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29篇
  免费   15544篇
  国内免费   9206篇
耳鼻咽喉   1203篇
儿科学   2146篇
妇产科学   1673篇
基础医学   22451篇
口腔科学   2719篇
临床医学   18942篇
内科学   20584篇
皮肤病学   1767篇
神经病学   7165篇
特种医学   54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5篇
外科学   15022篇
综合类   27780篇
现状与发展   41篇
一般理论   12篇
预防医学   11488篇
眼科学   3568篇
药学   18438篇
  147篇
中国医学   9343篇
肿瘤学   11753篇
  2024年   423篇
  2023年   2163篇
  2022年   4446篇
  2021年   7798篇
  2020年   5803篇
  2019年   4981篇
  2018年   5250篇
  2017年   4996篇
  2016年   4637篇
  2015年   6988篇
  2014年   8626篇
  2013年   8608篇
  2012年   11970篇
  2011年   12829篇
  2010年   9346篇
  2009年   7698篇
  2008年   8986篇
  2007年   8938篇
  2006年   8189篇
  2005年   7247篇
  2004年   5595篇
  2003年   5360篇
  2002年   4444篇
  2001年   3750篇
  2000年   3194篇
  1999年   2682篇
  1998年   1673篇
  1997年   1791篇
  1996年   1265篇
  1995年   1203篇
  1994年   1107篇
  1993年   769篇
  1992年   970篇
  1991年   889篇
  1990年   795篇
  1989年   731篇
  1988年   655篇
  1987年   558篇
  1986年   528篇
  1985年   426篇
  1984年   368篇
  1983年   302篇
  1982年   269篇
  1981年   229篇
  1980年   196篇
  1979年   198篇
  1978年   192篇
  1977年   210篇
  1976年   191篇
  1974年   15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脑梗死的TCD表现以及TCD对脑梗死诊断的意义。方法 :将 110例脑梗死患者的TCD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10例脑梗死患者中TCD异常率 93.6 3% ,大面积梗死组异常率 98.4 1% ,小面积梗死异常率 87.2 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主要异常表现有狭窄、闭塞、血流减慢、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TCD与影像学检查定位符合率为 80 .4 9%。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0 3例异常TCD结果中 32例有侧枝循环形成。结论 :TCD检测脑梗死的异常率与梗死的面积有明显的关系 ,梗死面积越大异常率越高 ,且能结合临床对脑梗死作出病因和定位诊断 ,另外通过对侧支循环的判断为预测脑梗死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TCD不失为诊断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92.
人正常下颌升支区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正常人下颌升支在不同咀嚼力作用时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的方法,对正常离体人下颌升支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定量分析。结果:(1)所有载荷形式的各种应力值,随着单元距加载点的距离的增大,其应力值相对减小。(2)下颌骨下颌角、升支后缘的应力梯度变化较大。结论:下颌骨下颌角、升支后缘是应力相对集中的区域,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下颌骨骨折区,同时还是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后加强固定以及防止骨段移位的区域。  相似文献   
993.
血红素氧合酶-1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钴卟啉 (CoPP)诱导的血红素氧合酶 (HO) 1高表达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随机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动态检测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含量以及进行肾组织光镜形态学观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Westernblot分析HO 1。结果 对照组BUN、Cr升高 ,SOD下降 ,MDA升高 ,HO 1中度提高 (14 4.5± 13 .6) ,肾组织结构紊乱。实验组除HO 1含量大幅提高外 (62 9.4± 78.9) ,尚能显著逆转上述改变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CoPP预处理诱导HO 1在肾缺血之前高表达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 (OFRs)而减轻大鼠肾IRI。  相似文献   
994.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对67例疑诊为卵巢肿瘤的病人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血流动力学分析,测其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③结果 67例卵巢肿瘤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良性49例,恶性18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良性41例,恶性1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7%和83.3%。④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判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95.
广州地区1998~2003年蠕虫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 了解和掌握近年广州地区不同职业人群蠕虫分布状况及流行特点,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本市各区、县级市的地理分布,连续6年分期分批选择不同职业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用清水沉淀法、盐水漂浮法或改良加藤氏厚涂片粪检蠕虫;用透明玻璃胶纸粘贴法检查市区、农村部分幼儿蛲虫。结果 共粪检28376人,感染4315人。感染率15.21%。其中华支睾吸虫感染率6.59%,钩虫感染率4.08%,蛔虫感染率4.78%,鞭虫感染率1.54%。县级市及近郊区感染率较市区高,分别为22.77%和9.92%。职业中以农民感染率最高,为19.68%;环卫工人和饮食服务业次之,感染率分别为8.11%、7.37%。在检查13947人中,男女感染率分别为27.22%和17.95%,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幼儿蛲虫检查998人,感染79人,感染率7.92%。结论 华支睾吸虫及农村的土源性线虫仍是今后重点防治的寄生虫。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可降低人群蠕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996.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美容的临床与组织学评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并发症的临床与组织学特点。方法 对 1998年至 2 0 0 3年接诊的 5 2例在外院注射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并引起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与组织学研究。为了便于比较 ,另选 12例 1988年~ 1994年期间接受液态硅胶注射的患者取出的组织病理切片与之对照研究。结果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并发症以局部硬结最多见 ,而且多发生在注射后 1~ 2年左右时间里。人体组织对注射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反应为多核异物巨细胞增生 ,并形成肉芽肿。与液态硅胶比较 ,注射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引起组织的淋巴细胞反应弱 ,材料周围的纤维包膜较薄。机体内长期存留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反应。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软组织填充剂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4 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硫酸镁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硫酸镁联合亚低温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计算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 ,测量脑梗死体积 ,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 ,评定硫酸镁联合亚低温治疗作用。结果各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死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联合治疗组大鼠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联合治疗组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轻微。结论 硫酸镁联合亚低温治疗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999.
消毒灭菌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目前主要使用的消毒灭菌技术 1.1 物理因子消毒灭菌 1.1.1红外线消毒红外线又称热射线,为0.77μm-1000.00μm 波长的电磁波。按波长的差别可分为近红外线(0.77 μm-3.00μm),中红外线(3.00μm-30.00μm),远红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对培养猪肝细胞型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的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以新生实验小型猪肝细胞为基础的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对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体外人工肝支持,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5例患者经混合人工肝支持后,肝衰竭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表现为临床症状和肝衰竭相关指标好转,肝性脑病改善。最终2例好转出院,1例经肝移植存活,2例 死亡,死亡原因与不良反应无关。结论 猪肝细胞型混合生物人工肝系统可用作重型肝炎肝衰竭的辅助支持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