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评估用a-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安全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NBCA胶栓塞的脑动静脉畸形55例,70次栓塞101根供应动脉.结果55例脑动静脉畸形栓塞后,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或栓塞大于90%为16例(29.1%),栓塞70%~90%为23例(41.8%),栓塞50%~69%为9例(16.4%),栓塞<50%为7例(12.7%).无死亡病例,4例术后出现轻度或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结论NBCA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从1994年5月~1996年9月,我院应用钬激光经颅治疗各部位肿瘤64例,其中微量激光治疗大型垂体腺瘤1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103次直接穿剌法的椎动脉造影,穿剌部位在颈4~5或5~6横突间。如能了解解剖特点,熟练操作技术,造影成功率可达97%。并分析100例 X 线征象,多数可作定位诊断,认为对幕下和幕上枕区的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血管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纤维蛋白黏合剂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实际应用方法,提高手术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对2004年1~6月间我们在10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人纤维蛋白黏合剂(HFG)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用于脑部手术创面止血效果好.(2)术中静脉窦出血,用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布压迫后加用HFG,止血效果佳.(3)开颅手术中用HFG覆盖硬脑膜,术后第1天,平均引流量明显减少,降低了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4)用HFG加自体骨碎片作颅骨成形术,效果满意.(5)血管显微吻合术中使用HFG,可减少缝合针数,预防吻合口渗漏.(6)经蝶手术中使用HFG,可止血利于手术进行,另可行鞍底重建防治术后脑脊液漏.结论人纤维蛋白黏合剂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其使用简便、安全、可靠,提高了手术疗效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脑室出血中血块与脑室体积变化及病理改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和探讨脑室内出血脑室与血块体积变化及病理改变.方法通过建立狗的脑室内出血模型,对其进行神经功能状态评估、系列头颅CT和病理检查,并根据CT影像计算脑室体积和脑室内血凝块体积.结果正常成年狗的脑室呈裂隙样,注血后脑室被血凝块明显扩张,在最初1周内脑室体积对血凝块体积呈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此后随血凝块进一步缩小,脑室体积反而进行性增大,血凝块均于3~4周内完全溶解消失.脑室扩张程度对最初的脑室内血凝块体积亦呈良好的的线性正相关关系.病理检查发现脑室系统室管膜的完整性被破坏,室管膜下胶质增生,室管膜下组织中神经元有嗜酸性坏死.结论出血性脑室扩张是脑室内出血的显著特点和导致不良预后的主要表现,脑室周围重要结构中神经元的缺血性改变,可能是脑室内出血病人预后不良的最直接原因,它可能是由于出血性脑室扩张压迫脑室周围血管结构、颅内压增高和脑血管痉挛等综合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6.
钬激光治疗颅内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文浩  朱菁 《激光医学》1995,5(1):44-45
本文对钬激光治疗12例脑瘤作了初步总结。12例脑瘤中,脑膜瘤4例,胶质瘤4例,神经纤维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肿瘤1例。8例全切肿瘤,另4例大部工除,无一例死亡,钬激光在切除深部肿瘤,血供丰富及质地较硬的肿瘤方面有独到的优点。钬激光应用安全,对周围脑组织损害极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设计了能用精确数量表示力的大小和可以模拟不同作用方式的胸部挤压仪,并利用它成功地建立胸部挤压综合征动物模型,着重对其造成的脑损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前、后三叉神经的传导功能变化,探讨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指导及其对手术预后的评估,探讨微血管减压术的可能机制。方法 14例经术前核磁共振斜矢状位成像证实有神经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的病人,在微血管减压过程中,通过术前、中、后记录早期头皮诱发电位监测三叉神经传导功能。结果 所有病例的术前头皮诱发电位均呈潜伏期延长与波幅降低的改变,显示三叉神经根部的传导功能损害。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证实微血管减压术后,14例病人三叉神经传导功能迅速恢复,术后疼痛均缓解。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后三叉神经痛的改善,常与神经生理学数值恢复正常有关,提示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微血管减压术后电生理参数值的迅速恢复及疼痛缓解,证明这两种现象与髓鞘再生无关。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预测微血管减压术的效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P16proteinwasinitiallyfoundtobindwithcyclin dependentkinase4(CDK4)anddefinedasanegativeregulatorofthecellcycle 1  Sincethegeneencodingp16protein,multipletumorsuppressor 1(MTS1) ,wasfoundtobehomozygouslydeletedinmorethan 10 0tumorcelllines,2 ,3  manylaboratoriesinve…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对三叉神经痛病人三叉神经根切断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作者研究了36例经术前MRTA及术中探查除外神经血管接触的三叉神经痛病人,在三叉神经感觉根大部切断术过程中,通过术前、中、后记录BTEP以监测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测定BTEP潜伏期及波幅参量的变化指导手术的进程.结果 36例病人患侧BTE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提示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损害,术中待BTEP呈一直线后,不再继续切断神经根,术后疼痛均缓解,未遗三叉运动功能障碍.结论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可以指导选择性三叉神经根切断术并防止三叉神经眼支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