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肝星状细胞、机体血浆纤溶系统与活血化瘀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肝纤维化既是一种代偿修复反应,又是肝损害的促进因素,这种动态演变过程是肝病慢性化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当前的研究表明,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细胞环节,是导致胶原代谢异常的重要因素,中医活血化瘀法及其方药确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2.
疏肝健脾补肾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补肾方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CHB患者随机分成A(疏肝健脾补肾方)、B(疏肝健脾补肾方加ADV)、C(ADV)3组。每组17例。治疗6个月后对3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肝功能、血清乙肝病毒(HBV)DNA水平及血清标志物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B组在胁肋胀痛、腹胀便溏、畏寒肢冷、少腹腰膝冷痛等症状改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方面均优于其他2组。3组治疗前后HBVDNA转阴率、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B组为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B比单一使用中药或西药在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抑制HBV复制等方面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评价口服青蒿素哌喹片(抗疟药)的耐受性.方法 用随机双盲平行组设计,筛选健康志愿者26名,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变化,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 各组服药后,实验室各项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改变;若超过推荐临床剂量,则出现头晕、嗜睡、脸麻等自限性症状;但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健康受试者对青蒿素哌喹2片临床推荐剂量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4.
用PCR法筛选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及与后天感染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法)检测1日龄雏鸭血清中的局肝病毒DNA,以确立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并探讨这种方法及其所建模型的优越性。[方法]1日龄雏鸭取血后,用PCR法检测其血清中的乙肝病毒DNA,并与Dot-blot法检测比较其相对敏感性与特异性。PCR检测为阴性的雏鸭,一胫静脉接种阳性血清,制成后天感染模型,将模型进行比较,探讨先天感染模型的优越性。[结果]PCR检测的敏感性较Dot-blot法高,京有较高的特异性。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较后天感染模型血清病毒滴度高,带毒时间长,其肝脏病理改变也较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特点。[结论]PCR检测筛选出的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更适合于慢性肝炎的药理和药效学研究。  相似文献   
35.
萘酚喹治疗恶性疟与青蒿琥酯的随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的疗效,于 1997 年采用磷酸萘酚喹 1 d 疗程总量 1 000 mg 与青蒿琥酯片 5 d 疗程总量 600 mg 各治疗恶性疟 30 例进行随机比较.结果显示:萘酚喹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9.6±16.4)h,长于青蒿琥酯片组的(18.3±9.0)h(t=3.25,P<0.01);平均原虫转阴时间萘酚喹组为(98.4±27.6)h,慢于青蒿琥酯片组(43.0±17.1)h(t=9.46,P<0.01);追踪观察 28 d,萘酚喹组治愈率为 96.7%,原虫复燃率为 3.3%,分别高于青蒿琥酯片组治愈率的 73.3%,低于青蒿琥酯片组原虫复燃率的 26.7%(χ2=6.40,P<0.01).两组病例除个别出现恶心外,未见其他副反应.结果表明,磷酸萘酚喹杀灭原虫、控制发热时间较青蒿琥酯慢,但治愈率高于青蒿琥酯.  相似文献   
36.
青蒿琥酯治疗脑型疟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多重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的越南南方采用青蒿琥酯360~420mg/5d静脉注射治疗168例脑型疟,配合积极的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治愈152例(90.5%)、死亡16例(9.5%);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为(58.5±29.0)h,平均退热时间为(54.3±38.3)h,平均昏迷清醒时间为(37.5±33.8)h。全部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毒副反应。结果表明:在多重抗药性恶性疟流行区治疗重症疟疾患者,青蒿琥酯是一个理想的速效、低毒的治疗药  相似文献   
37.
黄芩苷对ConA致肝损伤小鼠肝细胞核DN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模型小鼠血清ALT、AST和肝细胞核DNA的影响。方法:将95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10只,病理对照组15只,联苯双酯组14只,黄芩苷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组及黄芩苷注射剂组各14只。正常对照组和病理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联苯双酯组以蒸馏水配制成含药150mg·mL-1的溶液灌胃;黄芩苷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组以蒸馏水配制成含药分别为200mg·mL-1、100mg·mL-1、50mg·mL-1的溶液灌胃。末次给药后4~6小时各组动物1次性尾静脉注射 ConA 20mg·kg-1。观察血清ALT、AST和肝细胞核DNA的变化。结果:黄芩苷大、中、小剂量组以及黄芩苷注射剂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AST,与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DNA片段化条带的观察表明, 黄芩苷大、中、小剂量组和黄芩苷注射剂组能有效降低ConA引起的肝细胞核DNA片段化的增加,减少ConA诱导的DNA梯状条带的出现。结论:黄芩苷可降低血清ALT、AST和保护肝细胞核,且优于联苯双酯,推测通过降低血清ALT和AST、保护肝细胞核DNA可能是其抗ConA肝损伤机理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对比观察得斯芬与扶正解毒抗癌复方(中药复方)对Bel-74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2种药物分别作用Bel-7402细胞48h,以EnVision二步法检测细胞Bcl-2、P53蛋白的表达;以流式细胞仪进行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50、25μmol/L得斯芬组与10、2mg/ml中药复方组P53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50、25μmol/L得斯芬组与10mg/ml中药复方组在G1峰前出现了明显凋亡峰(Ap峰),凋亡率分别为23.9%、14.7%、5.5%。[结论]得斯芬与扶正解毒抗癌复方可能通过上调P53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阻滞细胞进入G2/M期,导致肝癌细胞凋亡。比较结果,得斯芬的抗肝癌效应似乎比扶正解毒抗癌复方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40.
本文试用蒿甲醚给30名恶性疟病人肌内注射与30名恶性疟病人口服磷酸哌喹作对照比较。蒿甲醚“五天疗法”总量480mg,磷酸哌喹“两天疗法”总量1500mg。蒿甲醚平均退热时间为21±10h,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为76±14h,显著快于哌喹对照组。24例随访28d的复燃率为4%,和哌喹相近。蒿甲醚副反应轻,可推荐予临床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