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77篇
  免费   5321篇
  国内免费   3246篇
耳鼻咽喉   501篇
儿科学   1174篇
妇产科学   240篇
基础医学   3245篇
口腔科学   1104篇
临床医学   6635篇
内科学   4561篇
皮肤病学   490篇
神经病学   1021篇
特种医学   1825篇
外科学   5136篇
综合类   15546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预防医学   6073篇
眼科学   641篇
药学   6428篇
  79篇
中国医学   5358篇
肿瘤学   1977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636篇
  2022年   1628篇
  2021年   2122篇
  2020年   1819篇
  2019年   927篇
  2018年   1073篇
  2017年   1498篇
  2016年   1110篇
  2015年   2018篇
  2014年   2676篇
  2013年   3302篇
  2012年   4788篇
  2011年   5210篇
  2010年   4937篇
  2009年   4584篇
  2008年   4577篇
  2007年   4157篇
  2006年   3818篇
  2005年   3062篇
  2004年   2087篇
  2003年   1662篇
  2002年   1259篇
  2001年   1187篇
  2000年   870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目的观察联合补充钙、镁、锌、铜及维生素D对中老年妇女骨密度和骨钙索的影响,以及改善骨症状的效果。方法依据人选和排除标准,在上海地区筛选出中老年妇女230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再分为未绝经与绝经组。干预组A:未绝经妇女75名;对照组A:未绝经妇女40名;干预组B:已绝经妇女78名;对照组B:已绝经妇女37名。干预组每日服用2片钙尔奇添佳片(每片含钙273.5mg、VitD1.62μg、镁99.7mg、锌3.08mg、铜0.51mg),干预6个月后再进一步分成低剂量亚组和高剂量亚组,每日服用2或3片钙尔奇添佳片,再干预6个月,总计干预12个月。所有入选者在研究前后各阶段检测腰椎骨密度(BMD)及血清骨钙素(BGP),并进行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和记录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骨密度:研究6个月后,干预组腰椎骨密度值较前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12个月后,未绝经干预组骨密度显著增加,未绝经对照组腰椎骨密度则呈显著性下降,但已绝经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骨密度研究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不同剂量干预亚组骨密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2)骨钙素:研究6及12个月后各组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干预组血清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剂量干预亚组的血清骨钙素浓度间无显著差异(P〉0.05)。(3)骨症状:干预后能明显改善局部关节痛和腰背痛等骨症状。结论联合补充钙、镁、锌、铜及维生素D可明显增加未绝经妇女的骨密度和骨钙索,有效改善骨症状;并可明显改善已绝经妇女骨钙素及骨症状,但骨密度改善不明显。低剂量亚组与高剂量亚组的骨质疏松防治效果问无显著性差异。建议中老年妇女尽早补充与骨营养有关的营养素以防治骨质丢失。  相似文献   
992.
广州市鼠类及其体表蚤类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类及其体表蚤类的种群构成及分布.方法笼夜法.在广州市12个区(县)中,每区(县)设多个捕鼠点,捕获鼠经鉴定后采集其体表蚤类,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2 987只,总密度为14.31%.啮齿目动物2 792只,分1科3属8种,其中褐家鼠占67.46%,黄胸鼠占14.30%;食虫目动物195只,为臭鼩鼱1科1属1种.捡获蚤501匹,鼠染蚤率为14.25%,总蚤指数为0.65.鼠体表蚤类经鉴定分3属3种,印鼠客蚤占98.60%.结论广州市主要鼠种是褐家鼠,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人间及鼠间鼠疫.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寻找法医学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理形态学诊断指标。【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35只过敏性休克豚鼠(实验组28只,对照组7只)死后0、6、12、24h4个时间点的心、肝、肺、肾、脾、胃、肠、气管及扁桃体组织中的ISE及IL-4的表达情况。【结果】ISE的表达:实验组肺及气管组织呈阳性表达,并以0、6h表达最强,各时间点的表达强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组织呈弱阳性表达。各时间点的表达强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其它脏器及对照组所有脏器均无表达。IL-4的表达:实验组肺、气管及胃组织呈阳性表达,并以0、6h表达最强,各时间点的表达强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组织呈弱阳性表达,各时间点的表达强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其它脏器及对照组所有脏器均无表达。【结论】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SE、IL-4的表达,可望作为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理形态学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大剂量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单独、或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及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2组,缬沙坦组(n=20)服用缬沙坦(valsartan)320mg/d,联合组(n=20)服用盐酸贝拉普利(benazepril hydrochlofide)20mg/d联合缬沙坦160mg/d,疗程6个月。观察24h尿蛋白、血清肌酐、血压及血钾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6个月缬沙坦组24h尿蛋白由治疗前(2.2±1.5)g/d降到(0.7±0.7)g/d(P〈0.05),联合组由(2.43±1.2)g/d降到(0.7±1.1)g,d(P〈0.05),比较两组降尿蛋白疗效虽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治疗有更好的降尿蛋白倾向。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联合组降舒张压优于缬沙坦组。干咳、血钾升高和血肌酐升高是导致中止治疗的主要原因。【结论】大剂量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单独或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慢性肾脏病安全,两者均可有效减少尿蛋白。联合治疗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叠加的减少尿蛋白及降血压倾向。  相似文献   
995.
成人视网膜前体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成人视网膜前体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成人眼球12只,“机械分离联合酶消化法”分离出睫状上皮层的色素性细胞。10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中培养,并从三方面鉴定其神经干细胞特性:A.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神经巢蛋白Nestin的表达;B.自我更新能力:原代神经球消化传代后,继续培养观察新神经球的形成;C.多向分化潜能:原代细胞培养4~5d,改用含10mL/L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继续培养7~10d,分别用抗神经丝蛋白(NF)抗体、抗微管相关蛋白-2(MAP2)抗体、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抗视紫质蛋白抗体、抗β-微管蛋白抗体以及抗无长突细胞特异性抗体作免疫荧光细胞染色。【结果】0.48%±0.08%(1:208)原代细胞在含bFGF+EGF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能保持增殖未分化状态。形成神经球样结构,消化传代后90.1%±8.3%的第二代细胞能重新形成新的神经球样结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原代及传代后的神经球均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在含10mL/L胎牛血清的促分化培养液中。细胞分别分化为可表达神经细胞、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和感光细胞等特异性抗原的细胞,表明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论】在成人眼睫状体扁平部分离得到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视网膜前体细胞,并在体外成功进行培养鉴定。  相似文献   
996.
医院服务设施管理分为“硬”设施管理和“软”设施管理两类。医疗服务设施管理应保证疾病诊疗、满足方便患者就医、便于医患交流、诊疗设施舒适的医学伦理要求,应遵循流程合理、提高效率和效益、无障碍设计和布置安全的原则。我院在实施人性化服务设施管理中,配备了现代化的医疗设施,设置了细致入微的就医设施,应用了自动化的智能设施,提供了方便的生活和陪护设施,完善了弱势群体的“无障碍”设施。  相似文献   
997.
1 医院概况 山东省肿瘤医院是集医、教、研、防为一体,跨省区实施医疗服务的肿瘤防治研究中心,是全国肿瘤医院中较早评审认定的"三级甲等医院"、山东省一类科研院所、临床肿瘤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带教点、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和全省重点扶持发展的8个重点科研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HCV感染者体内Ig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Ig/C3-CIC)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采用捕捉法ELISA,检测80例HCV感染者血清中的IgG、IgM和IgA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即IgG/C3-CIC、IgM/C3-CIC和IgA/C3-CIC),并分析三类Ig/C3-CIC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关系。结果HCV感染者体内IgG/C3-CIC、IgM/C3-CIC和IgA/C3-CIC的阳性率分别为65.0%、61.3%和45.0%。其中,IgM/C3-CIC和IgG/C3-CIC在ALT升高组显著高于ALT正常组,IgA/C3-CIC与ALT的升高与否无关;IgG/C3-CIC和IgA/C3-CIC的阳性率随病程的迁延而显著升高,IgM/C3-CIC与病程无明显关联;三类Ig/C3-CIC与性别和年龄均无关。结论HCV感染者体内Ig/C3-CIC可能是直接参与肝脏损害及慢性化的因素,不同Ig类型的Ig/C3-CIC具有不同的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青年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13例,年龄16~19岁,全部存在髋臼、股骨头、颈发育不良.采用陶瓷-陶瓷假体给予全髋置换治疗.应用Harri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13例患者Harris评分81~94分,步态正常,患髋无痛感.结论:对青年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采取陶瓷-陶瓷假体全髋置换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其昂贵的价格限制了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00.
酸性核糖体磷酸化蛋白P(0-2)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性核糖体磷酸化蛋白P0、P1、P2是位于真核生物核糖体60S大亚基上的三种核糖体磷酸化蛋白,它们在核糖体上共同组成一个独特的向外侧凸出的五聚体复合物核糖体茎区,此茎区与核糖体上的28 SrRNA的一个保守结构域共同形成一个GTPase相关位点,并在蛋白质翻译延伸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酸性核糖体磷酸化蛋白P0、P1、P2还与细胞凋亡、肿瘤和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三个蛋白结构、功能及其相关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