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依伐布雷定在冠状动脉CT检查中控制心率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CBM、CNKI、万方数据库,对符合条件随机对照研究经质量评估、数据提取,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观察1298例,治疗组765例,对照组533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依伐布雷定可以明显减慢心率(MD=-8.92,95%CI:-10.24~-7.59,P0.0001);依伐布雷定减慢心率作用较β受体阻滞剂更为明显(MD=-5.16,95%CI:-8.54~-1.78,P=0.003);两种剂量(10 mg和15 mg)间减慢心率无明显区别(MD=4.87,95%CI:-5.81~15.55,P=0.37)。与对照比较,依伐布雷定轻度升高收缩压;与β受体阻滞剂比较可以轻度升高舒张压。依伐布雷定达到目标心率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MD=3.78,95%CI:2.79~5.13,P0.0001),与β受体阻滞剂比较无明显区别。不良反应为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光幻觉、视力模糊、闪光感,无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冠状动脉CT检查中,依伐布雷定(10~15mg)可以替代β受体阻滞剂和(或)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用于的心率控制。  相似文献   
2.
我们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H)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结果表明血浆 ET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1)。随着高血压病期的加重,其 ET 水平升高更显著,并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正相关(r=0.8040,p<0.01),伴脑梗塞及肾功能异常者,ET 水平亦升高,ET 与 CGRP 水平呈负相关(r=-0.5165.p<0.01),提示 ET 在 EH 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经硝苯吡啶与巯甲丙脯酸治疗的 EH 患者血浆 ET 水平均降低、显示两种药物从不同角度均可减少 ET 的缩血管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放免法测定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心钠素、前列腺素的代谢产物血栓素 B_2、6-酮-PGF_(1α) 各值的变化,结果显示肾素活性无变化,6-酮-PGF_(1α)降低,其余各值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0.001)。速尿+立位激发后,各值较激发前均升高,两组亦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0.001)。激发后血栓素 B_2与6-酮-PGF_(1α)相关,其他各组间激发前后均不相关,提示原发性高血压可能有升降压机制受到障碍而呈不平行改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规行脑CT扫描,结果示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率为64.9%。年龄大、病程长、分期重和平均动脉压高者,其发病率增加。提示腔隙性脑梗塞的病因主要是高血压,它的发生和高血压的程度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越严重,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率越高,表明小动脉病损的程度与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血浆孤啡肽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内孤啡肽的生理和病理生理意义目前尚不清楚。本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消化、循环和神经系统疾病及肿瘤病人血浆孤啡肽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正常对照选自本单位健康人员19例(男9,女10),平均年龄40岁(19~58岁)。161例病人均选自海军总医院1996年5月至1996年7月住院病人,疾病的诊断、分期明确。(其中消化系统8个病种73例,男41,女32;循环系统3个病种24例,男16,女8;神经系统4个病种62例,男43,女19)。2.样本采集: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  相似文献   
6.
病例均为我科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1年 11月住院患者 ,男性 2 7例 ,年龄 2 7~ 79岁 ,女性 11例 ,年龄 4 7~ 74岁。术前诊断冠心病心绞痛 2 8例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2例 ,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 2例 ,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2例 ,心肌病 2例 ,主动脉瘤 2例。术前患者均经Allen试验为阴性。 1例经左侧桡动脉行升主动脉造影 ,手术顺利 ,导管可进入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经肱动脉途径造影成功率为 82 4 %,经桡动脉途径造影成功率为 87 0 %。经两支动脉造影事件发生率为 15 8%,穿刺桡动脉失败或进导管时桡动脉痉挛是导致造影失…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受试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发现心衰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心功能Ⅲ级组明显高于Ⅱ级组。提示ET水平可反映心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并可作为判定疗效的一个指标。此外,还发现急性心肌梗塞(AMI)泵衰竭者血浆ET水平高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FH)者,但由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引起的CFH患者间血浆ET水平无明显差异,从而佐证了AMI泵衰竭系严重缺血缺氧所致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 2 0肽 (PAMP)水平的变化 ,探讨其病理生理作用。方法 :在离体大鼠主动脉血管条上观察PAMP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释放的相互影响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PAMP、血管紧张素Ⅱ含量 ,高压液相 (HPLC)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可使大鼠主动脉血管条孵育液及组织中PAMP浓度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而 10 -9、10 -8、10 -7mol/LPAMP对血管紧张素Ⅱ的释放无明显影响。人群中正常对照组血浆PAMP为 18 42± 2 3 3ng/L ,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PAMP为 2 9 79± 2 3 0ng/L ,是正常对照组的 1 62倍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PAMP水平与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PAM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升高的PAMP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过程 ,PAMP水平的升高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31例心功能不全病人及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上给予牛磺酸治疗后,观察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水平的改变及其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发现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DA随心衰严重程度而增加,应用牛磺酸治疗2周后,血中SOD、MDA水平显著降低,且随疗程的延长效果更显著。牛磺酸与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及强心剂联合应用,较单用牛磺酸治疗效果更佳。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功能降低,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的含量明显增加,补充牛磺酸后,心功能明显改善,MDA显著降低,证实牛磺酸是正常机体的内源性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因此有可能作为临床防治心衰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配体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糖尿病组和不同剂量5、10、20mg/(kg.d)吡格列酮治疗组,每组8只。给糖尿病组和3个吡格列酮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各吡格列酮治疗组以不同剂量的吡格列酮灌胃:5、10、20mg/(kg.d),共28d;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清MMP-9浓度的变化。分离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MMP-9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吡格列酮降低血清MMP-9的浓度(P0.05),降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MP-9的表达。结论:吡格列酮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MMP-9浓度及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MP-9的表达,提示其在降糖之外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