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8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下颌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19~31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前牙开!、后牙早接触和Ⅱ类错!,影像学检查见髁突骨质吸收、高度降低、体积减小、形态不规则,下颌支高度降低,常伴有下颌支及髁突的发育不足;MRI表现为髁突乃至下颌支骨髓腔信号降低呈黑色无信号区。10例患者中4例髁突切除后内窥镜辅助下肋骨- 软骨移植重建髁突,2例患者行关节盘复位修补术,4例患者未作治疗。结果4例重建髁突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重建的关节形态和功能良好,具有稳定的!关系;2例关节盘复位修补患者术后随访4~6个月,开!无明显加重,但髁突吸收区域亦未见适应性改建。结论髁突不明原因吸收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确诊;肋骨- 软骨移植重建髁突是治疗髁突不明原因吸收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2.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s,OMSI)是颌面部潜在筋膜间隙的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OMSI病例具有耐药菌感染增多、重症感染增多、致死风险增加等特点。为提高OMSI的治愈率,其治疗原则与方法需与时俱进。因此,依据国内部分专家当前诊治OMSI的临床经验,结合国际同行治疗经验,本文从术前检查、检查结果解读、经验性用药原则、手术处理原则、术后换药原则、智齿冠周炎相关间隙感染的防治策略、血糖监测与控制、物理因子治疗原则、路德维希咽峡炎治疗和围手术期护理等10个方面进行系统性总结,形成共识,以期逐步实现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同行诊治OMSI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最终达到提高我国OMSI的诊疗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3.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下颌骨重建方案,包括模块化的手术方案及标准化评估。方法对2015年至2017年的9例下颌骨重建病例进行综合评估。手术方案包括三个部分,即计算机辅助手术设计(CASS)、手术导板(ST)准备和手术实施。术后标准化评估包括局部对比分析(PCA)和机械定量感觉神经测试两部分。结果手术成功切除肿瘤并保留下牙槽神经血管束(IANB)。局部对比分析得出平均误差为0.92 mm,标准差为0.96 mm。双侧颏部及下唇神经的机械定量感觉测试显示无明显差异(P=0.12)。结论改良的下颌骨重建方案能很好地修复不同类型的下颌骨缺损,并能保留患者的颏部及下唇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84.
新冠(COVID-19)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已经席卷全球,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随着各国防控措施有力的执行及各种COVID-19疫苗的面世,COVID-19疫情获得了有效控制。但由于COVID-19病毒的变异及欧美部分国家防控不力,疫情处于起伏状态,短期内很难完全消除病毒,这给口腔临床教学和实习带来一定挑战。作为口腔临床实习教学单位,作者针对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特性,依据现有口腔颌面外科实习教学模式的特点,结合COVID-19疫情中所暴露的问题,探讨后疫情时代口腔颌面外科实习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5.
目的检验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对判断血管神经压迫(NVC)程度的准确性,评价其对微血管减压(MVD)手术适应证判断的指导价值。方法对32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行MVD。根据患者术前MRTA表现对NVC分级,并与术中NVC对比,采用Kappa(SPSS14.0)检验术前MRTA与术中NVC的一致度。根据术后随访情况将疗效分级,并分析术前不同NVC分级的患者术后疗效的差异。结果 322例患者术前MRTA提示的NVC情况与术中表现无明显差异(χ~2=6.182,P=0.103>0.05),两者具有较高一致度(Kappa=0.811)。术后随访,277例患者(86.0%)术后疗效为优,27例患者(8.4%)为良,18例(5.6%)为差。术前NVC 0-1级的患者MVD有效率(疗效为优)81.8%(95/116),术后NVC 2-3级的患者有效率为88.3%(182/206)。结论术前MRTA提示神经受压较为严重的患者(NVC 2级和3级)MVD术后获得较好疗效,为MVD的明确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组织学观察,探讨髁突囊内骨折内固定术中保留和切除髁突软骨对髁突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6个月龄山羊1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8)和对照组(n=4)。实验组双侧髁突造成囊内骨折并同期行手术复位固定.一侧保留髁突软骨,另一侧切除髁突软骨。术后3个月、6个月处死动物,切取髁突标本行石蜡切片和硬组织切片观察骨折愈合和髁突生长情况。结果:实验组髁突骨折愈合良好,钛板被新生骨组织覆盖;HE染色显示.保留髁突软骨组,髁突软骨结构清晰,与正常对照髁突相同,软骨成骨活跃,髁突生长发育正常;切除髁突软骨组,髁突软骨层消失,表面为成熟的骨细胞覆盖,直接与关节盘的纤维组织相连,新生骨组织少见:硬组织切片显示,钛板与骨组织直接结合.未见组织渗出和排异反应。结论:手术复位髁突囊内骨折时保留髁突软骨,不会影响髁突的生长发育;损伤髁突软骨.会造成髁突与关节盘黏连.引起髁突生长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87.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TMJOA)是一种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开口受限、关节区疼痛、摩擦音等一系列症状。虽然骨关节病不是致命性疾病,但是骨关节病的发生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发生率最高,是最常见的关节紊乱病。本文就TMJ ADD与OA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评价计算机导航技术(computer-aided navigation,CAN)在颞下颌关节及颅底腱鞘巨细胞瘤术中对于确定肿瘤边界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计算机导航技术,对累及颅底及颞下颌关节的腱鞘巨细胞瘤进行辅助切除和颅底重建。术后进行CT检查及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术后CT显示,肿瘤切除完整,无残余,颅底重建形态良好;术后6个月CT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对于治疗累及颅底及颞下颌关节的病变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以辅助确定肿瘤边界、保护颅底重要结构和指导颅底缺损重建。  相似文献   
89.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1ar joint osteoarthrosis,TMJOA)是一种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开口受限、关节区疼痛、摩擦音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影像学和组织工程等技术的发展,TMJOA的诊治方法不断得以提高和完善.本文就TMJOA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0.
目的:介绍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和临床评价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TMJ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后进行MRI检查,以获取评价关节盘情况的影像学依据,并按照Wilkes-Bronstein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将处于Ⅱ~Ⅴ期的患者纳入治疗范围,进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手术。术后对接受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的911例患者(1103侧关节)再次进行MRI检查,根据MRI评价标准,评价关节盘复位的效果。对复位"差"者再次进行手术,或改为开放性锚固术。结果:MRI评价显示,1032侧关节达到良以上,有效率达93.56%(1032/1103);仅有71侧、6.44%(71/1103)的关节进行了二次关节镜手术或开放性手术。临床评价的平均随访期为15.3个月(2~29个月),结果为优者32.88%(48/146),良者57.53%(84/146),差者9.59%(14/146);总有效率为90.41%(132/146)。92.47%(135/146)的患者自主感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有效组开口度改善(14.34±5.87)mm(P<0.001)。VAS术前29.76±23.35(0~80),术后3.71±7.91(0~50)(P<0.05)。失败组开口度改善不明显(P>0.05)。VAS术前3.33±5.77,术后36.67±30.55(P<0.01)。对MRI评价与临床评价2种方法进行χ2检验,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MJ内镜下盘复位固定术是一种能将关节盘复位的、有效的微创术式,但其长期稳定性尚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