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7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204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585篇
内科学   447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112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26篇
综合类   1108篇
预防医学   409篇
眼科学   187篇
药学   331篇
  5篇
中国医学   422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受体导向单磷酸阿糖腺苷偶联物肝细胞导向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糖化人血清白蛋白作为载体,与抗病毒药物单磷酸阿糖腺苷交联成导向抗病毒治疗药物(以下简称交联物),研究其对肝脏的导向性能。同位素标记示踪实验显示,交联物在肝脏内含量明显高于其它脏器(P<0.001);用胶体金银染色法显示,受体定位于肝细胞血窦面及其侧面;交联物内化实验研究显示,其内化过程及动力学变化符合导向治疗要求。本研究为抗肝炎病毒导向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2.
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6例谭学书王晓莉刘平陈旭黄海林我科于1991年1月~1996年1月共收治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1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6例中,男5例,女11例;年龄4~13岁,平均6.3岁.其中坠跌伤10例,车祸伤5例,打击伤1例.16...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 ,入选年龄 18~ 65岁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试验药 (扶正化瘀胶囊 )和对照药 (和络舒肝胶囊 ) ,均为每次 5粒 ,3次 /d口服 ;疗程 2 4周。疗程结束后进行 12周的随访。观测指标 :(1)于治疗第 0、2 4周观察肝组织病理学、HBV标志物 ,第 0、12、2 4周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指标 (HA、LN、P Ⅲ P、Ⅳ C)、B超肝脾检查 ,第 0、6、12、18、2 4周观察肝功能 (随访期评价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 (2 )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 ,肾功能 ,心电图。结果  (1)受试者入组情况及人口学资料 :试验组 110例 ,对照组 10 6例 ,两组病例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病程、药物过敏史、既往治疗史、肝功能、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组织病理学 (试验组 99例 ,对照组 96例 )、HBV标志物、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比较 ,无显著差异。 (2 )肝组织病理学 :治疗前后作活检肝组织学观察 93例 ,试验组 50例和对照组 43例治疗前纤维化分期 (S)均值分别为 2 .3 3和 2 .11。试验组治疗后S均值为 1.80 ,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后S均值为 2 .14 ,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改善。试验组活检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判断  相似文献   
44.
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两组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的治疗经验,提出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早期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方法:17例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以入院先后分为两组。第1组8例,第2组9例。回顾第1组病例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经验,总结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的优缺点。在第2组病例治疗中,以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为前题,早期开始腹膜透析。同时,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结果:第1组病例均死亡。第2组病例,7例存活(78%)。结论: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早期肾功能替代疗法,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腹膜透析简便易行,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开始腹膜透析,可以收到良好效果,并以此作为心血管外科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肾功能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养阴解毒、健脾理气法则对肝硬化及肝癌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0.7%DEN液对大鼠灌胃方法造模,设正常组、模型组、养阴组和健脾组,于造模前2周起分别灌以蒸馏水、养阴液与健脾液至实验结束。结果:9周时形成肝纤维化伴癌前期病变,18周后形成肝硬化,癌前期变加重。与模型组相比,两中药组肝纤维化、肝硬化与肝癌前期病变较轻;DNA含量明显降低;肝细胞GGT阳性灶与AFP阳性细胞数减少;肝组织GGT比活性及Hyp含量下降。两中药组相比似以养阴组为优。结论:养阴解毒方与健脾理气方均能减缓大鼠肝硬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癌变进程。  相似文献   
46.
PCR技术诊断泌尿系结核的初步探讨刘平,杨晓华,邹永康,任平,董虹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DNA的实验室研究已取得成功,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1]。我院自1994年5月至1995年6月采用...  相似文献   
47.
我部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早孕(孕龄<7周)在临床上应用5年,治疗800余人次,其完全流产率达92%,但对晚期早孕应用较少。为了探索药物流产对晚期早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近1年来,我们采用丙酸睾丸酮合并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产品)终止8~16周妊娠78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较好,报告如下。回临床资料与方法1.且对象本组78例,年龄问~硼岁,平均年龄27.6(17一40)岁。孕龄8一16周,平均问周,均经妇科检查,尿一HC((早孕试验)阳性,B超检查可见活动成形胎儿,头体径长分别为2~7cm,孕妇阴道…  相似文献   
48.
孙明利  赵磊  甄洁  刘平  陈炜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29):110-11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重症医学涉及专业领域较宽,具有临床多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特点。传统带教方式不能适应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求。本文综述过去10年内重症医学科探索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以供同行学习和交流。  相似文献   
49.
刘平 《中西医结合研究》2023,15(2):91-93,102
目的 探究参芪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type2,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T2DM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 餐后2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降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 可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0.
卵巢低反应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首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表现为卵巢低反应的患者接受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实际意义和调整临床处理过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12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206个卵巢低反应病例,共28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206例卵巢低反应病例首次IVF-ET时临床妊娠率为22%。其中82例接受了再次IVF-ET,临床妊娠率为40.6%,高于首次IVF-ET,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次IVF-ET的E2峰值,取卵数以及移植胚胎数均高于首次IVF-ET,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首次IVF-ET卵巢低反应的患者经过调整促排卵方案,接受再次IVF-ET时临床妊娠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