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联合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7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以采用全脑放疗治疗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以采用小分子TKI联合同期放疗的37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近期效果、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脑转移灶疾病控制率(72.97%)高于对照组(47.06%)(P<0.05);研究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疲倦乏力、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中联用小分子TKI吉非替尼、同期放疗可增强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囊内大体积表皮样囊肿的疾病特点,提高对阴囊内大体积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阴囊内大体积表皮样囊肿患者临床资料,男,50岁,发现右侧阴囊内肿物40余年,呈进行性长大。右侧阴囊内可触及直径约为7.0cm大小椭圆形肿物,界清,质硬,触痛阴性。阴囊彩超提示右侧阴囊内有囊性肿物,大小约7.7cm×4.7cm×5.0cm,与睾丸界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侧阴囊内肿物切除术。结果:术后患者预后良好。切除病变组织送病检,证实为阴囊内表皮样囊肿。结论:阴囊内表皮样囊肿是阴囊罕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无明显不适,肿物可缓慢生长,目前确诊依赖于术后病检。对于阴囊内表皮样囊肿应尽早手术切除,但易复发,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ALK阳性NSCLC患者服用阿来替尼后,出现双侧胸腔积液并发溶血性贫血的诊治过程。针对患者胸腔积液、溶血性贫血等症状,临床药师排查患者的既往用药史和疾病史,以及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同时根据患者服用阿来替尼与胸腔积液和溶血性贫血的时间相关性,建议停用阿来替尼,待患者相关症状改善后,建议减量使用阿来替尼。但该患者再次出现双侧胸腔积液和溶血性贫血,临床药师根据诺氏评估量表评估阿来替尼与双侧胸腔积液、溶血性贫血的相关性后,建议永久停用阿来替尼,并与临床医生共同建议患者更换为恩沙替尼。结果 临床医生采纳临床药师的建议。换药后,该患者的胸腔积液消退,溶血性贫血症状改善。阿来替尼与双侧胸腔积液、溶血性贫血的相关性均为“确定”。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ALK阳性NSCLC患者的药学监护,协助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李伟华  魏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922-3922
目的探讨腹壁包块的临床表现及正确诊断方法。方法收集2003-2008年解放军四2一医院收治的206例腹壁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06例腹壁包块均经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179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合,27例出现误诊,误诊率13.11%。结论腹壁包块的诊断需要对全面详细的病史、有价值的症状体征和辅助诊断、有价值的特殊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7例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中枢性低钠血症有两种因素:(1)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引起的综合征(SIADH),主要行限水治疗;(2)脑性盐耗引起的综合征(CSWS),主要给予补充盐水治疗。本组病例上述二种治疗后,全部患者低钠血症均得到纠正。结论引起中枢性低钠血症有两种不同原因,且治疗方法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即早基因组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影响的即早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实验分成两组,常温缺血组(n=3):常温条件下停循环全脑缺血5min;低温缺血组(n=3):深低温条件下停循环全脑缺血5min。采用Affymetrix大鼠全基因组芯片检测两组动物海马基因表达的变化,获取差异表达基因。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共有75个,其中39个基因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调33个,下调42个。结论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即早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深低温脑保护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7.
魏亮  李陈渝  翁栩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4):3253-3254,3257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形成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开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住院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176例患者,对其可能发生的VCI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CI的发生与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冠心病、高血压等均无相关性( P>0.05),与年龄、糖尿病、白质疏松症有显著相关性(P<0.01);VCI的发病与脑卒中的发病次数、发病部位、发病面积均有相关性。其中脑卒中发病次数超过2次的患者VCI发病率(66.7%)明显高于少于或等于2次的发病率(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面积脑卒中患者VCI发病率(66.7%)明显高于小面积脑卒中患者发病率(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部位为额、顶、颞、枕和丘脑的患者VCI发病率(74.3%、47.9%、67.4%、42.9%、60.0%)明显高于基底核患者发病率(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VCI与发病次数、卒中面积、病灶部位、糖尿病、白质疏松症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如有上述危险因素易发生VCI ,应及早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全身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所致MODS的影响及全身亚低温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重症监护室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住院的脑出血后并发MODS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温(normothermic,NT)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身亚低温治疗(whole body mild hypothermia,WHT)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MODS评分、氧耗(oxygen consumption,VO2)与氧供(oxygen delivery,DO2)比值、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癫痫发生率及病死率、卒中量表评分和巴氏指数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MODS评分、氧耗与氧供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癫痫发生率和病死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卒中量表评分和巴氏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亚低温技术对于脑出血所致MODS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改善MODS患者的氧供需平衡,延缓MODS患者病情的进展,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导致脑室出血术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上海市东方医院2007年至2010年脑室出血病例142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65例,年龄19~86岁,平均63.3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90例(63.4%),糖尿病史者66例(46.5%).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脑室内出血,入院时GCS评分≥7分76例(53.5%),<7分66例(46.5%).所有患者均在入院24 h内急诊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对142例脑室出血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与术后死亡相关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脑室出血术后死亡相关的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病史、低GCS评分、弥漫性脑室内出血、术前并发梗阻性脑积水、术前凝血功能异常、术后中枢性高热及尿崩、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及肺部感染、术后引流时间≥7d(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则表明与脑室出血术后死亡独立相关的因素包括术后中枢性高热、术前并发梗阻性脑积水(P<0.01)、术后引流时间≥7d、术后并发肺部感染、高龄、低GCS评分、弥漫性脑室出血及高血压病史(P<0.05).结论 脑室出血患者的一般情况及CT表现与死亡密切相关,积极防治术后各种并发症是降低术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