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18篇
外科学   170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8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肾移植患者术前、术后第1、3、5、7、9、11、13天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发现:肾移植有排斥患者(9例)在排斥发生前2天D-二聚体(D-D)含量已升高达x±s=2.69±1.01mg/L,排斥当天更进一步升高达5.90±3.33mg/L;有排斥者D-D含量4.50±1.08mg/L,与无排斥者D-D含量1.41±0.17mg/L对比P值<0.001。经抗排斥治疗有效者D-D含量可回落至3.02±0.59mg/L,无效者持续升高达6.35±2.73mg/L,互相对比P<0.05;重型排斥者D-D含量7.56±1.19mg/L,明显高于轻排斥者D-D含量的3.60±0.16mg/L,互相对比P<0.001。结果提示:血浆D-D含量测定可作为判断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室诊断指标;且可成为早期诊断指标,有预测排斥反应发生的价值。对排斥反应的发生与否、类型轻重、抗排斥治疗有效与否等,均有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对1993年级学生进行外科临床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方法:通过在Windows操作平台上开发腹外疝及前列腺增生症教学软件,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及认知水平测量分析。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有较大兴趣(F>0.5);认知水平测量分析表明其学习效果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外科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联合α1 受体阻断剂对前列腺增生症 (BPH)基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NO供体亚硝基铁氢化钠 (SNP)和α1 受体阻断剂盐酸特拉唑嗪二水合物(Terazosin)分别或联合作用原代培养BPH基质细胞 ,以TUNEL和MTT方法测定凋亡指数和抗增殖指数。结果 SNP对基质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呈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Terazosin对基质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 ,且SNP与Terazosin联合作用抗增殖指数无增加。Terazosin可诱导基质细胞凋亡 ,而SNP无诱导凋亡作用 ,SNP联合Terazosin也可显著诱导凋亡且多于Terazosin单独作用组。结论 Terazosin能诱导BPH基质细胞凋亡 ,SNP对BPH基质细胞有抗增殖作用 ,Terazosin联合SNP诱导BPH基质细胞凋亡呈现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无创早期诊断膀胱癌的有效方法:对膀胱癌患者进行尿液中膀胱肿瘤抗原(BTA)测定与分析。方法:对64例膀胱癌及28例非膀胱癌患者的尿进行BTA测定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似然比。结果:BTA测定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06%、893%、902%、85及01;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这些指标分别为469%、929%、609%、66及057。BTA测定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似然比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指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似然比高于脱落细胞学检查,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在二者也无差异性(P>005)。BTA敏感度随肿瘤的分级、分期的增高而呈升高趋势,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A测定是无创、快速诊断及监测膀胱癌的方法,有较高的敏感度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95.
肾混合性脉管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月我们收治肾混合性脉管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尸体供肾体外循环试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受者免疫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例高度致敏受者在植肾术前进行尸体供肾体外循环试验,术后加强免疫治疗,成功地避免了无效植肾手术。病理形态学观察试验前后受试肾之病理变化,肾间质、血管、肾小球及肾小管基本正常。受者血中lgM、lgA、lgG监测,体外循环后lgG浓度明显降低(P<0.05-0.01),而lgM和lgA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CMV-PP65抗原,术后头3个月每周1次。【结果】273例肾移植受者中124例术后检出CMV-PP65抗原阳性,初次检出CMV-PP65抗原的平均时间为(24.1±11.3)d,每5万白细胞中CMV抗原阳性细胞数均值为7.1±5.8,其中5例CMV抗原阳性细胞数超过10/5万白细胞。无症状性和症状性CMV感染受者初次检出CMV抗原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7±5.6)/5万白细胞、(10.1±9.3)/5万白细胞(P>0.05);峰值水平为(8.1±4.2)/5万白细胞、(26.3±5.7)/5万白细胞(P<0.05);分别有17例(15%)、12例(100%)患者其峰值超过10/5万白细胞(P<0.05)。抗病毒治疗中90例(72.6%)患者CMV抗原阳性细胞数进一步升高。【结论】肾移植受者在CMV感染早期病毒复制能力强,CMV抗原阳性细胞数峰值有助于预测症状性CMV感染。  相似文献   
98.
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HCMV感染一旦发生 ,治疗效果差。该成果对肾移植HCMV感染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建立并开展了人巨细胞病毒抗原试验及半巢式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该方法是目前早期快速诊断活动性HCMV感染的最佳指标 ,对潜伏性HCMV感染和抗HCMV治疗后暂时处于不活动的HCMV ,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较精确的定量 ;对决定抗HCMV治疗的疗程 ,停药时机和预测预后有一定的价值。同时 ,避免了以往的盲目性预防用药 ,减少药物耐受 ,减轻病人的负担 ,提高…  相似文献   
99.
雄激素受体基因(CAG)n重复多态性与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雄激素受体基因(CAG)n重复多态性与先天性尿道下裂的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技术提取26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和20例对照组男性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中含(CAG)n重复多态性的DNA片段,运用DNA自动测序准确了解CAG重复次数,比较两组间CAG重复片段的均数差别。结果 尿道下裂组和对照组间CAG重复片段有显著差异,并发现2例尿道下裂患儿CAG重复片段为38及42。结论 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上CAG重复多态性与尿道下裂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0.
皮肤袖套式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我科对12例重型尿道下裂患儿进行皮肤袖套式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全组 12例患儿 ,年龄 4~ 13岁 ,其中阴囊型尿道下裂 8例 ,会阴型尿道下裂 4例。 3例为首次手术 ,7例为阴茎下曲矫正术后Ⅱ期手术 ,2例为外院尿道成形术失败后在我院再次手术的。手术中测量尿道缺损 4 .5~ 7.5cm。二、手术方法已做阴茎下曲矫正的病例 ,首先于龟头下 0 .8~ 1.0cm阴茎腹侧正中作纵形切开达阴茎海绵体白膜浅面 ,并向中线两侧解剖形成 0 .6cm宽的深槽 ,然后沿切口环形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