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31篇
  免费   4248篇
  国内免费   2450篇
耳鼻咽喉   248篇
儿科学   799篇
妇产科学   251篇
基础医学   3177篇
口腔科学   674篇
临床医学   5144篇
内科学   3906篇
皮肤病学   533篇
神经病学   1013篇
特种医学   15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917篇
综合类   10750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预防医学   4707篇
眼科学   539篇
药学   4694篇
  47篇
中国医学   3915篇
肿瘤学   2103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19篇
  2022年   1390篇
  2021年   1912篇
  2020年   1538篇
  2019年   968篇
  2018年   975篇
  2017年   1207篇
  2016年   930篇
  2015年   1701篇
  2014年   2225篇
  2013年   2624篇
  2012年   3797篇
  2011年   4009篇
  2010年   3401篇
  2009年   3063篇
  2008年   3289篇
  2007年   3089篇
  2006年   2755篇
  2005年   2195篇
  2004年   1527篇
  2003年   1276篇
  2002年   1054篇
  2001年   878篇
  2000年   635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报道了一起183例农民阴囊皮炎的爆发流行,发病率高达56.63%,不同的年龄、职业与发病率无显著差别,八月份为发病高峰。同时患有口角炎、舌炎并发症者占45.65%,取14例典型患者的阴囊鳞屑作真菌镜检,检出霉菌1例。85例患者经采用核黄素10mg,加复合维生素B10mg,每日两次连服七天进行试治,治愈率为96.47%(82/85),将19例患者与20例健康者对照,作4h尿中核黄素负荷试验比较,结果两者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别(u=2.11,P≤0.05)。经膳食营养调查,发现6~10月份核黄素供给不足47%。由此证明,发病与核黄素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在女性性早熟患儿中检测雌激素受体基因6号外显子及内含子基因序列可能存在的突变。方法:PCR扩增雌激素受体基因6号外显子及内含子,对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在6号内含子一侧,发现两个100%连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别为.53G—67A和53T—67G。结论:这一对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不引起氨基酸的替代,与女孩性早熟的发生也无关,但是否和其他疾病有连锁关系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3.
整合素β1在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整合素β1在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的表达变化。方法:猪肌凝蛋白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建立慢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于初次免疫后14、30和60d对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同时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整合素β1在心肌的表达变化。结果:在初次免疫后14d,小鼠心脏有局部炎症出现,整合素β1在心脏血管周围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在第30天,小鼠心脏炎性浸润更加明显,整合素β1在心肌的表达增强,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第60天,小鼠心脏炎症细胞减少,而纤维化则开始出现,整合素β1在心肌的表达最强(P<0.05),且排列紊乱。结论:整合素β1在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重要作用,整合素β可能参与自身免疫反应及心肌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4.
糖代谢紊乱在新生儿期不少见,由于常被原发或继发疾病所掩盖,如未能及时发现及妥善处理均可能加重致影响新生儿脑正常发育和脑功能损害。我们通过对高危儿血糖测定,监测血糖水平变化,早期发现并及时纠正糖紊乱,对其预后有重要影响。现对2000年3月-2005年11月入住我科的血糖异常患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5.
尿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对膀胱肿瘤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MSI)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6例TCC患者5个微卫星位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法分析尿微卫星的改变。结果:36例中有22例(61.11%)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LOH/MSI),并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关(P>0.05);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为22.22%(8/3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是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补充。所选微卫星位点为本地区膀胱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造血细胞凋亡与T淋巴细胞免疫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Aplastic anemia,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两者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40例AA患者和15例非血液、免疫系统疾病对照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的总CD34^ 、CD34^ Fas^ 、CD34^ Fas^-、CD3^ 、CD8^ 、CD3^ 、CD3^ CD25^ 标记值。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AA组总CD34^ 细胞%明显减少而其Fas表达率(以占总CD34^ 细胞%为计)明显增高。(2)AA组CD34^ 细胞%数与其Fas抗原表达率无明显负相关。(3)AA组T细胞%明显增多,且以CD8^ 细胞和CD3^ CD25^ 细胞增多为主。(4)AA组CD34^ 细胞%数与其T细胞活化状态无显著负相关。(5)AA组CD34^ 细胞Fas表达率与其T细胞活化状态无显著正相关。结论 AA骨髓存在着造血细胞数量减少和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功能的异常,造血细胞数量减少还可能与Fas以外途径诱导的凋亡过度有关。骨髓造血细胞凋亡过度可能有活化T淋巴细胞免疫以外的途径诱导Fas途径或活化T淋巴细胞可以通过Fas之外的途径诱导造血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结合西医疗法是否具有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急性肾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未行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2例,近期肾功能急性进行性减退,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进行性升高.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予以中药保留灌肠30 min,同时加静脉滴注活血化瘀等中西药物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常规、电解质无明显改变,大多数患者BUN和SCr较治疗前下降,而Ccr升高,总有效率达65.6%.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逆转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伴发急性肾功能减退时肾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区域淋巴结中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48例,术前1周内行18^F—FDG PET/CT检查,同期行CT增强扫描,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析PET/CT诊断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因素。结果48例患者共切除区域淋巴结313枚,转移淋巴结51枚,PET/CT结果7枚假阴性。8枚假阳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97%,高于CT(57%,94%;P=0.002,0.045)。3枚假阴性淋巴结内的癌灶较小;2枚淋巴结短径约为0.4mm,小于PET/CT的空间分辨率;2枚紧邻原发灶的淋巴结,图像无法区分而视为原发灶。8枚假阳性淋巴结为患者在原发病灶基础上并发不同程度的肺部疾病和淋巴结炎症,使其糖代谢率增高。结论假阳性出于(1)淋巴结的短径小于PET/CT的空间分辨率;(2)淋巴结内的小癌灶糖代谢率较低;(3)紧邻原发灶的淋巴结与原发灶无法区分。原发肿瘤合并肺部疾病是导致PET/CT出现假阳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9.
肺的粘液表皮样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原发于气管大支气管的肿瘤 ,其生物学行为表现出低度恶性。综合文献研究报道 ,肺的粘液表皮样癌在影像学上有一定的特点 ,我院近年来遇到 2例 ,都经手术病理证实 ,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 ,以期提高对其认识及诊断水平。例 1 患者 女 ,37岁。随访 4 4个月 ,低热、咳嗽 10余日来我院就诊 ,胸部CT发现左下肺炎症 ,行抗炎治疗后症状消失 ,2周后复查胸部CT示两肺正常 ,炎症完全吸收消失 ,未见明确肿块影。 1周后再次出现咳嗽 ,予纤支镜检查 ,见左下叶支气管新生物 ,连续 2次活检不能定性。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比较急性脑梗死、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和陈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36例,分为急性脑梗死组57例,TIA组22例,陈旧脑梗死组57例,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及血压、血常规、血脂、血糖检查.依据ELISA法进行血MMP-9测定.结果 MMP-9水平分别为急性脑梗死患者(444.13±418.46)ng/ml,TIA患者(374.36±278.31)ng/ml,陈旧脑梗死患者(231.11±367.43)ng/ml.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血MMP-9水平明显高于陈旧脑梗死患者(P<0.05).MMP-9水平与血白细胞水平(r=0.192,P=0.025)、低密度脂蛋白(r=0.261,P=0.002)、收缩压(r=0.232,P=0.006)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r=-0.219,P=0.011)和血糖(r=-0.254,P=0.003)呈负相关.MMP-9与收缩压(β=0.259,P=0.001)、血白细胞(β=0.209,P=0.008)、低密度脂蛋白(β=0.586,P=0.000)、胆固醇(β=-0.458,P=0.007)和血糖(β=-0.200,P=0.014)具有线性关系.结论 MMP-9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及TIA时升高,收缩压、血白细胞和低密度脂蛋白均可能为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