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术中喉返神经医源性损伤的预防。方法 对我院 1986年 3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10 91例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 2 9% ,其中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为 1%。其中以恶性肿瘤占多数 ( 78% ) ,特别是在外院已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或剜除术的甲状腺癌发生率高。结论 甲状腺肿瘤手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 ,术后辅以神经营养药对症治疗 ,将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中央区颈淋巴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O)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6月我院46例cNO的PTC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常规手术探查颈部Ⅵ区淋巴结并清扫送检.结果 46例患者有11例(23.9%)患者发现淋巴结阳性,4例Ⅵ区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后颈部复发再次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对cNO的PTC应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探查,在技术纯熟的前提下尽量清除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  相似文献   
33.
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和针药组。药物组29例,服用药物以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或帕罗西汀为主,根据患者的病情可加用阿普唑仑;针刺组29例,针刺主穴取四神针、定神针、内关、神门、三阴交;针药组28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各组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各评定1次,以观察疗效;在治疗第2、4、6周末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分别评定1次,以评价副反应情况。【结果】3组间的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针刺组和针药组的疗效指数显著高于药物组(P<0.01)。3组间不同时点的TESS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组得分最低,针药组次之。【结论】针刺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4.
六味地黄汤(Liuwei Dihuang decoction)是中医"滋补肾阴"的经典名方,广泛应用于临床.近代实验研究表明六味地黄汤对免疫微环境有调节作用,临床上用之治疗或辅助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对六味地黄汤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而探讨六味地黄汤在预防和治疗艾滋病(自身免疫缺陷综合征)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手术治疗的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颈部衣领式切口手术,1例因术中出血行患侧锁骨头及胸骨柄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合并症发生率为10.3%。结论:绝大多数胸骨后甲状腺肿瘤与颈部甲状腺有关,胸部X线平片和胸部CT可明确诊断,经颈部衣领式切口可完全切除肿瘤,此切口手术是可行的,不必行胸骨切开入路。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颅领面联合切除术在颌面颅底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8年12月,对18例领面颅底肿瘤采用颅颌面联合切除术.[结果]全组18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1例术期死亡及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采用颅领面联合切除是目前治疗领面颅底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腮腺癌的诊断及手术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并随访的264例腮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5、10年生存率分别为 78.5%、65.3%.单纯手术组同手术+放疗组相比统计学无明显差异,可能为手术+放疗组分期较晚,恶性程度高有关.结论:及早诊断、首次成功的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术中应用纳米碳示踪淋巴同时负显影辨识旁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6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32例)。试验组术中在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碳,15 min后行甲状腺叶切除加同侧Ⅵ区淋巴清扫术,对照组直接行Ⅵ区淋巴清扫术。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甲状旁腺损伤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清扫中央区淋巴结177枚和226枚。对照组为2~8枚/例、平均(5.53±1.28)枚/例,实验组为2~18枚/例、平均(7.53±2.12)枚/例,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0例其中13例有淋巴转移,阳性淋巴结数为41枚;对照组32例中12例有淋巴结阳性,阳性淋巴结数37枚,对照组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7.50%,与实验组(4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8)。实验组有2例各找到甲状旁腺1枚,对照组有9例找到旁腺组织各1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碳术中应用能清晰使中央区淋巴结黑染,而甲状旁腺颜色正常无黑染。利于中央区淋巴结彻底清扫的同时保留旁腺,从而避免旁腺损伤导致的肢体麻木及抽搐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9.
目的:检测人细胞分裂控制蛋白4(hCDC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2例手术切除的 OSCC 组织及12例正常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hCDC4表达情况,分析 hC‐DC4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应用 hCDC4‐siRNA 瞬时转染 OSCC 细胞系 Tca8113,M TT 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 c‐Myc 和 Cyclin E 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hCDC4蛋白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的OSCC 组织(83.3% vs .25.0%,P<0.05);hCDC4蛋白低表达与较大肿瘤直径(≥4 cm)和高临床分期(Ⅲ+Ⅳ)显著相关(P <0.05);敲低 Tca8113细胞中 hCDC4表达,导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以及 c‐Myc 和 Cyclin E 蛋白蓄积。结论 hC‐DC4表达缺失导致 c‐Myc 和 Cyclin E 蛋白蓄积可能是促进肿瘤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
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以肝细胞内中性脂肪异常沉积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和实验验证,绞股蓝单药或复方是脂肪肝治疗的要药,对促进脂肪肝的逆转以及改善临床症状和某些实验室指标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