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21.
为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后抗精子抗体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吻合术后不育中所起的作用。应用日本大耳白兔复制了输精结扎与吻合的动物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OG)、输精管结扎组(VG)、输精管吻合育组(VFG)和不育组(VIG)。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指标的系列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血清抗精子抗体变化规律应用ELISA和IHT测定血清抗精子抗体结果发现,输精管结扎术后2~22月都可间断地检测出血清抗精子抗体,总阳性率达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DCF)方案应用于弥漫浸润型(BorrmannⅣ)胃癌患者术前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4例进展期Borrmann IV型胃癌患者,术前分为化疗+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化疗+手术组患者术前行DCF方案化疗2周期。观察化疗+手术组的化疗毒副反应、CT缓解程度、病理反应程度。评价CT缓解程度与病理反应程度之间的关系。比较两组间R0切除率及生存期的差异。结果化疗+手术组化疗后的毒副反应以恶心、呕吐为主,未出现IV级不良反应。CT缓解程度中总有效率为68.1%,肿瘤控制率为90.9%,降期率27.3%。病理反应分级中有效4例,占18.18%(4/22)。CT缓解程度与病理反应程度无相关性(rs=-0.42,P=0.051)。化疗+手术组的R0切除率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F方案应用于Borrmann IV型胃癌术前化疗是安全的,可提高Borrmann IV型胃癌的R0切除率。  相似文献   
23.
24.
外阴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病毒检测与临床病理研究丛琦,郑志超,刘桂荣,潘淑芹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职工医院(邮政编码130011)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j。近年来发病增多,在诊断和命名上较为混乱。本文应用重组DNA原...  相似文献   
25.
患儿,男,7个月。因反复左面部及左上肢抽搐伴左上肢乏力1天入院。查体神志清,头颅无畸形,前国大小1.5cm×1.5cm,压力正常,后囱已闭。颅神经未见异常。左上肢肌力较右侧减弱,肌张力正常。腾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头颅CT检查示:颅内多发性占位,颅内出血不排除。MRI检查:平扫见两侧顶叶有多个大小不等结节性异常信号,周边有小片水肿信号,右侧额叶内见小结节状类似信号,周边有小片水肿信号,右侧须叶内见小结节状类似信号。病灶所在脑回,脑沟不清;增强扫描见病灶有斑状强化,提示为脑血管畸形并出血。lop年3月12日在气内麻…  相似文献   
26.
【病例】女性 ,4 8岁。结肠癌术后 1年因阴道不规则出血于 1998年 4月来我院行宫颈活检 ,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 ,于 10月在我院行全宫加双附件切除术 ,术中见 :子宫、左卵巢增大 ,左卵巢与左输卵管、同侧子宫、结肠及盆壁粘连。病理检查 大体 :子宫约 9 0cm× 6 0cm× 5 0cm ,宫腔、宫颈与宫体交界处见肿瘤浸润 ,肿物切面部分呈灰白色 ,质脆 ,部分呈鱼肉样 ,侵及肌层 ,宫颈增大质硬 ;左卵巢约 5 5cm× 3 0cm× 2 0cm ,切面灰白色 ,实性 ,质脆。镜下 :肿瘤细胞以弥漫浸润为主 ,伴大片坏死 ,部分被宽窄不一的纤维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直肠癌组织微血管计数与它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96例直肠癌标本的微血管数进行了检测,并研究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直肠癌微血管数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肉眼分型和组织学分型等均无明显关系,而与临床进展时期密切相关,较大的、浸润层次较深的、有淋巴结或肝转移的直肠癌,其微血管数明显增高。微血管数大于20支的直肠癌,平均生存期和5年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微血管计数与直肠癌的临床进展时期有密切关系,微血管计数高的直肠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arlygrowthresponsegene-1,Egr-1)在直肠癌组织的分布规律,探索Egr-1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将癌组织组85例直肠癌及对照组13例直肠腺瘤切除病例标本的病理切片分为癌中心组织,癌周上、下缘组织,癌旁(距癌缘0.5cm)上下缘组织,远近切缘组织及瘤中心组织,瘤旁组织,远近切缘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测定。结果癌组织组85例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正常切缘组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14.5,P<0.01);远端癌旁组织与近端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7.28,P<0.05);获随访5年的72例中出现局部复发20例,与未发现局部复发的52例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9.3,P<0.05)。对照组直肠腺瘤组织与其切缘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4.3,P>0.05)。结论Egr-1在直肠癌的发生或/和发展中具有明确的抑癌作用,且可作为预测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指标,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提供了“基因层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直肠良恶性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管密度(LVD)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数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用CD68标记TAMs,分别用CD31和D2-40标记微血管和淋巴管,光镜下对TAMs,MVD及LVD进行计数,分析。结果:直肠腺癌组织中的TAMs,MVD及LVD计数明显高于直肠腺瘤型息肉组织(P〈0.01);在直肠腺癌组中,TAMs与MVD和LVD有明显相关性(TAMs与MVD:P〈0.01;TAMs与LVD:P〈0.01),且MVD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P〈0.01)和分化程度(P〈0.05)密切相关;而TAMs和LVD仅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P〈0.05)。结论:TAMs,MVD及LVD可能是反映直肠腺癌发生、发展、转移及侵袭能力的生物学指标,TAMs在肿瘤中的浸润可能与肿瘤血管及淋巴管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0.
研究胃癌组织中粘附蛋白-E(E-cadherin)和S100A2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辽宁省肿瘤医院2006年7至12月收治的不同分期胃癌组织标本,配对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检测E-cadherin和S100A2的表达情况,分析与肿瘤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结果: E-cadherin和S100A2扩增产物长度分别为487 bp和362 bp。E-cadherin及S100A2基因在正常对照组胃黏膜织表达阳性率为100%,不同分期胃癌组织基因表达的阳性率均下降。两者在正常胃黏膜中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00%,在胃癌组织中蛋白表达阳性率下降。两者在胃癌中表达的一致性较高,在胃癌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中,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cadherin和S100A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均下降,是肿瘤抑制因子,其表达与胃癌的分化、转移、侵袭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