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观察68例不稳定心绞痛,在内科药物治疗24~48h基础上行介入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全部病例入院后常规予抗血小板(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及抗凝药物治疗(普通肝素静脉滴注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4~48h,介入性检查当天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酌情增加剂量。介入性治疗后,继续使用肝素5~7d(部分患者术后全身肝素化1~2d),口服阿司匹林、噻氯匹定或氯吡格雷1~2月,并酌情使用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他丁类降脂药,出院后继续随诊。结果 共计96支病变血管,其中76支病变血管即刻进入介入性处理,余病变血管择期处理。共置入支架85枚,3例置入支架后出现血管夹层,再次置入支架后夹层消失。无血管急性闭塞和亚急性血栓形成,近期无急性心肌梗死及死亡病例。置入支架以AVE(medrtonic)、BX(cordis)支架为主。除2例出现穿刺部位小血肿外,本组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方法有效、安全。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术前有效地抗血栓治疗和术中对病变的良好判断及手术中器材的选择。治疗中球囊、支架直径和长度的选择及扩张的压力和时间,对预防血管急性闭塞、夹层至关重要;术中尽量减少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造成的血管内膜撕裂、夹层,球囊扩张后出现血管夹层必须使用支架来保证前向血流;对于明显的血栓性病变,术中使用球囊长时间扩张后,置入支架。  相似文献   
52.
冠状动脉痉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多数是单支血管痉挛,三支冠状动脉同时痉挛并有Holter、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完整记录,现报道一例如下.  相似文献   
53.
虽然临床上两支冠状动脉闭塞的病例并不少见,但绝大多数都是慢性闭塞,而两支冠状动脉同时急性闭塞的病例非常罕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病史摘要患者女,38岁。因"反复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及胸闷、心慌2周,加重5 d"被收入消化内科。1周前曾因相同症状先后就诊于2所医院,均按照消化道疾病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止吐等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冶游史。已婚,未生育,配偶体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全身皮肤无皮疹,淋巴结无肿大。心脏听诊主动脉瓣听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评价75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0年11月~2012年6月在海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并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年龄≥75岁的冠心病患者244例,记录和分析介入相关资料、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随访6个月主要临床事件(全因死亡、心绞痛发作、再发心梗、靶血管重建、出血事件)等.结果 244例老年患者中,共有237例实施了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介入成功率为99.2%,介入相关并发症4例(1.6%),3例为血肿并发症,1例为桡动脉闭塞;住院期间共发生主要临床事件4例(1.6%),2例死亡,2例消化道大出血;随访6个月主要临床事件发生率增加,共发生26例(9.8%),其中死亡1例,心绞痛23例,心肌梗死1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结论 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手术前后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探讨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采集23例AMI患者在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术前、术后1 d及术后7 d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UⅡ和ET-1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人群血浆UⅡ浓度为(0.462±0.115)mg/L,AMI患者血浆UⅡ浓度(0.223±0.043)mg/L较对照组明显低下(P<0.05)。骨髓单核细胞移植1 d后,血浆UⅡ浓度有所升高,为移植术前的129%(P<0.05)。移植7 d后,血浆UⅡ浓度回降到移植前的114%,但与移植后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术前比较,血浆ET-1水平在移植后1 d明显降低,为移植前的61%(P<0.01),移植7 d后,ET-1水平较移植后1 d略有回升,为移植前的71%(P<0.01)。结论血浆UⅡ和ET-1的水平在骨髓单核细胞选择性移植术前后发生明显改变,为探讨骨髓单核细胞移植改善心脏功能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年轻及衰老大鼠脂肪组织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4,RBP4)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关系。方法用Bergman创立的微小模型技术评价年轻鼠(8~12周龄)和老年鼠(24个月龄)的胰岛素敏感性,取大鼠大网膜脂肪组织提取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RBP4,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BP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年轻鼠组比较,老年鼠组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而老年鼠组的RBP4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RBP4表达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结论衰老过程中大鼠脂肪组织RBP4表达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58.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M)是新发现的一种内源性多肽,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我们曾报告哮喘急性发作期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AM升高~([1~2]),但机制不清楚。由于这两种疾病常伴有细菌感染、低氧血症及酸中毒,因此本实  相似文献   
59.
新型抗血小板药普拉格雷在冠心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拉格雷是新一代强效噻蒽并吡啶类抗血小板药。通过对健康志愿者的观察及在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手术中应用,发现其比氯吡格雷有更快更强更持久的抗血小板作用,能显著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但出血的危险性有所增加。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识别血栓高危患者和出血风险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60.
病人,男48岁.发作性胸闷胸痛1年加重1月.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和V5、V6导联ST段下斜型压低.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给予标准的抗凝抗血小板、扩冠、降脂等非手术治疗1周,患者仍有心绞痛发作,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造影见左主干远端分叉病变,病变累及前降支和左旋支开口.另见前降支远端和右冠远端各有一处局限性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