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31.
背景: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异常可能是肥胖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已知针灸减肥机制涉及神经及神经体液调节,针刺对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和NOS活性的调整作用如何?目的:探讨针刺对肥胖大鼠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和NOS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针刺减肥的中枢神经作用机制。设计:以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实验研究。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研究所、南京人口管理学院生殖医学教研室。材料:本实验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研究所完成。1月龄刚断乳SD雄性大鼠,体质量50~70g,由南京军区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YXK(苏)2002-0017],动物级别为清洁级(合格证号:苏动质字第97001号)。干预:以普通全价鼠饲料喂养的大鼠作为正常组,将造模成功的实验性肥胖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6只。针刺组大鼠给予针刺治疗14d,正常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每天放人大鼠固定器中适应15min,持续14d。采用神经生化技术观察针刺治疗前后肥胖大鼠体质量、体脂及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和NOS含量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针刺对实验性肥胖大鼠肥胖指标及对心包、肾周和附睾脂肪量的影响。②针刺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③大鼠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和NOS活性与体质量和Lee’s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肥胖大鼠体质量[(458.33&;#177;7.43)g、Lee’s指数(302.23&;#177;4.11)和体]脂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8.86,9.99,8.31,P&;lt;0.01);肥胖大鼠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含量[(0.31&;#177;0.08)μmol/g]和NOS活性[(1.67&;#177;0.65)μkat/g]也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36,-4.91,P&;lt;0.01)。大鼠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和NOS活性与体质量和Lee’s指数呈高度正相关(r=0.760,0.804)。针刺治疗明显降低肥胖大鼠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含量[(0.33&;#177;0.10)μmol/g]和NOS活性[(4.17&;#177;1.07)μkat/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24,2.88,P&;lt;0.05~0.01)。结论:针刺对肥胖机体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和NOS的活性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32.
脂联素在针刺抑制脂毒性中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刺是否具有抑制脂毒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临床针刺治疗34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3个疗程,治疗前后测量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率(F%),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脂联素,生化比色法测定血脂、血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的八种游离脂肪酸,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8.23%,针刺可提高患者降低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AI,t=-5.103,P=0.000)。针刺后F%的降低与不饱和脂肪酸升高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性意义(r=0.402,P=0.019),与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的升高的相关性亦具有显著性意义(r=0.348,P=0.044)。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与二十碳五烯酸的升高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性意义(r=0.352,P=0.041),BMI的降低与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的相关具有显著性意义(r=0.357,P=0.038)。针刺后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P=0.000),FFAs降低与脂联素升高的相关性具有显著性意义(r=-0.349,P=0.043)。结论针刺可以降低肥胖患者的游离脂肪酸水平,提高其胰岛索敏感性,从而表现出抑制脂毒性的效应。针刺抑制脂毒性的作用与提高脂联素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3.
袁锦虹  刘志诚 《中医药学刊》2004,22(8):1438-1440
近年研究表明,肥胖是由特定的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的疾病,发病过程十分复杂。因此,肥胖病病因学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对下丘脑神经信号转导在肥胖病中的作用有很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4.
FromJanuaryof1998toDecemberof2001,the authorsofthepresentpaperadoptedacu moxibustion therapytotreat39casesofsimpleobesitycomplicated withpremenstrualtensionsyndromeandachievedsat isfactoryresults.Followingisthereport.1CLINICALDATA1.1Generaldata Allthe39casesofsimpleobesitywithconcur rentpremenstrualtensionsyndromewereoutpatients fromtheAmbulantClinicofNanjingUniversityof TCM.Theyoungestwas16yearsandtheoldest38years,withanaverageof25.4years.Theshortest durationofdisease(obesity)was4yea…  相似文献   
35.
针刺对肥胖大鼠大脑皮质神经信息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针刺对肥胖机体大脑皮质神经信息物质的作用。方法:观察针刺治疗前后3组肥胖大鼠(正常组,对照组,针刺组,每组5只)体质量、Lee^+s指数、体脂、大脑皮质5-羟色胺、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含量的变化。结果:肥胖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和体脂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t=-3.63~7.10,P&;lt;0.05-0.01),而大脑皮质5一羟色胺、CCK和ⅥP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P&;lt;0.05~0.01)。相关分析显示,肥胖指标与大脑皮质5-羟色胺、CCK和VIP含量均呈负相关(r=-0.836~-0.528,P&;lt;0.05-0.01)。针刺取得良好减肥疗效同时,肥胖大鼠大脑皮质5-羟色胺、CCK和VIP含量均明显回升(t=3.08,2.50,3.63.P&;lt;0.05~0.01)。结论:大脑皮质5-羟色胺、CCK和VIP含量异常低下可能是产生肥胖的重要因素。针刺对机体大脑皮质5-羟色胺、CCK和VIP含量的良性调整作用可能是针刺减肥重要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6.
背景已知针灸减肥机制涉及神经及神经体液调节.考虑到纹状体参与了对下丘脑摄食中枢、植物神经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的调控.针刺对肥胖大鼠纹状体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的调整作用如何?目的探讨针刺对肥胖大鼠纹状体组织一氧化氮和NOS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针刺减肥的中枢神经作用机制.设计以自身对照、相互对照为主的实验研究.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研究所、南京人口管理学院生殖医学教研室.材料本实验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研究所完成.1月龄刚断乳SD雄性大鼠,体质量50~70 g,由南京军区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级别为清洁级.干预以普通全价鼠饲料喂养的大鼠作为正常组,将造模成功的实验性肥胖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刺组,每组6只.针刺组大鼠给予针刺治疗14 d,正常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每天放入大鼠固定器中适应15 min,持续14 d.采用神经生化技术观察针刺治疗前后肥胖大鼠体质量、体脂及纹状体组织一氧化氮和NOS含量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针刺对实验性肥胖大鼠肥胖指标及对心包、肾周和附睾脂肪量的影响.②针刺对各组大鼠纹状体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③大鼠纹状体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和NOS活性与体质量和Lee's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肥胖大鼠体质量和体脂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8.86,9.99,8.31,P均<0.01);纹状体组织一氧化氮和NOS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大鼠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5.48,4.37,P均<0.01);大鼠纹状体组织一氧化氮和NOS水平与体质量和Lee's指数呈负相关(r=-0.78,-0.71;P<0.01).针刺治疗能使肥胖大鼠纹状体组织一氧化氮和NOS水平明显回升,与针刺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74,3.48,P均<0.01).结论纹状体组织一氧化氮和NOS水平异常可能是肥胖发病的因素;针刺对肥胖机体纹状体组织一氧化氮和NOS水平的良性调整作用可能是实现减肥效应的中枢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针刺对肥胖机体大脑皮质神经信息物质的作用。方法:观察针刺治疗前后3组肥胖大鼠(正常组,对照组,针刺组,每组5只)体质量、Lee's指数、体脂、大脑皮质5-羟色胺、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olypeptide,VIP)含量的变化。结果:肥胖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和体脂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t=-3.63~7.10,P<0.05-0.01),而大脑皮质5-羟色胺、CCK和VIP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肥胖指标与大脑皮质5-羟色胺、CCK和VIP含量均呈负相关(r=-0.836~-0.528,P<0.05~0.01)。针刺取得良好减肥疗效同时,肥胖大鼠大脑皮质5-羟色胺、CCK和VIP含量均明显回升(t=3.08,2.50,3.63,P<0.05~0.01)。结论:大脑皮质5-羟色胺、CCK和VIP含量异常低下可能是产生肥胖的重要因素。针刺对机体大脑皮质5-羟色胺、CCK和VIP含量的良性调整作用可能是针刺减肥重要的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针灸治疗肥胖症并发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减肥是防止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措施,针灸具有无毒副作用的减肥降压效果。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肥胖症并发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机制。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选择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门诊患者,将针灸治疗肥胖症并发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症无并发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正常人相比较,观察针灸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血压、植物神经平衡指数(Y值)、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activation indices,IAI)、瘦素、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vnthase,NOS)水平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虚阳亢和阴阳两虚四型肥胖症并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胃肠实热、肝郁气滞和脾虚湿阻三型肥胖症无并发症患者与正常健康人针灸前后肥胖指标、植物神经功能、血糖、胰岛素、瘦素、一氧化氮、NOS的比较。结果:针灸治疗肥胖症并发原发性高血压和肥胖症均可降低肥胖指标参数、瘦素和胰岛素水平(P&;lt;0.05和P&;lt;0.01);还可升高LAI、一氧化氮和NOS水平(P&;lt;0.01);前者Y值结果明显回降(P&;lt;0.05)而后者Y值显著回升(P&;lt;0.01)。针灸后植物神经功能[针灸治疗后神经功能参数分别为12.19&;#177;0.61),(0.98&;#177;0.48)],胰岛素[69.88&;#177;91.12),(121.16&;#177;52.52)mU/L],瘦素[(111.28&;#177;49.25),(78.33&;#177;22.16)μg/L],一氧化氮[(55.38&;#177;19.53),189.39&;#177;23.25)μmol/L]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lt;0.05-0.01)。结论:针灸对肥胖症并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植物神经功能、胰岛素、瘦素、一氧化氮水平有良性调整作用,这可能是实现减肥和降低血压的效应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9.
电针与西布曲明对肥胖大鼠脂肪细胞产物影响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针灸与药物均是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有效方法,电针与常用减肥药西布曲明影响肥胖机体脂肪细胞产物是否存在差异?目的:观察电针与常用减肥药西布曲明影响肥胖大鼠脂肪细胞产物的差异,以探讨针灸减肥的机制.设计:分层随机对照设计.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实验室.材料:选用120只生后45 d雄性SD大鼠,由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盐酸西布曲明胶囊由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X20010279;电针仪为韩氏LH402A穴位神经电刺激仪,由北京华卫产业开发公司生产.方法:实验于2004-1012006-11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针药结合实验室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高脂高能量饲料喂养100只SD雄性人鼠,选择食源性肥胖人鼠54只,分为电针组、药物组、肥胖组,每组18只,并以18只正常饲料大鼠为正常组.②电针组大鼠均以2/15 Hz,4 mA的电针治疗,针刺穴位为同侧的"后三里"、"内庭",每次针一侧2个穴位,隔日交替.以自制的束缚装置崮定,治疗时大鼠处于清醒而不剧烈挣扎状态,治疗时间15 min/d,每6天休息1 d,共观察49 d,治疗42次;药物组采用0.2g/L盐酸西布曲明溶液2.0mg/(kg·d)灌胃;正常组及肥胖组与针刺组同样束缚而不针刺.主要观察指标:①肥胖指标: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体长、减重率及脂体比,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②胰岛素敏感性指标: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葡萄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③脂肪细胞分泌调节物质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抵抗素、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及其可溶性受体水平.结果:纳入大鼠120只,食源性肥胖大鼠模型成功54只及正常组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肥胖组大鼠体质量、体脂量、胆同醇、三酰甘油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大鼠体质量、体脂量、脂体比、胆固醇、三酰甘油低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大鼠三酰甘油低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减重率高于药物组,脂体比低于药物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肥胖组大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明显高于正常组,胰岛素敏感指数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组及药物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低于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电针组大鼠脂联素水半高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大鼠抵抗素水平低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在改变肥胖大鼠脂肪组织异常分泌的产物方面的作用较西布曲明更为明显,这可能是针灸减肥和防治肥胖相关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2型糖尿病针灸临床与实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耳针、艾灸等均被广泛应用,各种动物实验亦在进行,均经治疗或实验前后有关指标的测定证实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