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31.
目的研究系统碘水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系统碘水造影检查的98例疑患小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为慢性腹痛,21例为反复呕吐,15例为腹痛伴呕吐,5例为慢性腹泻,5例为黑便。患者口服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行系统碘水造影,经腹部X线动态观察造影剂在消化道内的充盈和缺损,并与患者DBE检查或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系统碘水造影诊断小肠疾病64例,小肠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异常34例。其中无内镜检查禁忌证患者34例行DBE检查证实小肠疾病29例,系统碘水造影检查未见小肠疾病而DBE检查发现小肠病变6例;系统碘水造影检出疾病但DBE未发现者7例。无法行DBE检查或DBE检查过程中因肠腔堵塞无法进镜且无手术禁忌证患者行剖腹探查术者17例,系统碘水造影检查与剖腹探查术对小肠疾病检出一致率达100%,多为小肠梗阻及穿孔等急腹症。系统碘水造影检查及DBE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者34例。结论系统碘水造影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小肠梗阻患者有较大诊断价值,还能找出内镜遗漏的病变,适用范围更广,可以作为小肠镜检查的有效补充,但其对小肠黏膜较细微的病变显示不足。  相似文献   
132.
我们以前的研究表明,某些化疗药可活化蛋白激酶B(PKB)信号通路,降低胃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1-2].然而,目前PKB通路在胃癌化疗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还远未阐明.本研究采用化疗药足叶乙甙及PKB信号通路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作用于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BGC823,观察它们对胃癌细胞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PKB信号通路对胃癌化疗效果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30例新鲜结肠癌及与之相对应的癌旁组织的FAK mRNA表达;同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20例新鲜结肠癌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FAK蛋白表达水平,调平每对组织FAK蛋白含量后再行FAK Tyr397磷酸化位点蛋白检测。结果30例结肠癌组织FAK mRNA阳性率为90.0%,其表达值为0.745±0.530,对应癌旁组织阳性率为43.3%,其表达值为0.241±0.131(P〈0.01);20例结肠癌组织FAK蛋白阳性率为95.0%,表达值为0.482±0.150;对应癌旁组织阳性率为60.0%,表达值为0.269±0.015;P均〈0.01。20例结肠癌组织中FAK Tyr397磷酸化蛋白阳性率为90.0%(18/20),表达值为0.385±0.021;而对应癌旁组织阳性率为20%(4/20),表达值为0.110±0.005,P均〈0.01。结论FAK特别是FAK Tyr397磷酸化蛋白表达增加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讨贝前列素钠腹腔注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大鼠血栓素、前列环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系正常SD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组为急性SAP造模后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组为造模后大鼠,腹腔注射贝前列素钠10μg/kg;D组为造模后大鼠,腹腔注射贝前列素钠20μg/kg;E组为造模后大鼠,腹腔注射贝前列素钠30μg/kg。实验第6、12 h采集各组血样及胰腺标本,检测其血浆淀粉酶和血栓素(TXA2)/前列环素(PGI2),并进行胰腺病理学指标评价。结果与A组比较,6、12 h B组血淀粉酶、TXA2/PGI2、病理评分升高;与B组比较,C、D、E组血淀粉酶、TXA2/PGI2病理评分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结论贝前列素钠腹腔注射可能通过降低血淀粉酶、TXA2/PGI2而减轻SAP大鼠的胰腺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35.
136.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路对胃癌细胞化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eellu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化疗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足叶乙甙作用于胃癌SGC7901和BGC823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生存率,采用流式细胞仪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Western杂交法检测ERK1/2的磷酸化以及c-Myc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同时采用PD98059抑制ERK信号通路后观察足叶乙甙对细胞增殖、凋亡、c-Myc和P53表达的影响.结果:足叶乙甙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SGC7901和BGC823细胞的生长并明显诱导细胞的凋亡,同时上调ERK1/2的活性(磷酸化水平),并增强c-Myc和P53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足叶乙甙组凋亡率明显增高(19.48%±1.57% vs 5.67%±0.81%.17.38%±1.49% vs4.97%±0.73%,均P<0.01),PD98059可明显增强足叶乙甙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并提高细胞的凋亡水平,与足叶乙甙组比较,足叶乙甙组 PD98059组凋亡率(34.35%±2.84%,32.11%±3.25%)明显增加(P<0.01);同时上调足叶乙甙诱导的P53表达,并抑制c-Myc表达的上升趋势.结论:足叶乙甙可活化胃癌细胞ERK信号通路而影响胃癌细胞的化疗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53并上调c-Myc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的凋亡实现.  相似文献   
137.
粘着斑激酶基因表达与结肠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粘着斑激酶 (focaladhesionkinase ,FAK)的mRNA在结肠癌组织和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探讨FAK参与结肠癌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半定量RT -PCR法检测 30例新鲜结肠癌及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FAK的表达水平。结果  30例结肠癌组织FAK阳性表达率为 86 7% ,其表达平均值为 0 794±0 2 5 0 ,对应癌旁组织FAK阳性表达率为 33 3% ,其表达平均值为 0 12 1± 0 115 ,FAK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癌旁组 (P =0 0 0 0 )。结论 FAK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 ,提示FAK在结肠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B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2009年4月241例怀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1例患者中,105例首选经口进镜,85例首先经肛门进镜,另外50例行双侧进镜,1例中途退出。检出病变者204例,检出率约为85%。结论:DBE的应用提高了小肠疾病的诊断率及治愈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9.
目的初步探讨Notch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是否存在交叉作用。方法应用Notch信号通路的抑制剂GSI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抑制剂LY294002分别单独和联合处理体外培养的胃癌SGC-7901细胞,以无药物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MTT法检测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Akt(p-Akt)和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GSI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53.56±2.04)%,并降低蛋白Notch-1的表达水平,而p-Akt的表达水平则较对照组增加。LY294002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42.93±1.64)%,并降低p-Akt的表达水平,Notch-1水平则无明显变化,两种信号通路的抑制剂联合应用后能明显降低癌细胞的增殖率[(86.01±2.02)%,P=0.00],p-Akt和Notch-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在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基础上,抑制PI3K/Akt通路可进一步增强抑制Notch通路的抗肿瘤增殖效果,并提示PI3K/Akt和Notch两条信号通路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存在交叉作用。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构建靶向黏着酶(FAK)基因的miRNA真核表达质粒,为其在胃癌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合成两条针对FAK基因的特异性miRNA干扰序列,定向克隆到pcDNATM6.2-GW/EmGFP—miR真核表达载体上,经鉴定后转染胃癌BGC-823细胞,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blot技术鉴定重组体对细胞FAK基因表达的干扰效果。结果针对FAK基因的两组miRNA干扰质粒构建成功,转染BGC-823细胞后,细胞FAKmRNA及FAK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结论针对FAK基因的miRNA真核表达质粒成功构建,该质粒可用于miRNA进行靶向FAK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