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们于1979年2~6月用小牛胸腺素对9例瘤型麻风患者进行了临床免疫实验治疗,现将近期疗效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胸腺素由山东师范学院肿瘤室提供,按Goldstein五级法制取小  相似文献   
12.
<正> 胸腺素目前已被公认是一种免疫增强剂,它除了T-细胞的发育成熟起主导作用外,并有助于提高T-细胞的活性和繁殖等机能,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故适用于免疫缺损或免疫损伤症。癌症患者的T-细胞尤其是活性T-细胞(T-Ea)水平比正常人低落,如果进行化疗或放疗,可导致T-细胞水平更加减低,因此,某些科研工作者试图用胸腺素来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但其疗效尚无定论。我们所检测的凡经化疗的肿瘤患者中,有40%的T-Ea低于10%,通过免疫增强剂,如TF,胸腺素等进行治疗以后,可以提高其T-细胞水平,改善患者的机能状态,使其能配合化疗而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如原发灶缩小,不再出现新的转移灶,延长生存期或改善症状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善、工作节奏的加快、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故而冠心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1 冠心病与急性心肌梗死 1.1 冠心病的定义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其定义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相似文献   
14.
脑心通胶囊对血管支架成型术后再狭窄预防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脑心通胶囊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方法 以48例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服用脑心通胶囊;对照组25例应用噻氯匹定(抵克力得)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计算机定量测定血管病变的直径狭窄程度(QCA ).结果 治疗组参照血管直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支架段血管直径差异不明显(2.22 mm±0.21 mm与2.18 mm±0.25 mm,P>0.05).血管直径减少指数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50 mm±0.16 mm、0.51 mm±0.11 mm(P>0.05).治疗组再狭窄率(17.4%) 及再介入率(13.1%)与对照组(20%、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治疗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脑心通胶囊干预可降低血管内支架成型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且有较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内及心房间的不同步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内和心房间的不同步运动,并进一步探讨其不同步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在心尖四腔观测右心房游离壁、房间隔和左心房游离壁各取样点处心电图P波开始到TDI(PW-TDI)上A波起始点的时限:右心房(P-RA)、房间隔(P-IAS)、左心房(P-LA).比较 51例非老年对照组、40例老年对照组与52例老年阵发性房颤组心房内和心房间的不同步性.应用多因素逐步回归方法探讨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不同步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房内、心房间不同步性较老年对照组显著增大(P<0.01),右心房内不同步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阵发性房颤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房内不同步性与收缩压(x2)、年龄(x1)、左室质量指数(LVMI,x5)具有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57.241+0.481 x1+ 0.223 x2+0.294 x5.结论 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存在显著的左心房内、心房间不同步性;收缩压、年龄、LVMI是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内、心房间不同步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intra- and interatrial asynchrony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aged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PAF) by using tissue Doppler imaging. Methods Ninty-one patients without PAF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40 elder patients and 51 non-elder patients) and 52 aged patients with PAF were included. As to assessment of intra- and interatrial synchronicity, the atrioventricular plane were selected on the right atrial (RA) free wall, interatrial septum (IAS), and left atrial (LA) free wall. The time differences from the onset of the P wave to the onset of the A wave at the left atrium (P-LA), the IAS (P-IAS), and the right atrium (P-RA) were measured. Intra-atrial asynchrony wa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IAS and P-RA (RA asynchrony) and between P-LA and P-IAS (LA asynchrony). Interatrial asynchrony wa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LA and P-RA. Stepwise regression was made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atrial asynchrony in aged patients with PAF.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ged patients with PAF had significant LA and interatrial asynchrony (P<0.01). Multivariate stepwise regression demonstrated tha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x2), age (x1) and 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 x5) entered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n aged patients with PAF (Y=-57.241+0.481 x1+0.223 x2+0.294 x5). Conclusions Aged patients with PAF have LA and interatrial asynchrony. LVH, aged and SBP are important factors leading to these asynchronies in the aged patients with PAF.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四腔心观心脏后区域异常与胎儿畸形的关系,探讨胎儿常规超声检查中观察心脏后区域的临床价值。方法 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7062例胎儿,超声检查心内和心外各脏器结构,四腔心切面观察心脏后区域。结果 产前超声共发现53例胎儿四腔心观心脏后区域异常,占0.8% (53/7062)。37例经产后尸解证实,其中内脏异位综合征73.0%(27/37),完全性内脏反位8.1%(3/37),心脏畸形18.9%(7/37)。结论心脏后区域异常与胎儿畸形有密切的关系。四腔心观心脏后区域异常观察方法简单,可以作为产前筛查内脏转位和心血管畸形的有效超声标志。  相似文献   
17.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1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症状不典型,易致误诊。我院自1996年1月~1999年5月急诊共收治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38例,其中11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为28.9%,现将误诊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62~88岁,平均69.4岁。均为型糖尿病,病程3~22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测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的线粒体自噬水平,探索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线粒体自噬的关系。方法 将7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组,记录每日体重及Zea Longa评分,到达1、3、7 d时点后进行TTC检测、HE染色、TUNEL染色、透射电镜、Western blot以及qPCR检测。结果 造模后Zea Longa评分持续下降,脑梗死面积比例、脑缺血病理改变、神经细胞凋亡比例均在第3天时加重,在第7天时减轻。3个时点电镜下均观测到线粒体结构改变以及自噬溶酶体的存在。P62的蛋白表达持续下降(P<0.05),LC3Ⅱ/LC3Ⅰ持续上升(P<0.05),Caspase3和CytC蛋白表达升高(P<0.05),各因子的mRNA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自噬被持续激活,但直至第3天以后,再灌注损伤才得到相应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补阳壮通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CIR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基于Nrf2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壮通饮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补阳壮通饮联合阿司匹林组,每日灌胃给药。采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 MCAO/R)大鼠模型,记录每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除空白组外,到达第1、3、7天时间节点后,检测大鼠体质量变化率、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及HO-1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阳壮通饮组大鼠体质量下降程度减轻(P<0.05),给药3天后,ZeaLonga评分显著降低(P<0.05),神经细胞水肿程度减轻,坏死神经细胞减少,补阳壮通饮可以明显上调Nrf2、HO-1蛋白表达(P<0.05),并促进Nrf2核移位。结论 补阳壮通饮可以减轻MCAO/R模型大鼠CIRI后的神经损伤,其作用可能是通过Nrf2/HO-1介导的抗氧化应激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方法105例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SAS患者,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SAS三组,对三组间血压状况进行比较,对病变程度与高血压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睡后收缩压、舒张压较睡前均显著升高,重度SAS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轻度SAS患者,并且患者血压随SAS加重,存在明显上升趋势。轻、中、重度SAS中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9%,10.8%,35.3%,三组之间合并高血压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SAS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随着SAS程度加重血压增高,缺氧可能是SAS形成高血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