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脂肪基质干细胞是存在于脂肪组织中的一群能多向分化的细胞。它们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特性,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能向不同组织细胞分化。脂肪基质干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免疫负调节作用,能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支持。  相似文献   
52.
Graves病中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raves病发生的免疫机制,了解调节性T细胞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2例Graves病(GD组)和2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免疫磁珠法(MACS)分离CD4+CD25+细胞,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IL-10的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FOXP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D组CD4+CD25+T细胞数量无明显改变(P=0.804),而FOXP3表达减少(24 h和48 h P均<0.01),IL-10分泌减少(24 h和48 hP均<0.01)。结论GD患者调节性T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比例虽无明显改变,但其功能明显减弱,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3.
The immune mechanism of Graves' diseases (GD) and the roles of regulator T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In 32 patients with GD (GD group) and 20 healthy volunteers (control group),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portion of CD4 CD25 cells, MACS to isolate CD4 CD25 cells, RT-PCR to assay the expression of FOXP3, and ELISA to test the level of IL-10, respectively.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proportion of CD4 CD25 T cells between G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0.05), while secretion of IL-10 and expression of FOXP3 in GD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1 and P<0.05,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though the proportion of regulatory T cells of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in the patients with GD, the functions of them were significantly weakened, which might be a pathogenic factor in GD.  相似文献   
54.
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目前认为慢性ITP患者存在Th1/Th2失衡,并以Th1反应占优势。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重要的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表型为CD4^+CD25^+。FOXP3是Treg的特征性转录因子,其表达水平能反映Treg功能。为了研究Treg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对25例慢性ITP患者CD4^+CD25^+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血液病的惟一方法。调查分析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糖尿病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 方法:①对象和分组:收集2003—01/2007—02武汉市中心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和外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转至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患者16例。根据干细胞移植术后血糖水平分为糖尿病组6例,非糖尿病组11例,两组平均年龄45.2岁。②评估:分析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术前疾病状态(化疗次数、大剂量强化的次数、血压状态、糖耐量情况)、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用量及时间的关系,以及移植后糖尿病对患者的影响。 结果:16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出现5例糖尿病:术前有糖耐量异常者其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无糖耐量异常者。②年龄大于40岁、曾经多次使用过含有糖皮质激素化疗方案的患者,其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激素半年内撤离的患者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半年内未撤离者。③两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及血药浓度的情况对糖尿病的发生无影响。④糖尿病组对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无明显影响。 结论:年龄大于40岁、曾多次使用过含糖质皮激素的化疗方案、糖耐量异常、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脂肪基质干细胞(ASC)对异基因T淋巴细胞的作用,探讨ASC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方式和可能机制。方法:将ASC上清和ASC分别与异基因T淋巴细胞进行混合培养。MTT法检测T细胞的增殖,AnnexinⅤ法检测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中CD4^+CD25^+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T细胞分泌IL-10和TGF-β1的水平,RT-PCR法检测Foxp3基因的表达。结果:ASC上清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无明显影响。ASC对T淋巴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其凋亡无影响。ASC上清和ASC均能增加CD4^+CD25^+T细胞在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增加T细胞分泌IL-10和TGF-β1的水平,上调Foxp3基因的表达。结论:ASC能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和分泌细胞因子的方式分别作用于T淋巴细胞,发挥免疫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7.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湜  毛红 《临床内科杂志》2000,17(5):297-29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DM2)的发病情况及诊断,方法对16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检查和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比较2型糖尿病筛查方法及相关因素。结果(1)16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46例伴有2型糖尿病,未诊断率为27.38%。(2)FPG≥7.8mmol/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39%和99.12%;FPG≥7.0mmol/LJF TXDG2NTG T TRF N  相似文献   
58.
59.
付阿丹  张文静  赵湜 《中国药房》2012,(14):1301-1303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9例接受口服降糖药后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39例)与胰岛素组(40例),治疗24周后观察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艾塞那肽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胰岛素组比较,艾塞那肽组FPG、体重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能降低T2DM患者的FPG、P2hPG、HbA1c和体重;与胰岛素比较,减轻体重效果明显,但胃肠道反应较常见。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exenatide)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继续服用降糖药物的基础上,随机分组给予注射艾塞那肽或胰岛素治疗24周,治疗前及停药24 h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PG)、HbA1C、体质量、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原(PI)、胰岛素原/胰岛素(PI/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艾塞那肽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PG、P2hPG、HbA1C、体质量、FINS、PI、PI/FINS、HOMA-β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与胰岛素组比较,FPG、体质量、PI、PI/FINS、HOMA-β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塞那肽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FPG、P2hPG、HbA1C和体质量,并且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疗效与胰岛素比较,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β细胞效果明显,降低P2hPG、HbA1c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无明显优势,降低FPG效果不及胰岛素组,胃肠道反应较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