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夏科氏关节病(charcotjoint,CJ)是由各种感觉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关节病变的统称.由脊髓空洞引起的典型病例较少见,因此误诊率较高.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由脊髓空洞引起CJ患者3例.治疗效果较好.现将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2.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于1982年由Adams等 [1]正式命名,主要是指头部在成角或旋转加/减速运动中,周围脑组织与中央脑组织之间由于质量不同而形成相对运动,在脑实质内产生剪切力和牵托力,直接作用于神经纤维造成轴索的剪切伤和牵拉伤,损伤的特点是以轴索断裂、回缩和神经纤维分解.典型的DAI容易发生在胼胝体、皮质与髓质交界区、上部脑干及基底节等部位 [2-3],临床上以意识障碍为典型表现,其诊治困难,预后很差.DAI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28%~50%,在交通肇事致重型颅脑损伤中占85%,在死亡患者中占29%~43%.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以及串联质谱技术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干细胞移植前术后脑脊液蛋白质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正常成人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移植前后脑脊液,组内等量混合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去除高丰度蛋白,样本经iTRAQ试剂标记后利用二维色谱分离,经串联质谱鉴定并相对定量.结果 质谱得到的多肽片段经谱库搜索鉴定的蛋白共59个,其中患者移植前脑脊液与正常对照组脑脊液存在差异的蛋白质有13个,5个呈高表达,8个呈低表达.患者移植后脑脊液有7种蛋白质与正常对照组表达无差异.结论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可以用来寻找神经系统损伤标志物,为神经系统损伤以及修复的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脑外科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89例行气管切开脑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严重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89例患者中2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5例,气管大出血3例,气管食管瘘3例.气管切开术后,带管时间≤14 d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39),明显低于带管时间>14 d患者的34.0%(17/50)(P<0.01).其中带管时间>14 d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带管时间≤14 d的患者[24.0%(12/50)比7.7%(3/39),P<0.05].常规气管切开术患者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气管大出血和气管食管瘘是脑外科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较为严重的三个并发症.行气管切开术时,应选择适当的气管套管,尽量减少带管时间,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及保持呼吸道通畅.在适应证允许的情况下,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以更加迅速、微创、简易地实现脑外科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治疗.  相似文献   
85.
颅脑损伤急诊开颅术后非手术部位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即在首次影像学检查时无出血或血肿形成)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我科2002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了34例此类病例,占同期急诊开颅手术8.25%(34/412).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往往发病急、病情重、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6.
成年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探索成年骨髓间质干细胞(ABMMSC)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可行性,为ABMMSC在神经科学领域内的应用提供 参考。方法:以成年犬ABMMSC为实验对象,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FGF)、维甲酸(R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等作为增殖及分化诱导因子,采用两步法进行增殖培养,分化诱导;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细胞性质鉴定。结果:加入bFGF、EGF后增殖培养48h,换液、去除非粘附细胞,再增殖培养72h ,可见细胞分裂相(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和簇样克隆形成(中小型细胞)。加入RA、BDNF、GDNF诱导3d,部分细胞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成分表达;第10d可见有神经元、神经胶质形态样细胞形成。经细胞成分(NSE、GFAP)鉴定证实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结论:ABMSC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经过bFGF、EGF、RA、BDNF、GDNF等因子的“程序性”作用,可以向神经元、神经胶质前体细胞及其终末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总结髓周动静脉瘘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等特征,探讨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对我院近7年经治疗的13例髓周动静脉瘘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髓周动静脉瘘占同期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11.42%,其中手术8例,介入4例,介入加手术1例。结论髓周动静脉瘘是一种较少见的脊髓血管畸形,术前各种影像学手段的综合应用是确诊的关键,根据其不同的分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8.
目的:将Si ner em纳米铁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入缺血卒中模型大鼠脑后,观察其在大脑中的存活、迁移和整合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并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用Si nerem纳米铁标记干细胞后,将标记细胞定向移植入缺血卒中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在不同时间点(1天、1周、2周、4周)行4.7T磁共振成像示踪,用组织学方法观察标记细胞在脑内的转归情况。结果:卒中缺血模型中,移植到纹状体部位的标记细胞磁共振扫描时呈低信号区,1周时可见低信号区开始向对侧方向迁移,随时间的增加至2周时迁移至胼胝体纤维,4周时进一步沿胼胝体向缺血侧迁移。组织学检测可见移植的标记细胞普鲁士染色阳性,标记细胞的分布与磁共振扫描的低信号区相一致。结论:Si nerem标记的神经干细胞在动物活体内能在磁共振下显像,其在脑内存活、迁移可被磁共振特异性示踪,可用于干细胞移植的无创监测。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抑制p38 MAPK通路对减轻红藻氨酸诱导的颞叶癫痫发作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所造成损害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经侧脑室给予不同剂量(0,0.01,0.1,1μg)S203580(p38 APK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30 in后再予红藻氨酸制作大鼠颞叶癫痫持续状态模型。7d后采用Nissl染色方法观察海马各区的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的情况。结果:红藻氨酸注射7d后CA3区可见大量锥体细胞缺失,尚存细胞变性,伴局限性颗粒细胞增多,呈放射状分布。CA1区受累较轻,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脱失。预先给予SB203580(0.1μg以上剂量)处理的动物以上变化明显减轻。假手术大鼠海马各区有大量正常致密锥体细胞,未见细胞脱失。结论:大鼠侧脑室内注射红藻氨酸引起全身痉挛性癫痫持续状态对海马神经元造成损害,而抑制p38 MAPK通路,对海马神经元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0.
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后Fas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损伤后亚低温脑保护的作用机理。方法 以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伤脑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损伤及亚低温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FasL蛋白表达。结果 脑损伤后1小时FasL表达开始增加,6小时增加最明显,72小时达高峰;亚低温治疗后FasL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脑损伤后亚低温下降FasL表达而减少细胞死亡是其脑保护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