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医学微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广泛使用,使得医学微生物教学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基础脱离临床,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被动等问题.模块式教学法能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改变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授课效率,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今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髓心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方药和按摩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与推拿联合按摩髓心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缓解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对淮安市2009-2011年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特征进行分析,为淮安市老年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淮安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工作收集的淮安市2009~2011年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数据,分析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9-2011年淮安市≥60岁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012.26/10万,男性1354.60/10万,女性703.77/10万,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580.32,P〈0.05。平均年死亡率835.40/10万,男性1105.33/10万,女性592.16/10万,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607.95,P〈0.05。发病居前10位的肿瘤依次是食管癌、胃癌、肺癌气管支气管、肝癌、结直肠癌肛门、胰腺癌、乳腺癌、口腔癌、膀胱癌和胆囊及其他,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的90.29%。死亡居前10位的是食管癌、肺癌气管支气管、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肛门、胰腺癌、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淋巴瘤、白血病和胆囊及其他,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75.98%。全市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7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之后随年龄升高而下降,死亡率则在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2009-2011年全市老年人发病率分别为882.03/10万、1022.29/10万和1136.96/10万,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病率不断增高,χ2=220.43,P〈0.05;城市(χ2=114.18,P〈0.05)与农村(χ2=111.08,PdO.05)发病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高。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略有增高,变化不大,χ2=0.74,P〉o.05。城市地区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高,χ2=17.42,P〈0.05,而农村地区则不断降低,χ2=9.52,P〈0.05。结论:淮安地区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老年人恶性肿瘤防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通过161例拔牙术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拔牙术后出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61例拔牙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出血原因进行总结,探讨可能的预防措施,并对常用止血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拔牙后出血的原因以局部软组织损伤常见,可能为操作粗暴、不规范或拔牙时机、指征掌握不当所致,全身性疾病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对患者基础情况进行评估、严格掌握拔牙适应证和规范操作是预防拔牙术后出血的主要措施,大多数患者可经局部压迫或填塞法得以止血,部分患者需缝合、应用止血药方可止血。结论:拔牙术后出血是口腔科急诊的常见病种之一,全身和局部因素均可导致,应当采用局部与全身兼顾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分离和生物活性检测相结合的薄层色谱-自显影技术,对石榴皮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以三元溶剂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3∶5.5∶1.5为展开剂对石榴皮提取物进行展开分离,以二苯代苦味肼自由基(DPPH)为显色剂,喷洒于经展开后的TLC进行显色拍照。结果:石榴皮提取物在传统显色剂下分离到6个化合物,利用DPPH自由基显色,表明其中4个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活性成分主要为鞣质类化合物。结论:薄层色谱-自显影技术是一种快速分离鉴定天然产物中清除自由基活性成分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获得较高纯度的少突胶质细胞。方法取孕11.5 d的胚胎大鼠神经管尾段制备单细胞悬液,无血清条件培养基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加入胎牛血清诱导分化,利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不同的生长特性进行分离,获取较高纯度的少突胶质细胞。结果本实验得到纯度达90%以上的少突胶质细胞。结论利用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可以获取较多较高纯度的少突胶质细胞,以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导致脑室出血术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上海市东方医院2007年至2010年脑室出血病例142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65例,年龄19~86岁,平均63.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90例(63.4%),糖尿病史者66例(46.5%).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脑室内出血,入院时GCS评分≥7分76例(53.5%),<7分66例(46.5%).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4 h内急诊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对142例脑室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术后死亡相关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脑室出血术后死亡相关的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病史、低GCS评分、弥漫性脑室内出血、术前并发梗阻性脑积水、术前凝血功能异常、术后中枢性高热及尿崩、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及肺部感染、术后引流时间≥7d(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则表明与脑室出血术后死亡独立相关的因素包括术后中枢性高热、术前并发梗阻性脑积水(P<0.01)、术后引流时间≥7d、术后并发肺部感染、高龄、低GCS评分、弥漫性脑室出血及高血压病史(P<0.05).结论 脑室出血患者的一般情况及CT表现与死亡密切相关,积极防治术后各种并发症是降低术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了解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8月在鄞州人民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08例。应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及自行设计一般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确定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对科研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确保调查的严谨性、科学性。 结果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重度自我感受负担者达61人,占56.5%,自我感受负担总均分为(33.35±6.34)分,处于中度水平,其中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担心照顾者花很多钱,担心因照顾我而影响照顾者的健康,担心照顾者因为照顾我负担过重。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婚姻、性格、学历、放疗次数、放疗反应、是否同步化疗为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度水平,其中性别、婚姻、性格、学历、放疗次数、放疗反应、是否同步化疗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应关注放疗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9.
髂股静脉阻塞性疾病主要包括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和血栓性髂股静脉回流障碍。随着腔内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已成为髂股静脉阻塞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研究表明,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支架植入后的长期通畅率显著高于血栓性髂股静脉回流障碍患者[1,2];文献统计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和血栓性髂股静脉回流障碍的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发生比例约为1∶10,后者支架植入后的5年一期通畅率仅为70%~75%[1,3]。据相关文献报道,髂静脉支架植入术后70%以上的患者可能会发生ISR,且5%~15%的肢体会出现严重ISR(狭窄率>50%)[2]。静脉ISR可引发腹股沟区疼痛、肢体肿胀等慢性症状加重,甚至造成血栓复发,严重影响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4,5]。尽管支架植入术在慢性髂股静脉闭塞性疾病中取得较好的初期疗效,但静脉ISR的二次干预方法目前相对有限,亟需对静脉ISR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6]。本文对静脉ISR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并对静脉ISR的预防和二次干预提出展望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和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MHD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碳酸司维拉姆片,对照组给予醋酸钙片,疗程均为12周。检测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磷、血清钙、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实验组hs-CRP、TNF-α、IL-6、血清磷、钙磷乘积、iPTH、BUN、Scr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治疗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只有血清磷、钙磷乘积、iPTH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它指标均与同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司维拉姆可以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降低高磷血症,改善钙磷代谢紊乱,改善肾功能,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