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47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传染病学是临床医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当前我国传染病的疾病谱已发生巨大的变化,经典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出现了更多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的新问题,从而给传染病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当前传染病学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均显过时,难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传染病学教学改革的背景(传染病疾病谱的变化、传染病学的学科发展)和传染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大纲局限、教材内容滞后;教学病例种类不足;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教学难度增大;青年教师缺乏经验等),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改革措施(教学活动要"源于大纲、高于大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不重视传染病学学习的现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施展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青年教师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期提高传染病学教学的整体水平,使传染病学教学更趋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有一定传染病诊疗和防控知识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雌激素配伍宫缩剂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阳东妇幼保健产科分娩或手术的14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娩出后2~24 h内的出血量的比较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欣母沛治疗,试验组则给予雌激素配伍宫缩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经有效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与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配伍宫缩剂不仅能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治疗有效率,而且还能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产房待产的96例初产妇,运用计算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这96例初产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体位(卧位或半卧位)分娩,观察组采取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时疼痛及舒适度评分、产程时间、最终分娩方式、出血情况、产后并发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分娩时,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程时间方面,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最终分娩方式方面,观察组最终阴道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分别为95.83%,4.17%,对照组分别为83.33%,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情况方面,观察组产时、产后2 h、产后24 h的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在产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娩出1,5 min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时,运用分娩球,并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可起到加快产程进展、减轻分娩时疼痛、提高舒适度、减少剖宫产、减少出血和并发症、减轻新生儿窒息风险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Ghrelin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hrelin 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s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的内源性配体,最早由 Koima 等从大鼠胃粘膜细胞分离,纯化而得。Ghrelin 能有效促进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分泌,调节进食、能量平衡,还对心血管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组血浆促心肌素1-(CT-1)升高,心肌梗死患者高于心绞痛患者,与心肌酶呈正相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升高更明显,糖尿病早期已有心血管病变,CT-1反映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作为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标识物。  相似文献   
17.
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无创的血管生成影像在评估肿瘤特征、疗效评价和预后方面进展迅速。胃癌作为空腔脏器的实体肿瘤,传统的影像和内镜技术均可以对其血管生成进行评价。本文重点从临床科研角度对不同影像方法在胃癌的血管生成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评价抗血管生成疗效的影像技术提供参考。同时,分析现有的影像评估血管生成方面所存在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食管癌术后继发医源性膈疝(IDH)的MSCT多平面重组(MPR)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间食管癌术后继发IDH 16例.将其CT号随机混编入其他50例食管癌术后无食管裂孔(EH)扩大患者队列,由2名不知研究目的从事腹部影像诊断的高年资医师分别就横断位和MPR图像进行判断.对不同医师、不同方法判断结果及影像表现差异采用x2检验.结果 16例IDH中3例局限性于EH,横断位2例呈假“肠套叠”征,1例呈肠扭转表现;MPR直观显示肠管挤入EH顶压胸腔胃呈“壁贴壁征”.13例超出EH范围,横断位表现为胸腔内肠管于各方向汇聚于EH处胸腔胃,其中,前外、后外及前后外侧分别为9例、5例和2例,前外侧明显多于前后外侧(x2 =6.79,P<0.05),2例并肠系膜扭转;MPR直观显示胸腔内管肠及其系膜血管通过EH与腹腔相应结构连通.由2名医师横断位提示IGH诊断分别为3例和4例,MPR全部提示IDH诊断,均显著高于横断位(x2=21.89,19.20,P值均<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继发IDH横断位表现隐匿,仔细观察并及时辅以MPR,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乳酸浓度和D-二聚体联合测定对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7例经ICU治疗后存活并转出(存活组),21例患者经ICU急救后死亡(死亡组)。观察两组患者血乳酸浓度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存活组入院时、6 h、12 h、24 h血乳酸水平、D-二聚体水平、急性心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 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 P<0.05)。结论联合测定血乳酸浓度、D-二聚体及APACHEⅡ评分,能准确评价病情及预后,为临床救治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CTP-Ub-HBcAg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和鉴定其融合蛋白的表达。方法以质粒pcDNA3.1(-)-Ub-HBcAg中的Ub-HBcAg融合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上游引物带有CTP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MAL-c2x中,菌落PCR阳性克隆测序鉴定,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并进一步通过直链淀粉树脂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 PCR扩增得到820 bp大小的条带,为CTP-Ub-HBcAg融合序列。该序列被克隆至表达质粒pMAL-c2x中,阳性克隆菌落测序正确,并在DE3中获得诱导表达。Western blotting鉴定为70 KD的CTP-Ub-HBcA融合蛋白。结论构建CTP-Ub-HBcAg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融合蛋白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