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7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08篇
内科学   21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309篇
综合类   685篇
预防医学   255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269篇
  1篇
中国医学   302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指甲状腺本身或甲状腺以外的多种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产生和分泌过多,进入循环血液中,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器官,造成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和代谢功能亢进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目前现代医学治疗甲亢主要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131I治疗3种方式[2],而祖国医学在治疗甲亢方面亦有自身的特色及优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归于中医学"瘿气"或"瘿病"等范畴。  相似文献   
132.
目的:研究胃癌中鼠双微体2(murine double mimute 2,MDM2)与核糖体蛋白L23(ribosomal protein L23,RPL23)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初步探讨他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和30例胃癌旁正常组织中MDM2和RPL23蛋白的表达;统计学分析他们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患者生存时间的联系.结果:胃癌组织中MDM2表达阳性率与癌旁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增高(62.2%vs 40.0%,P0.05),而RPL23蛋白表达显著性降低(30.0%vs 63.3%,P0.05).MDM2和RPL23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23,P=0.029).多因素分析显示MDM2高表达和RPL23低表达、淋巴结转移、肿瘤入侵深度、肿瘤的大小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DM2、RPL23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针对两者的信号通路或许可作为胃癌预后的标志和新型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133.
134.
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勤  赵新  赵勇 《陕西中医》2007,28(5):592-593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8例将随机分为针推组36例,针刺取风池、颈4~7夹脊穴、百会穴,推拿采用滚法;针刺组、推拿组各36例,分别单独施治。结果:针推组、针刺组、推拿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5.8%和77.3%。提示:本方法法针刺与推拿配合,可互相协调,优势互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5.
目的研究愈宫冲剂中药物挥发油提取工艺及β-环糊精包合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正交设计考察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制备工艺。结果挥发油提取曲线得出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为:粉碎度为粗粉,提取时间为4h;优选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混合挥发油=6∶1,搅拌时间为90min,包合温度为50℃。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质量稳定、耗时短、设备要求不高且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较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6.
高晓唯  李霞  任兵  赵勇  李慧 《国际眼科杂志》2007,7(6):1581-1583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血液和房水中的含量变化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缝线法诱发兔角膜新生血管化(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后,制作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模型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组;C组: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组;D组:新生血管化穿透性角膜移植组。术后记录植片存活时间和移植排斥指数(rejection index,RI);ELISA法检测房水及外周血中可溶性ICAM-1(sICAM-1)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ICAM-1的表达。结果:B、C组在观察期内未见排斥反应发生。D组发生排斥反应,角膜植片平均存活12.4±1.3d,术后房水及外周血中sICAM-1含量即升高,至排斥反应前达最高水平分别为53.9±19.3ng/L,378.8±30.6ng/L,在排斥反应发生时,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角膜组织中ICAM-1呈强阳性表达。结论:血液和房水中的ICAM-1含量可以是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指标,术后监测ICAM-1浓度变化对排斥反应的发生有一定预测和早期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应用格拉司琼对预防全身麻醉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48例,按应用格拉司琼的不同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麻醉诱导完毕即刻;B组:麻醉诱导完毕后1h;C组:术毕拔出气管导管后。记录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恶心发生率及术后呕吐发生率在A组与B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术后恶心发生率及术后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与B组(P〈0.05)。结论 格拉司琼在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时,建议在术毕应用。  相似文献   
138.
病例:患者,女,52岁。主因发作性心慌、出汗2天,意识不清1小时于2007年10月15日22时急诊入院。患者14日中午因感冒自服速效伤风胶囊4粒,1小时后自觉症状缓解不明显,再次口服强力银翘片4片,约4小时后自觉乏力、欲睡,活动时出现头昏、心慌、出汗,休息后缓解。15日晨起仍有头昏、欲睡,活动时心慌、出汗明显,下午因精神差就诊于当地卫生所,给予静脉点滴10%葡萄糖注射液+能量合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输液期间患者睡眠增多,1小时前出现呼之多不应,急送来我院。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表达与测量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54例肺癌组织中bFGF表达和MVD,并根据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在NSCLC中腺癌的bFGF表达阳性率和MVD值显著高于鳞癌(P<0.05);所有NSCLC病例中,bFGF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癌bFGF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癌(P<0.05),但MVD值与分化程度的关系不如bFGF明显;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组NSCLC bFGF表达阳性率和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 bFGF可能参与NSCLC的新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转移;bFGF的检测可作为判断NSCLC转移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0.
章必成  王俊  赵勇  郭燕  饶智国  高建飞 《医学争鸣》2007,28(17):1541-1543
目的:观察替代性活化的巨噬细胞(aaMphi)对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增殖的影响机制.方法: 以重组小鼠IL-4处理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24 h,建立aaMphi模型.采用Transwell系统共培养aaMphi和小鼠LEC,台盼蓝拒染法绘制LEC生长曲线,3H-TdR掺入法观察LEC增殖状况,实时定量RT-PCR法分别检测共培养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VEGF-D mRNA在aaMphi中的表达,以及VEGFR-3,Prox1 mRNA在LEC中的表达.结果: 与aaMphi共培养后,LEC生长速度加快,增殖指数(PI)高于其他对照组.与共培养前比较,aaMphi表达VEGF-C mRNA增加(P《0.01),但表达VEGF-D mRNA无统计学变化(P》0.05);LEC表达VEGFR-3和Prox1 mRNA均增加(P《0.01, P《0.05).结论: aaMphi能促进LEC增殖; aaMphi表达VEGF-C mRNA和LEC表达VEGFR-3, Prox1 mRNA增加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