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210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3篇
  1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6 毫秒
661.
睡眠障碍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影响卒中的康复和复发。根据梗死部位的不同,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多样。对于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多采取药物和物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多导睡眠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卒中后睡眠障碍已能得到明确和细致的诊断。针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62.
摘要:目的 建立检测志贺菌CRISPR相关基因的斑点杂交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PCR 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 探针和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与志贺菌CRISPR相关基因进行斑点杂交。结果 设计出志贺菌CRISPR的相关基因探针;实现了志贺菌CRISPR系统的探针制备及杂交方法的建立。结论 斑点杂交可以快速大量检测志贺菌CRISPR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663.
目的 研究应用聚偏氟乙烯(PVDF)-丝氨酸(Ser)新型吸附膜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对猪脓毒血症肺损伤的影响及探讨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 将13只雄性大长种家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n=7)和对照组(n=6).采用内毒素(LPS)1 μg(kg·h)静脉泵入2 h复制脓毒血症模型.实验组脓毒血症模型制作完成后1 h开始应用PVDF-Ser吸附膜进行血液灌流2 h;对照组应用空载体血液灌流对照试验.监测血浆TNF-α和IL-6水平;血液灌流结束处死动物后检测血管外肺水、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肺组织TNF-α和IL-6水平、丙二醛(MDA)、谷光苷肽(GSH)、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和MPO免疫组化分析.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静脉泵入LPS后,两组均表现为血管外肺水和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血浆及肺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上调.与对照组相比,PVDF-Ser血液灌流能显著改善血管外肺水、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肺组织病理学损伤(P<0.05),下调血清IL-6(P<0.05)、肺组织TNF-α(P<0.01)以及氧化应激水平(P<0.05).血清TNF-α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VDF-Ser吸附膜进行血液灌流,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改善肺损伤,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4.
目的 总结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肺部毛霉菌病CT特征表现,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帮助.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9例白血病HSCT治疗后经手术、穿刺活检及痰培养证实的肺部毛霉菌感染CT特征表现,对其分布、形态、征象等进行分析,总结其肺部CT表现特征.所有患者均行MSCT平扫.结果 7例肺部见“反晕征”;团状磨玻璃影5例;3例见双肺内多发斑片状、结节状磨玻璃样高密度影;1例双肺多发小空洞影,其周围见长毛刺;胸腔积液2例;纵隔积气1例.部分患者存在2种或2种以上征象.本组7例患者CT出现“反晕征”时间与移植间期为0.5~19个月,中位数10个月,其中6例(85.7%,6/7)出现在18个月以内.本组8例患者以咳嗽、咳黄(白)色黏痰为主要临床症状,占88.9%(8/9);其中4例痰中带有血丝或伴有咯血,占50%(4/8);3例伴有左侧胸痛,占37.5%(3/8);1例无明显咳嗽、咳痰症状.本组6例患者体温明显升高,占66.7%(6/9),在38.4℃~39.6℃之间,中位数39.0℃;3例体温正常,占33.3%(3/9).本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在0.16~3.31×109/L之间,中位数0.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在0~2.46×109/L之间,中位数0.09×109/L.本组7例(77.8%,7/9)存在“反晕征”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在0~1.63×109/L之间,中位数0.09×109/L.结论 白血病HSCT后肺部毛霉菌病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当白血病HSCT后处于粒细胞缺乏期时,且肺部感染中出现特征性征象“反晕征”时,则高度提示肺毛霉菌感染.  相似文献   
665.
目的:研究微波辐照对小鼠肾皮质和睾丸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PKC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频率为2450MHz、功率密度为10mW/cm^2的微波照射小鼠,用TBA比色法和NBT羟胺法检测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用放射示踪法测定PKC活性。结果:微波辐照后1、6、12、24天,小鼠的肾皮质和睾丸中MDA含量均升高,24天达到最高量(P<0.05);SOD活性均降低,24天降到最低点(P<0.05);24天时小鼠的肾皮质胞质PKC活性降低,而膜相PKC活性明显增高(P<0.01)。结论:在该辐照条件下,微波辐照可致肾皮质和睾丸中自由基产量过多,SOD消耗增加,肾皮质PKC活性增高。  相似文献   
666.
我所自1984~1988年新登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509例,实行5月短化方案治疗,随访2年共452例,分析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资料来源于1984~1988年新登涂阴病例管理卡。化疗方案:1RHZ/4R_2H_2。初  相似文献   
667.
受化工部劳动保护研究所委托,我们在本公司碳胺厂造气车间对“两点采样原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92.5%的两点CO浓度几何均值与车间内15个点的“总体”CO浓度均数之间差异无显著性;91.7%的采样点CO浓度与风速呈无相关关系;3天连续采样,每天4次60个样品均值之间F值为0.86,P〉0.05,差异无显著性,我们认为两蹼采样原则经济实用,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68.
我院自1988年5月至1990年4月应用上海产AXQ—Ⅱ型按需起搏器行临时起搏救治3例危重心律失常,其中2例经静脉行右心室心内膜起搏,另1例在体外循环人工二尖瓣置换术中行左心室心外膜起搏,3例均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9.
自Zaccaelli 1909年施行脾切除术以来,有关学者认为,脾非生命所需,切除脾脏对患者无害[1]。King和Schumaaker于1952年报告5例儿童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切除脾后在2年内突然发生凶险感染(Or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简称OPSI)造成2例死亡才引起学术界广泛注意。随着近代医学特别是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脾脏的生理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外科临床对脾脏切除术利弊得失的更多  相似文献   
670.
1979年4~6月,对我省7个地区中11个县已往未接种过卡介苗的11个大队(11个流调抽样点),15岁以下儿童5,940人应用PPD—RT_(23)作皮内试验,现将其反应强度分布报告如下: 一、材料及方法应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分装的纯蛋白衍化物PPD—RT_(23),按要求的条件妥善保存,对15岁以下儿童(左上臂无卡痕者),在左前臂中部行皮内注射,每人剂量0.1毫升(含2个单位),72小时后查验反应,由二人专职观测反应,将平均直径(毫米)数记录于专用个卡上,根据其强度进行频率分布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