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研究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对5种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来自于2007年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的130株对氧氟沙星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用微孔板稀释法检测这些菌株对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以及司帕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统计耐药率的差别并分析对某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菌株中对其他4种药物的耐药率的差别,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30株对氧氟沙星耐药的菌株中,分别有110株(84.6%,110/130)、108株(83.1%,108/130)、46株(35.4%,46/130)及66株(50.8%,66/130)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及司帕沙星耐药.加替沙星耐药率显著低于左氧氟沙星(x2=65.641,P<0.01)、莫西沙星(x2=61.225,P<0.01)和司帕沙星(x2=6.274,P=0.02)的耐药率.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中分别有90.9%(100/110)、41.8%(46/110)和59.1%(65/110)的菌株对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耐药;在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耐药菌株中,有97.8%(45/46)和97.0%(64/66)对莫西沙星耐药.莫西沙星耐药株中分别有41.7%(45/108)和59.3%(64/108)对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耐药.结论 上述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呈现出不同的交叉耐药性,其中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交叉耐药,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与莫西沙星之间表现为部分单向交叉耐药.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比较固体培养、比例法药敏和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核酸扩增(Xpert Mtb/RIF)(简称“Xpert”)检测在中国基层实验室应用的检测成本。 方法 选取4个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收集3次固体培养和Xpert检测成本数据,2个省参比实验室收集3次对硝基苯甲酸(PNB)菌群鉴定和比例法利福平药敏试验成本数据。采用要素法计算每种方法单位检测成本,计算每例患者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成本。在不同结核病患病率人群中,以固体培养试验为金标准,比较Xpert检测在不同检测效能下检出1例结核病患者的成本。在不同利福平耐药率的可疑人群中,以传统药敏试验为金标准,比较Xpert检测在不同检测效能下检出1例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成本。调整Xpert检测设备和试剂价格后,分析Xpert检测的单位成本。 结果 固体培养、菌群鉴定、利福平药敏试验和Xpert检测的单位检测成本分别为47.87、46.73、82.86和118.62元。传统方法检测每例结核病患者所需成本(2份培养,1份传代,1份PNB鉴定试验)为172.57元。传统方法检测每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的平均成本(2份固体培养,1份传代,1份PNB鉴定及药敏试验)为208.84元。当Xpert检测结核病或利福平耐药特异度为85%时,如果检测敏感度大于70%,在结核病患病率或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病率1%~70%的任何人群中,Xpert检出1例结核病或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成本均低于传统方法。试剂价格变化对于检测成本的影响远远大于设备价格变化的影响。 结论Xpert检测是一种比传统方法更经济并快速的检测方法,适合在中国基层实验室推广。  相似文献   
43.
我国结核病疫情严峻,如若不能有效控制结核病在我国的流行,那么WHO确定的在2050年基本消除结核病的目标将不能实现。
结核病的有效控制离不开科学研究提供的技术支撑;结核病的防治需要依靠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就科学研究的应用性而言,亦需面向结核病防治;耐药结核病是人类与结核病长期斗争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福建省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特征,为异烟肼耐药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来源于福建省结核病耐药性监测30个监测点纳入的75株耐多药和10株全敏感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进行katG、inhA、oxyR-ahpC基因片段PCR扩增并测序分析,用RD105缺失基因检测法进行北京家族基因型鉴定,使用卡方检验分析相关性。结果 10株全敏感株未检测到突变。75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到72株katG、inhA、oxyR-ahpC发生单一或联合基因突变,突变率为96.0%(72/75)。其中,65株(86.7%,65/75)发生katG突变,涉及5个位点,最常见位点突变的密码子是315,突变率为82.7 %(62/75),最常见突变形式为Ser315Thr(77.3%,58/75);8株(10.7%,8/75)发生inhA突变,突变形式均为C(-15)T;5株(6.7%,5/75)发生oxyR-ahpC突变,突变形式为C(-39)T或C(-46)A。katG、inhA和oxyR-ahpC 在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和非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中的突变率分别为83.9 %(47/56)、12.5%(7/56)、7.1 %(4/56)和94.7 %(18/19)、5.3 %(1/19)、5.3 %(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3、0.38、0.78)。结论 福建省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性相关基因突变绝大多数发生在katG、inhA和oxyR-ahpC基因位点,且以katG突变为主。初步分析显示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流行与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45.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至今仍对全球人口构成严重威胁,其普遍性和影响力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实现2035年全球“终止结核病”的宏伟目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势在必行。本文综合梳理了21世纪以来结核病诊治的最新动态,涵盖了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步、药物治疗策略的更新,以及疫苗研发的前沿进展,旨在为全面理解结核病的现状及未来走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索贝达喹啉血药浓度在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变化规律及与心电图QTc间期延长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参照入组标准纳入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119例耐多药/利福平耐药肺结核(MDR/RR-PTB)患者,由专家组对其制定含贝达喹啉在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收集患者服用贝达喹啉前的基线资料,并记录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电解质(钾、钙、镁)、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QTcF值,以及贝达喹啉的血药浓度。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QTc间期延长的因素。结果: 119例患者均完成了72周抗结核治疗,处于停药随访中。其中,5例(4.2%)患者因在服用贝达喹啉24周内出现QTcF>500ms,提前停用贝达喹啉;114例完成贝达喹啉治疗,包括53例完成24周(24周组),61例完成36周(36周组)。对于完成贝达喹啉治疗的114例患者,其第2周末时贝达喹啉的血药浓度谷浓度最高[1.753(1.365,2.412)μg/ml],明显高于第4周末[0.830(0.586,1.035)μg/ml]和第24周末[1.098(0.909,1.440)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222,P<0.001;Z=-7.798,P<0.001),且第24周末时的谷浓度明显高于第4周末谷浓度(Z=-7.826,P<0.001)。无论是24周组还是36周组患者,停用贝达喹啉12周后的血药浓度[0.769(0.500,0.947)μg/ml和0.824(0.642,1.023)μg/ml]均恢复到服药后第4周末水平;停用24周后血药浓度仍接近有效血药浓度(0.6μg/ml)。心电图QTcF值的变化规律与贝达喹啉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服用贝达喹啉后均逐渐升高,停用贝达喹啉前后时达峰,随后均逐渐下降。8例(6.7%)出现心电图QTcF>500ms;36例(30.3%)出现QTcF>450ms;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55岁)、低体质量指数(<18.5)、低钙血症(<2.3mmol/L)更容易导致QT间期延长[OR(95%CI)值分别为7.056(1.841~27.043)、3.850(1.236~11.989)、2.786(1.029~7.541)]。结论: 贝达喹啉的半衰期较长,有效浓度可维持至停药24周,且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时延长使用贝达喹啉至36周是安全有效的;服药期间,患者QTc间期延长的发生率较高但无严重不良反应,应加强对高龄、低体质量指数、低钙血症等患者的心电图监测。  相似文献   
47.
安军  逄宇 《中国防痨杂志》2022,44(3):205-208
<正>耐药结核病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1-2]。由于对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中的核心药物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全球治疗成功率仅为54%;可见,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对于提高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转归具有重要价值[2-3]。近年来,一系列新型抗结核药物的上市为耐药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如何科学合理应用抗结核新药,减少耐药发生,最大程度发挥其杀灭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成为其临床推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了解福建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耐多药肺结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MLVA)方法,对30个监测点纳入监测的所有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分离菌株DNA进行检测,使用BioNumerics(Version 4.5)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76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被分为Ⅰ、Ⅱ、Ⅲ三大基因群,分别包含Ⅰ群5株(6.6%)、Ⅱ群68株(89.5%)、Ⅲ群3株(3.9%);在株水平基因分型上,有19株菌成7簇,各包含2~4株菌,成簇菌株来源于同一县区或不同县区.结论 福建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主要流行株为Ⅱ群菌株;部分菌株存在县区内,甚至跨县域的近期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特征,估计结核分枝杆菌近期在人群中传播的情况。方法 在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高的4个县级结核病门诊收集临床分离结核菌株的相关信息,应用RD105缺失基因和MIRU-VNTR基因分型技术分析结核分枝杆菌DNA多态性。结果 273株结核菌株中49.1%的菌株属于北京基因型,15 MIRU-VNTR位点组合进行分析,273株结核菌株共被分为262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独特型251株,占91.9%,其余22株(8.1%)菌株属于11个不同的基因型,菌株成簇率为8.1%。结论 15位点组合用于本次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能准确反映贵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贵州省4个县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呈现较高的多态性,其中8.1%的患者是由于近期本地区传播造成。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估基因芯片耐多药检测利福平、异烟肼和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效能,探讨在地(市)级实验室应用基因芯片的可行性。 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涂片阳性的745例患者痰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检查,去除传统培养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原因的111例,以传统药敏为金标准,在634例患者中分析对利福平、异烟肼和MDR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 评估结果表明基因芯片对于利福平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4.4% (65/77) 和97.7% (544/557);对于异烟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9% (76/94) 和97.4% (526/540);对于MD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0% (42/60) 和98.3% (564/574)。基因芯片和传统药敏检测一例涂阳患者的成本分别为165.65元和374.07元。 结论 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是一种在中国基层实验室值得推广的更高效、快捷、安全,以及更符合成本-效益的耐药结核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