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993篇
  免费   19733篇
  国内免费   11019篇
耳鼻咽喉   1941篇
儿科学   3589篇
妇产科学   1359篇
基础医学   13505篇
口腔科学   3568篇
临床医学   24110篇
内科学   19003篇
皮肤病学   1935篇
神经病学   5521篇
特种医学   70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17594篇
综合类   50224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0814篇
眼科学   3142篇
药学   23939篇
  210篇
中国医学   17660篇
肿瘤学   9525篇
  2024年   579篇
  2023年   2359篇
  2022年   5796篇
  2021年   8098篇
  2020年   6936篇
  2019年   4348篇
  2018年   4608篇
  2017年   5879篇
  2016年   4580篇
  2015年   7944篇
  2014年   10451篇
  2013年   12477篇
  2012年   17547篇
  2011年   18184篇
  2010年   16046篇
  2009年   14189篇
  2008年   14712篇
  2007年   14249篇
  2006年   13100篇
  2005年   10460篇
  2004年   7721篇
  2003年   6362篇
  2002年   4960篇
  2001年   4197篇
  2000年   3109篇
  1999年   1631篇
  1998年   647篇
  1997年   671篇
  1996年   512篇
  1995年   431篇
  1994年   417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81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21篇
  1965年   22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20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6篇
  1957年   30篇
  1956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左旋肉毒碱(L-carnitine,L-C)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方法以3H掺入法(3H-TdR)测定左旋肉毒碱对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吖啶橙/溴化乙啶染色和细胞凋亡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测定左旋肉毒碱对人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免疫印记法检测左旋肉毒碱干预前后活化型Caspase-3、-9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10~100mmol/L左旋肉毒碱能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吖啶橙/溴乙啶染色法示100mmol/L左旋肉毒碱干预使人成骨细胞凋亡细胞明显减少。ELISA结果示10~100mmol/L左旋肉毒碱干预可显著抑制人成骨细胞凋亡。10~100mmol/L左旋肉毒碱干预可抑制无血清饥饿诱导的人成骨细胞caspase-3、9活化增加。结论左旋肉毒碱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并通过下调Caspase-3、-9的活化抑制人成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药物治疗经历了马利兰、羟基脲、干扰素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几个时代。马利兰和羟基脲仅能使患者获得血液学缓解,提高生存质量,并不改变其自然病程。干扰素可使部分患者获得细胞遗传学缓解,从而延长存活期,但遗憾的是仅少数患者受益。由于异基因造血干细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采用新型MTI球囊重塑技术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总结22例26个宽颈动脉瘤的栓塞治疗经验。均采用新型球囊Hyperglide或Hyperform置于载瘤动脉处,同时将微导管置于动脉瘤内,充盈球囊以封闭瘤颈口后将合适的弹簧圈推送进入动脉瘤内,重复进行充盈球囊和填塞过程,直至动脉瘤致密填塞。结果19例23个动脉瘤成功填塞;1例前交通动脉瘤因血管迂曲致球囊不能到位而改用其他技术栓塞;另1例前交通动脉瘤因球囊选择不当,瘤颈封堵不完全,导致部分弹簧圈移位进入载瘤动脉;1例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病人死亡。结论新型球囊重塑技术有助于达到宽颈动脉瘤致密、有效的栓塞。  相似文献   
994.
苗毅 《临床外科杂志》2007,15(9):584-586
外科基本技术包括暴露、分离、止血、结扎、切开、缝合六大基本操作。这些技术往往决定手术风格和手术质量。自外科诞生的那天起,基本功就是一个永恒话题。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问世,为手术提供了许多现代手段。与此同时,传统的基本技术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当今外科医生越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将59例IG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发放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资料;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教育前后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及IGR转归情况。结果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为10.34%,观察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干预有利于调动IGR患者主观依从性,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96.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手术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5月8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连续长节段骨化行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68例,发生并发症13例;孤立型或短节段骨化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内固定17例,发生并发症3例。[结果]术后获得随访66例,随访期3~25个月,平均13个月。颈后路并发症:颈肩痛8例,给予消炎止痛药、脱水、理疗等保守治疗,术后2~20周患者疼痛缓解,恢复基本满意,其主要原因与减压后脊髓漂移神经根受牵拉或手术操作导致神经根受刺激或损伤有关。2周内缓解者可能与手术创伤局部组织水肿肌肉痉挛所致。术后不全瘫或症状加重4例,经药物及高压氧等治疗,3例恢复理想,1例恢复欠佳,不全瘫发生主要与手术减压后脊髓再灌注损伤有关。术后血肿2例,均经及时发现即刻手术探查血肿清除、激素冲击治疗而获得恢复,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手术创面渗血、引流管引流失败是其主要原因。脑脊液漏1例,经脱水、局部适当包扎及颈部制动,于术后3d脑脊液漏停止,切口愈合良好。手术切口感染2例,经抗感染、局部清创缝合等治疗术后20d左右获得愈合。前路并发症:术后不全瘫2例,经甲强龙冲击,神经营养药(弥可保)、高压氧治疗,术后20~30d完全恢复;脑脊液漏1例。内置物相关并发症:前路钛网下沉1例,后路内固定螺钉脱落1例(单枚)。[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无论行后路或前路手术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有些是难以避免的,而有些则是可以经过努力预防或杜绝的,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小心操作,术后加强管理,是减少后纵韧带骨化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84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椎板切除减压术,并将其分为2组,A组,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组,36例,术中进椎管前静脉给予MP 30mg/kg,15min滴完;术后静脉应用MP(80mg/d)3d。B组,围手术期应用氟美松治疗组,48例,术后静脉应用氟美松(10mg/d)3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JOA评分17分法),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术前JOA评分A组为8.58±2.62分,B组为9.12±2.81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时A组为13.65±2.16分,B组为11.12±2.36分;术后3个月时A组为14.11±2.21分,B组为12.62±2.35分,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有9例患者术后即刻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而A组未出现类似病例。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脊髓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α1-adrenergic receptor and the pathological behavior of cholangiocarcinoma, and the effects of norepinephrine (NE)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cholangiocarcinoma cell line QBC939. Methods Thirty-six samples of cholangiocarcinoma were resected in Southwest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2 to March 2008. The expression of α1-adrenergic receptor in the 36 samples of cholangiocarcinoma tissue and 4 samples of normal bile duct tissue were detected by SABC technique. The proliferation of cholangio-carcinoma cell line QBC939 was detected after processing the cells with NE, phentolamine and prazosin. 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chi-square test. Results The high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α1-adrenergic receptor was 68% (17/25) in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9% (1/11) in patients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χ2=10.604, P<0.05). The high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α1-adrenergic receptor was 85% (11/13) in patients with middle and low positioned cholangiocarcinoma,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30% (7/23) in patients with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χ2=9.753, P<0.05). NE promo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cholangiocarcinoma cell line QBC939 by stim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α1-adrenergic receptor, and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The proliferative effect was weakened as time passed by, and it was eliminated by phentolamine and prazosin.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 of α1-adrenergic receptor is diverse due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tumor, α1-adrenergic receptor with high express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of cholangiocarcinoma.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Y染色体AZF区域微缺失不育患者进行精液细胞学检查,从而评估其生精功能。方法:收集35例AZF缺失不育患者,年龄23~44岁,经3次以上精液常规分析证实,26例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9例为严重少精子症。按照AZF缺失部位分为以下4组进行观察:AZFa+b+c区域缺失组5例,AZFb+c缺失(4例)及单独AZFb缺失(3例)组7例,AZFc缺失组23例。采集患者精液,待自然液化后离心,生理盐水洗涤2次,离心沉淀物经生理盐水稀释后涂于干净玻片上,瑞吉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对其中6例患者进行了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AZFa+b+c缺失组,精液细胞学检查均未见各级生精细胞,可见少量上皮细胞。其中1例经睾丸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生精小管中未见各级生精细胞,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与精液细胞学检查结果一致。AZFb+c缺失及单独AZFb缺失组,精液细胞学检查其中6例细胞停滞在精母细胞阶段,2例睾丸活检见生精阻滞在初级精母细胞阶段。1例AZFb缺失的患者精液细胞学检查见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但睾丸活检显示阻滞在精母细胞阶段。AZFc缺失组中,少精子症组(8例)患者生精细胞检查5例停滞在精母细胞阶段,见少量精子细胞,另3例未见各级生精细胞;无精子症组(15例)患者未见各级生精细胞,其中2例经睾丸活检,证实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结论:精液细胞学检查对AZF缺失患者能有效评估生精功能,作为一项无创检查技术,容易被患者接受,推荐作为临床评估生精功能的一项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评价转染血管生成素基因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腺病毒介导的血管生成素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并移植于置入Ameriod缩窄环的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上,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心脏彩超、核磁心肌灌注成像、病理学观察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置环后的动物均为有效的动物模型.转染血管生成索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侧支血管增生明显,血管计数增加,Rentrop分数、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梗死区缩小而移植细胞的成活率高.结论 携带血管生成素基因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可明显改善心功能,使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