6 1例。研究组B为非暴力犯罪组 ,来源于广州市少年管教所在押盗窃犯罪少年男犯。年龄为 16~ 18岁 ,共 44例。正常对照组来源于广州市某一普通中学在校男生。年龄为 16~ 18岁 …  相似文献   
30.
为探讨高中生家庭职能的特点及其对个性形成的影响,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及Olson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的适应性与高中学生个性的内外倾性(E分)呈现正相关,而与情绪的稳定性(N分)呈现负相关,提示高中学生家庭的适应性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