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目的:通过观察服用天麻钩藤饮后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下丘脑的蛋白质的改变,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天麻钩藤饮的降血压和改善肝阳上亢证症状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6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完成。①动物与中药: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0只,完全随机(随机排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0只;正常SD大鼠10只(正常组)。附子汤:由60g单味制附子组成,先将药物浸泡30min,煎煮两次后再将药液合并浓缩为含生药0.1g/mL。天麻钩藤饮:天麻15g,钩藤15g,石决明20g,黄芩10g,杜仲10g,牛膝10g。石决明先煎20min,天麻后下;煎煮两次后再将药液合并浓缩为含生药0.1g/mL。②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的复制:所有动物同时喂养,治疗组及对照组连续灌服附子汤共21d,复制成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模型(收缩压明显增高,饮水量增加,性情变得更易激怒为造模成功)。③对照组自第22天起改为连续灌服蒸馏水14d,治疗组自第22天起改为连续灌服天麻钩藤饮14d,均于第36天处死。正常组大鼠,连续灌服蒸馏水35d,于第36天处死。④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各组大鼠下丘脑的总蛋白质,经考马斯亮兰染色,PDQuest7.0软件分析。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治疗后治疗组大鼠的血压明显下降,饮水量减少,性情变得温和。②大鼠的下丘脑蛋白质图像匹配率达94%~100%,且重复性较好,其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等电点4~8,相对分子质量14400~75000。治疗后有67个蛋白质点表达上升2倍及以上,有19个蛋白质点表达下降2倍及以上。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后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血压降低、症状改善,这可能与其下丘脑蛋白质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NPSLE患者随机分为HBO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HBO组则加用HBO干预。分别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积分,并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3个疗程治疗后,发现HBO组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有效率为53.3%,HBO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其SLEDAI积分均明显偏高,治疗后2组患者SLEDAI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HBO组患者治疗后SLEDAI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HBO能进一步降低NPSLE患者疾病活动度,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3.
针刺对偏头痛大鼠血浆神经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atonin gene-ralated peptide,CGRP)、P物质、内皮素、神经肽Y、心钠素、神经降压肽(neurotensin,NT)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按各组方案造模,或针刺治疗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颈静脉血浆中多种神经肽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CGRP(319.64&;#177;53.12)ng/L;P物质(126.76&;#177;39.29)ng/L;心钠素(366.11&;#177;83.12)ng/L;内皮素(785.00&;#177;186.64)ng/L;神经肽Y(4567.064&;#177;1041.86)ng/L均较正常对照组(152.87&;#177;31.82),(57.43&;#177;21.03),(278.31&;#177;58.76),(516.88&;#177;126.89),(3232.75&;#177;424.87)ng/L有明显升高(t=2.283—2.791,P&;lt;0.05或0.01),而模型对照组NT(56.64&;#177;21.21)ng/L较正常对照组(113.12&;#177;35.92)ng/L明显降低(t=2.842,P&;lt;0.01);针刺治疗组CGRP(148.54&;#177;19.18)ng/L;P物质(60.76&;#177;22.31)ng/L;心钠素(287.63&;#177;68.64)ng/L;内皮素(524.38&;#177;122.55)ng/L;神经肽Y(3324.56&;#177;576.77)ng/L均明显下降(t=2.833—2.481,P&;lt;0,05或P&;lt;0.01),NT(101.13&;#177;27.69)ng/L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t=2.669,P&;lt;0.05)。结论:针刺调节脑神经肽的合成与释放,是其治疗偏头痛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4.
In studying the syndrome of yang-hyperactivity, we found that most migraine patients were with hyperactivity of the liver-yang, stagnation of the liver-qiand blood stasis, and stagnation of the liverqi and deficiency of the spleen. To evaluate the needling effects on migraine and to approach its mechanism, we have launched a study in 207 cases since 1997. The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and reported as follows.  相似文献   
75.
左室肥厚的血透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析(HD)患者左室肥厚(LVH)发生率高达75%,我们采用超声心动图(UCG)对伴左室肥厚的尿毒症维持血透患者和其它引起LVH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肥厚性心肌病的左室舒张功能作系统比较。 对象与方法 1.对象:(1)HD组30例,经UCG诊断符合LVH(室间隔 左室后壁≥24mm),20例男女各10例,年龄53±14岁。(2)高血压性心脏病(HHD)组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57±10岁。(3)肥厚性心肌病(HCM)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51±12岁。(4)正常对照(N)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46±16岁。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模型行为学及海马BDNF的影响.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结合慢性不可预见的轻度应激和孤养制作心梗并抑郁复合大鼠模型.观察动物的体重变化和行为学指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海马BDNF蛋白表达.结果:经过21天慢性不可预见轻度应激.模型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和糖水偏爱百分比、敞箱试验得分均明显降低,纯水消耗显著增加;海马BDNF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采用21天慢性应激后,模型鼠体重下降、行为学明显异常,符合抑郁动物的行为学改变,且存在海马神经元可塑性降低的表现,这可能是心肌梗死并抑郁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针刺对偏头痛大鼠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偏头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颈静脉(externaljugularvein,EJV)血中ET和NPY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ET和NPY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组ET和NPY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可能是通过调节ET和NPY等神经递质的含量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78.
利用单光子计数技术,在纳秒级时间分辨荧光光谱仪上,通过真空升华超增感染料对薄膜的荧光寿命测试,并比较在溴化银单晶上形成的超增感体系的荧光寿命,研究了超增感过程中的能量传递,提出超增感剂的激子能带模型,并以此探讨了超增感机理。同时,对增感染料的固态薄膜的荧光光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9.
塞流、澄源、还 (复 )旧被近世称为“治崩三法” ,有效地指导着妇科崩漏症的治疗。其法来源于武之望的《济阳纲目》 ,书中引方氏曰 :“治崩次第 ,初用止血以塞其流 ,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 ,末用补血还其旧……。”塞流者含有急则治标 ,急先止血的内容 ;澄源者有辨症求因 ,正本清源的含义 ;复旧是根据脏腑经络气血的偏盛偏衰 ,以补其不足 ,达到身体康复的目的。三者治疗中的三个阶段 ,不能孤立地截然分开 ,常常塞流澄源并举 ,塞流复旧并举或澄源复旧并举 ,各有侧重 ,相辅相成 ,相互为用。若单塞其流 ,不澄其源 ,则不能遏制血液妄行之势 ;单澄…  相似文献   
80.
血透患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透对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观察22例尿素症血透患者透析前、透析15分钟及透析5小时后血中可溶性sICAM-1和血浆P-选择素的水平,同时相应进行白血细胞计数。结果 患者透析15分钟钟的血白细胞显著低于透析前水平,透析5小时后接近透析前水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透析前sICAM-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透析15分钟时静脉端显著低于透析前水平,但高于动脉端水平,透析5小时后其值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