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侯清华  许轶  曾进胜  解龙昌  张波  高庆春 《广东医学》2012,33(14):2051-2053
目的观察皮层脑梗死大鼠同侧丘脑腹后核(V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血管新生的情况,并初步探讨组织蛋白酶(Cts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制作一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闭塞(dMCAO)模型。dMCAO术后,60只大鼠腹腔注入CtsB特异性抑制剂Ca-074ME(5 mg/dg)1次(Ca-074ME组),60只注入等体积1%DMSO(DMSO组),40只未予注药的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假手术组)。采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新生细胞。dMCAO术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行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检测及CtsB酶活性测定,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 dMCAO术后6 h同侧VPN即可见VEGF表达,7 d达高峰,14 d后明显减少,Ca-074ME组和DMSO组VEGF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主要表达在神经元上。dMCAO术后3 d同侧VPN可见BrdU+/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体(vWF)+新生内皮细胞,dMCAO术后7、14 d内皮vWF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大鼠皮层脑梗死后同侧VPN神经元时序性表达VEGF并促进局部血管新生,CtsB可能未参与其中VEGF生成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髓干细胞移植对于疾病早期肝豆状核变性模型鼠———TX小鼠脑、肾组织铜代谢的影响。【方法】4~5周龄的雄性DL小鼠50只为供体;2月龄的TX小鼠50只为受体(雌∶雄=3:2),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各25只(雌∶雄=3:2)。分离供体小鼠骨髓干细胞并标记CM-DiI荧光,经尾静脉注入移植组TX小鼠体内,每只小鼠0.2 mL(1.2 × 107个细胞),对照组动物注入等量平衡盐液体。移植后的1、2、4、8、12周处死动物检测脑、肾铜含量情况,并以CM-DiI荧光示踪技术考察干细胞在受体鼠脑、肾组织的分布情况。【结果】 移植治疗后脑和肾脏铜含量(脑铜平均28.7 mg/kg,肾铜平均31.7 mg/kg)较对照组(脑铜平均34.5 mg/kg,肾铜平均36.9 mg/kg)均有下降趋势,达到对照组铜含量的70% ~ 98%;移植后第4周时治疗组脑铜含量(28.4 ± 5.5) mg/kg,仅为对照组(40.1 ± 6.9) mg/kg的70%, 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示踪研究在移植后各时间点均可于脑内检测到供体细胞,肾脏未检测到供体细胞。【结论】疾病早期TX小鼠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脑内铜代谢有一定改善作用,对肾脏铜代谢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技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脊柱旁凸、凹侧椎旁肌肌电活动时域指标变化规律进行初步探讨。方法:AIS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1—21岁;正常对照组少年14例,男4例,女10例,年龄12—19岁;两组受试者均执行BST实验、抬物实验,采用ME6000型表面肌电仪记录受试者双侧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时域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频谱面积(SPA)。结果: AIS患者脊柱旁顶椎区凸、凹侧椎旁肌AEMG(凸侧106.76±47.73μV/s, 凹侧67.93±26.11μV/s,P<0.01),SPA(凸侧11.01±8.81 m2,凹侧4.38±3.14m2,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正常对照组椎旁肌左、右侧表面肌电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AIS患者脊柱旁顶椎区凸、凹侧椎旁肌肌电活动不对称,表面肌电图可用作评定AIS脊柱旁凸、凹侧肌电活动差别的客观检查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病人在麻醉状态下.失去对外界温度变化的自我调节功能.此时如果室温过高将影响散热;室温过低机体散热加快.特别是大手术麻醉时间过长.手术创伤较大.加之大量液体及库血的输入,可使病人体温下降.出现寒颤.心律失常.尤其是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在寒冬且室温在10℃左右情况下做手术,可造成麻醉苏醒延长.呼吸拟制.术后易并发肺炎.感冒等.甚至影响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5.
从提高全科医学社会认同的角度,探讨在中国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作者认为,全科医学教育在中国发展缓慢,与社会对全科医学的认同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应着力加强就发展全科医学对我国医疗资源节约,医疗服务系统效率提高意义的宣传,增加政府对全科医学的认同和支持;应加快在三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及对全科医师采用与专科医学一致的晋升和考核体系,以实现医学界对全科医学的真正接纳;应营造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加强全科医学专业知识继续教育支持系统的建设,提高全科医师的服务水平以赢得民众的认同和信赖;应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实现全科医师的自我认同。只有社会认同度的提高,全科医学教育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和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对侧耳不同听力损失的患儿联合使用助听器与人工耳蜗语前聋患儿的听觉、语言及学习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探索对患儿更为有效的助听方法,帮助患儿获得最大限度的言语交流。方法:将30例3~6岁语前聋患儿按照植入人工耳蜗对侧耳听力损失程度及是否佩戴助听器,分为一侧人工耳蜗+对侧重度听力损失助听器组(CI+SHA组)、一侧人工耳蜗+对侧极重度听力损失助听器组(CI+PHA组)、单耳人工耳蜗组(CI组)。评估各组在康复3、6、9、12、15、18个月时听觉、语言及学习能力,并记录结果。结果:随着术后康复时间的延长,聋儿听觉、语言及学习能力逐渐提高(P<0.05),CI+SHA组听觉能力优于CI+PHA组及CI组(均P<0.05),语言能力及学习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语前聋患儿单耳人工耳蜗植入后,若对侧耳尚有残余听力,佩戴助听器后听觉能力效果显著,长期佩戴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对慢性下背痛患者施行ICB下肢生物力学调整(矫形鞋垫的配置及使用)后,患者的症状及功能恢复情况,探讨其对下背痛的治疗作用.方法:15例符合要求并接受ICB治疗方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下肢生物力学的调整.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为观察组15例患者配对,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下肢生物力学调整.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1、6个月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问卷调查.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下肢生物力学调整后即时测量上肢负重抬举的力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测量的VAS评分及Oswestry积分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1个月后VAS评分降为2.54±0.88,6个月后复测的VAS评分为0.77±0.83,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Oswestry积分,观察组1个月后和6个月后数据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呈逐步改善趋势.对照组患者在1个月和6个月时以上两项评估分值与治疗结束时的即时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并且对照组的两项分值随时间推移呈现反复的趋势.结论:ICB下肢生物力学调整通过改善患者双下肢的受力,为患者提供稳定的身体支撑,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有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悬吊式核心稳定训练对比垫上核心稳定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3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随机分为悬吊式核心稳定训练组(悬吊组)和垫上核心稳定训练组(垫上组)两组,每组15例.通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和背伸肌肌肉力量测定,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6个月时,对患者疼痛、腰部功能和背伸肌肌力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6个月时,悬吊组VAS得分改变值高于垫上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悬吊组在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6个月时,VAS评分均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垫上组在治疗结束时VAS评分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6个月时,悬吊组得分改变值均大于垫上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ODI评分均有下降(P<0.05),治疗结束6个月时悬吊组ODI评分下降(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6个月时,悬吊组患者背伸肌肌力测定改变值均高于垫上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6个月时悬吊组背伸肌肌力均提高(P<0.05),而垫上组患者背伸肌肌力仅在治疗结束时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悬吊式核心稳定训练与垫上训练均可以减轻下腰疼痛,改善腰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而悬吊组改善下背痛疼痛的长期效果可能优于垫上组.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