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芽孢杆菌Y6实验室内杀螺活性,初步探讨其杀螺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菌株Y6进行生物学鉴定。配制浓度分别为0.005、0.010、0.015 g/mL的芽孢杆菌Y6悬液,采用浸泡法评价其室内杀螺效果。检测芽孢杆菌Y6悬液浸泡后钉螺软体组织内Y6菌体含量和糖原含量变化,初步探讨其杀螺机制。结果 Y6菌落呈乳白色、不透明,在营养琼脂培养基表面有菌膜形成;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杆状;芽孢位于菌体中间,呈无色透明折光小体,被菌体包裹;卵磷脂酶试验呈阳性,Y6菌体16S rDNA基因序列与多株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同源性均为100%,将菌株Y6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0.005、0.010、0.015 g/mL 芽孢杆菌Y6悬液浸泡24、48、72 h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28.3%、31.7%和81.6%,43.3%、58.3%和93.3%及63.3%、78.3%和98.3%;随着悬液浓度增加、浸泡时间延长,菌株Y6悬液杀螺效果提高。采用染色镜检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发现,菌株Y6悬液浸泡后的死螺体内Y6菌体含量最高、活螺体内最低;经芽孢杆菌Y6悬液浸泡后,死螺、濒死螺和活螺软体组织内平均糖原含量分别为(0.68 ± 0.06)、(1.09 ± 0.16) μg/mg和(2.56 ± 0.32) μg/mg(F = 59.519,P < 0.05),活螺软体组织内平均糖原含量显著高于死螺(t = 14.073,P < 0.05)和濒死螺(t = 10.027,P < 0.05),而濒死螺软体组织内平均糖原含量显著高于死螺(t = 5.983,P < 0.05)。结论 贝莱斯芽孢杆菌Y6对钉螺具有较好杀灭效果,其杀螺机制可能是菌体侵染致螺体内糖原代谢紊乱而引起钉螺死亡。  相似文献   
2.
医学微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广泛使用,使得医学微生物教学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基础脱离临床,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被动等问题.模块式教学法能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改变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授课效率,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今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潘中武 《实用全科医学》2010,8(7):813-814,817
目的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缺血后处理能否减轻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将24只家免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P)组、缺血后处理(IPO)组和硫氢化钠(H2S供体)后处理(NPO)三组,每组8只。观察各组家兔的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心肌梗死面积变化。结果缺血180min后,NPO组心率较IP组、IPO组明显下降(P分别〈0.05);与IP组相比,IPO组及NPO组LVDP显著升高(P分别〈0.05,〈0.01),且NPO组LVDP升高较IPO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IP组比较,IPO组及NPO组血清中MDA含量显著下降(P分别〈0.05,〈0.01),同时SOD活性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0.01);NPO组MDA含量较IPO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OD活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IP组心肌坏死面积(45.2±4.3)%比较,IPO(34.3±6.2)%和NPO(23.4±4.6)%显著减少再灌注家免心肌坏死面积(P分别〈0.05),且NPO组比IPO组心肌坏死面积减小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2S后处理能减轻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温度胁迫(高温和低温)情况下湖北钉螺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两种酶的含量变化情况。 方法 将钉螺随机分成对照组、低温组和高温组,分别放置于 20 ℃ 、4 ℃和 37 ℃环境中,24 h 后取钉螺软体组织,测定各组钉螺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含量。 结果 对照组、低温组和高温组三组钉螺软体组织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含量分别为(27. 11±2. 31) U / L、(21. 90±0. 32)U / L 和(21. 42±1. 84)U / L,三组间不全相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10. 145,P<0. 05);琥珀酸脱氢酶含量分别为(1. 30±0. 002) U / L、(1. 24±0. 05) U / L 和(1. 12±0. 02)U / L,三组间不全相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124. 624,P<0. 05)。 结论 湖北钉螺在温度胁迫状态下,其软体组织中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含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烟曲霉菌感染的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种(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预防组、治疗组,每组10只。实验前均给予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CY)200 mg/kg,制备免疫功能抑制模型鼠。实验时,预防组灌服大蒜素溶液14 d,治疗组灌服大蒜素溶液7 d(第8~14天),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14 d,并于实验第8天时给各组小鼠麻醉后鼻腔滴入烟曲霉菌孢子悬液。采用MTT法检测各小鼠T细胞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预防组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γ、IL-1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预防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组间也有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和预防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L-12和IFN-γ的水平均有提高,提示大蒜素可提高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烟曲霉菌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免疫抑制小鼠侵袭性烟曲霉菌感染模型,为感染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给予昆明种健康小鼠腹腔内一次性注射环磷酰胺(CY)200mg/kg,观察其对小鼠一般状况和白细胞数的影响。4d后,经小鼠双侧鼻孔滴注烟曲霉菌孢子悬液30μl引起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IPA),并于不同时间点处死小鼠,进行组织培养及病理分析。结果:环磷酰胺注射后,小鼠白细胞数量明显降低,病理切片可见免疫抑制小鼠感染烟曲霉菌后肺组织大量烟曲霉菌聚集,组织坏死,形成肺脓肿。结论:成功建立了免疫抑制小鼠侵袭性肺烟曲霉菌病动物模型,为研究人类烟曲霉菌病的致病机制、诊断和防治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肿瘤细胞裂解物(TCL)通过PD1/PDL1相互作用对T淋巴细胞系H9凋亡、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MDA-MD-231、MCF-10A细胞中的PDL1和H9、PBMC中的PD1表达;反复冻融法制备231-TCL,将不同剂量231-TCL作用H9细胞,于不同时间点观察231-TCL诱导细胞凋亡的剂量与时间;适量的231-TCL与PD1/PDL1抑制剂共同作用H9细胞,观察H9细胞凋亡、CD69表达及IL-2、IL-4、TNF-β的分泌。结果:MDA-MD-231、MCF-10A细胞中均有PDL1表达,H9、PBMC中表达PD1;当231-TCL∶H9为2∶1,且作用时间为48 h时,231-TCL可诱导H9细胞凋亡;231-TCL和PD1/PDL1抑制剂联合作用于H9细胞后,H9细胞凋亡减少,CD69表达增加,IL-2、TNF-β分泌增加,IL-4分泌量不变。结论:三阴性乳腺癌TCL通过PD1/PDL1相互作用诱导H9细胞凋亡,抑制其活化及IL-2、TNF-β等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可能影响银杏内生真菌CS15菌株杀螺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形态学特征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综合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使用浸泡法配制不同浓度的菌株CS15发酵液;实验随机分为4组(超纯水对照组和1%、2%、4%滤液组),评定不同浓度CS15发酵滤液对钉螺的杀灭效果。采用蒽酮比色定量分析法检测发酵滤液浸泡处理后的螺体内糖原含量变化。结果:菌株经分离培养、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草酸青霉真菌。实验组菌株CS15 1%、2%、4%浓度下的发酵滤液均有一定的杀螺效果。其中在24 h后,以4%发酵滤液杀螺效果最佳(P<0.05),在48 h和72 h后,4%发酵滤液杀螺效率优于1%和2%发酵滤液(P<0.05)。经不同浓度CS15发酵滤液处理后,钉螺软体组织内糖原含量均明显降低,以4%发酵滤液组最为明显(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银杏内生真菌CS15发酵滤液对湖北钉螺具有毒杀效应,以4%发酵滤液杀螺效果最佳,其杀螺因素可能与螺软体组织内糖原合成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